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鋮
【摘要】框架剪力墻結構是由剪力墻結構和多種框架結構共同組成的一種承重結構,具有空間布置靈活、施工方便、抵抗水平荷載能力高等方面的優(yōu)點,是目前建筑領域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結構體系。本文筆者對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yè)人員有所借鑒。
【關鍵詞】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技術
前言:由于框架剪力墻結構是集剪力墻結構和框架結構為一體的一種綜合性建筑結構,具有比較廣泛的使用優(yōu)勢,整體結構空間靈活,為現代化建筑領域的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社會需求,達到了人們對建筑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基本要求。
1 框架剪力墻結構概述
框架剪力墻結構是傳統(tǒng)剪力墻結構和框架架構的一個綜合結構體系,由于下部結構剪力墻的抗拉結構高、墻體位移小,可以承擔大部分的水平荷載,隨著外部荷載的不斷增加,剪力墻的位移也會不斷增加,結構會逐漸呈現出內收的趨勢,剪力墻按照水平剪力變形的原理進行處理,并對負擔外的附加水平力和水平力進行綜合分析,使剪力墻上部形成了比較小的結構剪力,保證了工程質量的施工安全。
2 工程案例
某體育中心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總建設面積為28375m2,地下2層,地上建筑21層。本工程地下室平面形狀呈基本矩形,外輪廓尺寸為64.5×47.2m,總高度91米,裙樓最大外輪廓尺寸為38.4×36.9m,高度15.2m,整個工程施工時間長,樓層高,需要澆筑的混凝土量非常大,施工工序繁瑣,工期緊,為了保質保量按時將施工任務完成,就需要對施工技術的問題進行重點解決。
3 施工難點
在本工程的剪力墻結構施工的過程中,施工難點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施工體積比較大。由于本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主要是以異形結構作為主要結構,結構實體工程的工程量很大,使用鋼筋總量約為3051t,使用混凝土量約為13987m3,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工程的施工量是很大的,整個工程的施工工序也是比較繁瑣。(2)設計復雜,由于本工程空間多為筒形,電梯井和樓梯口的數量比較多,樓層高度不一,結構構件截面尺寸多,梁柱節(jié)點的形式比較復雜。
4 剪力墻結構工程用到的主要施工技術
在本工程主要運用到的施工技術為模板、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
4.1 模板工程施工
為了保證混凝土結構的外觀質量可以達到設計清水要求,主要對柱、墻、梁、板模板的選型和細節(jié)部分進行優(yōu)化,主體結構及地下室墻板、柱、樓板等全部采用2400×1200×18mm高強覆膜竹膠板,拼縫處用膠帶,模板系統(tǒng)可以達到要求的清水混凝土效果;膠板背面采用50×100mm木方,大于700×700mm的柱及墻板均采用φ12-16對拉螺栓,間距500×500mm,支撐系統(tǒng)采用碗扣式滿堂腳手架為主,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為輔,電梯井內模采用工具式筒子模,四角采用鋼板制成的活動鉸鏈,四角支撐采用花籃螺栓,中部設碗扣腳手架做支撐,筒壁用穿墻螺栓對拉加固,碗扣式腳手架可充分發(fā)揮速度快、效率高,可大大加快工期,提高進度要求;梁柱節(jié)點作為模板施工的重點,在施工過程中對其進行必要的加強,保證節(jié)點外觀美觀,拆柱模時留下上口一塊柱模不動,留作梁模延續(xù)部分使用,并且固定牢靠,避免窮拼亂湊。拆模時,保證上一層模板和下一層已澆混凝土體緊貼牢固,保證墻體接頭處平整。在本工程中,第四層為結構轉換層,鋼筋穿插情況復雜,鋼筋分布太密,為了保證轉換層的整體完美,在施工時就無形中增加了施工難度,支撐系統(tǒng)需要保證施工的絕對安全和牢固。剪力墻板模板加固更為重要,對拉螺栓穿好后,在對拉螺栓上下各綁一根腳手鋼管,用“3”形卡卡住鋼管,加墊片上螺帽,對拉螺栓豎向間距500、橫向間距450,加固時墻板上口拉麻線帶直,2人配合對稱加固,模板校正垂直和平整后,緊固螺帽,然后對整體模板全面檢查,確保無誤后,把螺栓點焊牢固,以防澆筑混凝土時螺帽松動,墻模板用對拉螺栓加固完畢,外側模再用鋼管斜支撐加固,以防個別螺栓受力不均,螺帽爆裂,造成脹模,斜支撐支在基坑壁上,內側模利用頂板滿堂腳手再支撐加固,即可保證整體剛度質量。
4.2 鋼筋工程施工
本工程結構配筋多而復雜,在翻樣時綜合考慮墻、柱、梁、板相互關系,按照設計和規(guī)范的要求,確定鋼筋相互穿插避讓關系,做到在準確理解設計意圖的基礎上,執(zhí)行施工規(guī)范,進行施工作業(yè)。綁扎時堅持“先柱后梁,先主梁后次梁,先梁后板”的綁扎程序,柱、梁節(jié)點處鋼筋密集、交錯,在綁扎前現場放好樣,以保證該部位鋼筋綁扎質量。豎向鋼筋大于ф22采用直螺紋連接、小于ф22采用電渣壓力焊連接,橫向鋼筋直徑大于ф22采用直螺紋連接、小于ф22采用閃光對焊,可以降低成本、高功效,保證質量。
4.3 混凝土工程施工
本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作為澆筑混凝土,使用泵送進行運輸。在澆筑時,采用分層澆筑的方法進行施工,每層的澆筑厚度為500mm,按施工區(qū)段分段澆筑,在每一施工段內,一次性澆筑完畢,不留冷縫,對其進行振搗密實,沿梁高不設置施工縫。在澆筑時,沿著建筑物長向后退澆筑的方法進行施工,首先使用等級強度比較高的混凝土對柱頭進行澆筑,然后對梁板混凝土進行澆筑,有效避免了等級低的混凝土流入柱頭影響混凝土的質量。若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在混凝土澆筑時,采取四周布設密目網隔離。樓板采用平板振搗器,柱、梁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混凝土振搗時快插慢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明顯下沉,要出現浮漿,不再冒氣泡為止振搗點布置均勻,振動時間不能過長,防止混凝土離析,也不能漏振?;炷脸跄螅皶r澆水養(yǎng)護,遇雨天及高溫天氣,采取覆蓋保護措施。一天后對梁側模板和支撐進行松動,并對側面進行養(yǎng)護?;炷帘砻娴臐駶檿r間要保證在一周以上,也可采用養(yǎng)護液對豎向結構進行保養(yǎng),可完全解決以前對豎向結構混凝土養(yǎng)護不夠的現象,確?;炷临|量。
5 結語
隨著建筑結構的日益復雜,對施工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按照以上方法進行施工,有效地保證了工程的施工質量,降低了工程成本,縮短了工期,值得同類工程借鑒引用。
參考文獻
[1]孟恒敏.框剪結構工程施工流程和技術要點例析[J].建筑,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