張來兵
盡人皆知,明朝是中國封建時代倒數第二個朝代。自唐后,皇權不斷集中,皇帝權力越來越大,但在明朝,皇帝太大多沒有太大權力,中國古代史上,不乏輝煌的時代:漢武橫掃大漠,唐宗貞觀盛世。而明朝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后的輝煌。
從政治上來談,明朝時期政治風氣大多十分開放。六、七品的事中就敢罵皇帝,內閣首府輔可以封駁皇帝圣旨。這在其他朝代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相比清朝,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明朝時期經濟重心已經南移,江南一帶經濟十分發(fā)達,所謂資本主義萌芽是從明萬歷年間開始的。因為皇權不集中,所以對商品經濟的壓制就小,從而使新的階級誕生。清朝的閉關鎖國使資本主義始終處于萌芽狀態(tài),導致舊民主主義革命中,資產階級革命派具有軟弱性與妥協(xié)性。
明朝的文化絕對是中國古代史上的高峰。四大名著中有三部《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出自明朝,還有《金瓶梅》均是巔峰之作,后世中除《紅樓夢》外無人可望其項背。
人才方面,明朝也絕對遠超元、清,各式各樣人才涌現出來:水利有潘季馴,戲劇有湯顯祖,改革有張居正,英雄有于謙,圣賢有王守仁,名將有戚繼光……正是因為有如此眾多的人才,才使大明延續(xù)三百年。土木堡之變,京城三大營全軍覆滅,英宗朱祁鎮(zhèn)被擄去做人質,也先兵臨北京城下,一幅亡國之畫面。然而此時,于謙站出來力排眾議,靠著自己的才華和散兵游勇?lián)羝埔蚕葞资f大軍。正德年間,王守仁貴州龍場悟道成功,創(chuàng)立心學,主張人性解放,推翻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他的門人,繼承并發(fā)揚了他的思想,在他死后,與無數奸倿小人斗爭,并始終不忘理想。他一生坎坷,卻一生為民,不計名利,在生命最后時刻將自己終身領悟的精華傳于后人,而后又去山區(qū)剿匪,回家途中病逝。
軍事技術方面,明朝更是達到了頂峰,軍隊對新型武器的開發(fā)與配合達到爐火純真的地步,從朱棣創(chuàng)立的神機營、五千營,到遼東鐵騎使用的三眼火統(tǒng),再到抗倭戰(zhàn)爭中用到的最早魚雷,無一不展現著明朝對先進技術的開發(fā)與應用。清與之相比,實在是抬不起頭。在英國打進中國時清軍竟還使用康熙年間的軍炮,實在令人汗顏。
外交上,明始終以寬容之心去對待,朱棣派鄭和下西洋,與西方許多國家建立了深厚友誼,當60多年后,達·伽馬再次踏上中亞地區(qū)時,他興奮地立下一塊牌,并為此占為己有,可他何曾知道,一個人在60年前已經來到此,并建了一座和平友好的永遠的豐碑。雖然明朝與他國也有過爭執(zhí),但始終以和為貴,寬容那些冒犯過自己的人,這儼然是一個強國的氣勢。
明朝!中國古代史上最后的輝煌,明與鄭和一樣;鄭和之后再無鄭和,而明朝之后的封建王朝再也沒有過輝煌,無論軍事、科技、經濟,與西方諸國相差一大截,嗟爾,明朝!我希望在今后看到一個輝煌的國度屹立在東方,它不是唐,不是明,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她將永遠屹立在世界之東方!
參考文獻:
劉元德.中國古代史官制度及文化[D].煙臺大學,2007.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