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宗鈴
【摘要】中國古代的風水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和科學依據(jù),為此,將建筑與風水進行有機的結合是當今建筑設計的發(fā)展趨勢,應該得到建筑設計工作者的重視。本文簡單介紹了建筑設計中的風水,并研究了“風水”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建筑設計;風水;室內
一、建筑設計中的風水
古代風水學實際是一門綜合的自然科學,它包含地理學、氣象學、生態(tài)學、景觀學、規(guī)劃學和建筑學等學科。風水世界觀即是對天文地理的仰觀俯察,又有深奧的精神感應。這是一種堪天輿地,與大自然和諧協(xié)同的方法,從而達到趨吉避兇納福的目的,創(chuàng)造適于長期居住的良好環(huán)境。中國的建筑是通過崇尚自然、師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風水設計思想,確立自己千年的建筑風格。
中國古代風水學,盡管受到了當時落后的科學和物質技術手段的制約,含有了許多唯心論和迷信色彩,但是它也在有節(jié)制的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協(xié)調的意境,建造了中國古代的生態(tài)綠色建筑理論。
中國風水學發(fā)展到今天對成了一門內涵非常豐富的學科,總結優(yōu)秀的經驗,結合我們中國的建筑設計,與我們現(xiàn)代的設計理念相融合,展現(xiàn)了中國二十一世紀建筑應有的特色。這是對中國建筑風水學思想的基本認識,還可應用此種思想方法,應用到規(guī)劃,建筑的各個方面,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為老百姓營造出一個事業(yè)順利、家庭和睦、身體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
二、“風水”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一)建筑外部壞境的風水規(guī)劃
居住區(qū)內的園林屬于建筑外部壞境,包括小區(qū)綠地、青少年活動用地、老人和居民游憩綠地。在風水規(guī)劃中,應注意如下原則:
1、選址要適當
園林位置力求適中,居民使用方便。園林如果布置在小區(qū)中心,其服務半徑以下不超過三百米為宜。如果沿街布置,應盡量利用街角、街邊,特別是道路彎轉處的兩側或反弓的外側,可兼顧化解因道路反弓帶來的風水煞氣,充分利用不宜建筑的地段。充分利用原有綠地、水面、沖溝、回填地、墳場、廢廟址等不宜建筑的地段。
2、布置要合理
居住區(qū)園林,應按主要服務對象布置。兒童活動區(qū)與成人活動區(qū)應當分開布置,避免干擾。中間可用植物分隔。在不佳景觀(形煞)方向(如煙囪、遠處可見的墓碑、醫(yī)院存尸房、對面大樓、屋脊角射等處)應植密林或置假山石加以屏障(障景)。在優(yōu)美景觀方向(遠處山林、水面、亭閣等處)應適當留出視廊或置園林小品加以框景(借景)。在游園內以林木、花卉、草坪、水面為主,但應有充足的活動場地,便于游憩、晨練。游園內的游路應成環(huán),往返自由,避免斷頭路,往返路。游園內應有小廣場,便于集聚晨練和居民交往。這種園內廣場,應布置在林木中間,不宜開敞向著居民住宅門窗。
(二)建筑選址、間距與立面
建筑選址應當遵循因地制宜與依山傍水原則。因地制宜,即根據(jù)環(huán)境的客觀性,采取適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xiàn)。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筑適宜于自然,回歸自然,返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依山傍水也是古人對美的追求,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良好的環(huán)境可使腦效率提高15%-35%,明代的200多名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江南占50%以上,驗證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這句話。
風水學注重陽光、空氣、水分等人類生存三要素,強調除了要爭取良好的住宅日照、改善住房的衛(wèi)生條件外,還要保持住宅的氣溫關系。在實際調查中可知,絕大多數(shù)住宅的朝向及布局是以氣候、地形地貌、使用功能等物質功利要素為主要依據(jù)確定的。綜合室內日照通風、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等方面考慮,住宅朝向以南向為佳,冬夏受益。風水學中最忌諱的是對風,風要藏且風速緩慢。因此建筑朝向的選擇原則是在節(jié)約用地的前提下,滿足冬季能爭取較多的日照、夏季能避免過多的日曬并有利于自然通風的要求,結合各種設計條件,因地制宜地確定合理建筑朝向的范圍,以滿足住戶的需求。
中國傳統(tǒng)建筑構圖中,大量運用平衡對稱,強調中軸線的平、立面設計。風水學在觀念上認為,建筑平面的方正、體形的均衡對稱、環(huán)境格局的完備無缺等都是吉利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反之則是兇兆。如房屋前高后低、建筑體系雜亂、大門兩扇門扉寬窄不同等均被認為是不吉利的?!笆掖蠖嚓?,室小多陽,陰盛則陽病生,陽盛則陰病生”,古人對居室大小應適中的論述因限于科學水平的認識而表述得含糊莫測,但基本符合科學道理。
(三)建筑室內設計
1、客廳
一般客廳都在房間的最前面,而臥室則在后面。但是現(xiàn)在有些開發(fā)商在設計時為了營銷或者與眾不同,一進門便先看到臥室,客廳在臥室的后面,這樣的設計叫退財之所,因為內明堂退后,納氣不暢。
風水云:明廳暗房,客廳要明亮寬敞,才能納氣催旺。但客廳也不宜太大空曠,客廳過大則氣散。客廳過小則不易聚氣。除大小以外,客廳宜明亮,陽氣充足,陽光有驅暗之功,助長陽宅生旺之氣,可令人生機勃勃,積極努力。
2、餐廳
餐廳只要空氣流通,干凈整潔,就無大礙。
3、廚房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結合風水學進行廚房設計是選擇其最佳的廚房格局,不僅能夠美化建筑物內部整體感覺,還能夠有益于身體健康。可見,在設計建筑物廚房時需要合理的、有效的結合風水學的相關知識。在風水學中認為廚房最不易位于住宅的西方、西北方、北方。相應的所設計的爐氣灶既不要臨窗也不要近門,這樣才能夠避免人們的身體受到廚房氣流的影響和干擾而危及到身體健康。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基本風水常識是廚房的大小一定要與房間的大小成正比,也就是房間大,廚房就大;房間小,廚房就小。這樣不僅符合人們的正常思維模式,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最重要的是利于房間采光,使整個就建筑內部磁場良好,促使人們的身體更加康健。
4、臥室
臥室在住宅中屬于私密房間。其形狀宜方型,穩(wěn)定、安詳。狹長則不通風,宜生潮氣,影響健康;多邊形則加重精神負擔,神經敏感的人產生幻覺,導致疾病意外。大小一般就15平方米左右即可,不宜太大,大則吸氣,易損耗人的元氣。方位宜為東、東南、西北、東北為吉。主臥宜東或南。當臥室處于兇位則不利于睡眠,不能有效的緩解疲勞,以至于影響健康。就建筑設計的觀點來看,臥室,是休息睡眠之所,當然南向首選,充分的接受陽光。調查顯示,沒有陽光的房間比有陽光的房間的污染指數(shù)高數(shù)倍。由此可見,陽光的殺菌作用。另外,臥室的布局不宜雜亂無章,這樣同樣不利于休息,一個長寬比例失調或者一個多邊形的臥室很難給人一種放松的感覺的,更談何休息了。所以住宅中臥室的設計,往往趨于方形,放于南向或者東向,臥室多的住宅也有的放于北向。
結束語:中國的古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后人不斷學習和探索,風水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要吸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為人類現(xiàn)代建筑設計所服務。在現(xiàn)代居住建筑設計中不僅要注重與風水文化的融合,更應注重對現(xiàn)代居住建筑中健康、舒適以及實用、溫馨等特征的追求。尋求現(xiàn)代建筑設計理念與風水文化的結合運用,才是現(xiàn)代居住建筑設計與風水文化謀求共同發(fā)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張劍.傳統(tǒng)風水理論在現(xiàn)代植物造景中的應用研究[D].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西南交通大學,2011.
[2]羅睿.基于建筑設計與建筑風水的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