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江蘇 宜興 214221)
紫砂藝術工藝簡析
王莉
(江蘇 宜興 214221)
藝術偏重于創(chuàng)造,以主觀為主,藝術也可以繼承,但又如何從傳承中融入自己的觀點,如何進行藝術表現(xiàn),反映了不同作者的不同風格呢?
紫砂;藝術;表現(xiàn)
紫砂陶藝作為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藝術,具有豐富文雅的造型語言,獨特的風格,《宜興縣志》記載說:供春是明正德年間公元1504年—公元1521年提學副使吳頤山隨帶的書僮,吳讀書于湖洑金沙寺中(此寺今仍尚存遺址)。把茶道、花道、文學、書法、繪畫、金石、工藝及科技結合在一起,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用器,提高到美學界,成為內涵深蘊的藝術作品。交流的藝術表現(xiàn)感人的藝術魅力,因而成為獨具品位的文化形態(tài),豐富著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周容《宜興瓷壺記》說:“今吳中較茶者,必言宜興瓷,始萬歷,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傳供春者,吳氏小吏也”。供春和吳氏是何許人呢?吳梅鼎的《陽羨茗壺賦》說:“彼新奇兮萬變,師造化兮之功。信陶壺之鼻,亦天下之良工”。“淡雅古樸,土金爭價?!?/p>
紫砂陶具有質樸、古雅、耐看、不俗不膩的欣賞效果,是藝術和技術高度統(tǒng)一的結晶品。任何形式的藝術品,包括紫砂陶工藝品,技術和藝術都是相互統(tǒng)一、相互依存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技術是藝術表現(xiàn)的手段,技術是受藝術意識制約的,藝術通過技術來表達體現(xiàn)設計意圖和效果。凡是工藝品,都必須通過某種技術,對原料進行加工處理才能形成。紫砂陶工藝品,它有特定的工藝技術,它是通過坭料加工,造型制作,干燥燒成才能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梢哉f,技術是基礎、是保證,但是單純的技術形不成工藝品,它只有實用價值,工藝品主要在于它有藝術欣賞價值,缺乏藝術的技術美和制作美,只能使產(chǎn)品加工成精確、細致、光潔、平整的機械式的成品,沒有藝術活力,如微雕技術能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刻出蘇東坡的《前赤壁賦》全文,和花鳥人物,這種絕技只能使人贊嘆不已,但終不能列為藝術品,又如高超的溜冰技術和體操技術,動作警險感人,可使人贊不絕口,但缺乏一種藝術魅力,當它和音樂節(jié)奏和舞蹈動作結合后,使人觀后,感到輕松愉快,得到一種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萬物都以精、氣、神為共同屬性,概念則明析各具體事物的特殊個性。藝術品創(chuàng)作者都是社會人,各以正氣或邪氣、重公或為私、真誠或虛偽等兩種要素的不同主從統(tǒng)一性,對客觀存在的美丑、善惡、本末、主次等二重性進行認識、發(fā)掘和再現(xiàn)。只有正確認識和把握相關基本概念,才有可能進行有效創(chuàng)作。紫砂陶藝是以一般法則和特定的理念、規(guī)則、技藝相結合,借五色土的特性,由人氣圓滿的多領域人才所力和諧運行,發(fā)掘和再現(xiàn)客觀本質主流,孕化藝術形態(tài)的一種方式。屬于藝術領域的特殊范疇。紫砂壺是氣的質與量運行到一定程度的結晶。形態(tài)是氣力的能量堆積,神韻是氣性的質量反映。適用、和諧、氣韻是基本特點,以氣、形、神分優(yōu)劣。壺藝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較完美的作品,必須能夠發(fā)抒藝術的語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夠陶冶性情,啟迪心靈,給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藝術感受。誠如已故紫砂大師顧景舟所說,藝術要有決斷、要樸素、要率真,要把親自感覺到的表達出來,以達到形、神、氣、態(tài)兼?zhèn)?,才能使作品氣韻生動,顯示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藝術是靈魂,是先導,而技術是基礎,是保證。就一件紫砂壺來說,如沒有藝術在先,進行構思設計,而單從技術著眼盲目就干,雖然茶壺是有嘴,有把地做成了,很光潔,通過燒制,茶壺一樣可以泡茶品飲,出水也很爽,又不影響使用,但形體不美,沒有藝術欣賞價值,是不會受人喜愛的。然而一件茶壺雖通過精心設計、巧妙構思,藝術效果很佳,而缺乏技術手段來表現(xiàn),那么,這件作品也只不過是紙上的“賓客”吧了!如若盲動而作,是成不了佳品的。
藝術偏重于創(chuàng)造,以主觀為主,藝術也可以繼承,但僅能繼承其規(guī)律、原則,而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徒弟不能用師傅的思想觀念和對客觀世界的感受判斷來代替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判斷,藝術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如何進行藝術表現(xiàn),反映了不同作者的不同風格。提高技術的根本在于實踐、勤學苦練,不僅要從師傅那里學,還得博采眾家之家,不斷探索新技術?;竟聿坏冒朦c虛假。沒捷徑可走,只有踏踏實實地埋頭苦干,勤學苦練才可取。提高藝術水平的問題,要比技術提高難度大,要求面較廣,藝術水平與作者的思想認識,文化教養(yǎng)、技術素質、審美觀點、生活閱歷,甚至倫理道德,個人情操等等都有密切關系。有人說技術靠勤奮,藝術靠天才,我認為,勤奮和天才是一對孿生兄弟,兩者不可分割,更不可缺一。勤奮者有敢于實踐,刻苦學習的精神,能持之以恒,一定可成為有用的“宏才”。而有“天才”者,如不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繼續(xù)努力學習,而產(chǎn)生自傲情緒,不敢于實踐,停止不前,最后也只能落為一個無用的“空才”。
紫砂陶工藝品,在前人的努力下,已名揚天下,四海皆知,我們后輩的紫砂從業(yè)者,都應該感到自豪和榮幸,為把紫砂事業(yè)繼續(xù)發(fā)揚廣大,讓這枝獨秀之花開放得更光輝燦爛,我們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努力學習,提高文化水平和藝術素質,總結和研究傳統(tǒng)技藝,汲取姐妹藝術營養(yǎng)來豐富自己,充分利用現(xiàn)代技術,探索新路,努力創(chuàng)新,開拓前進!創(chuàng)造出更新更美的作品來。
[1]范俊龍.紫砂物語.東方出版社,2008年出版.
[2]韓其樓.紫砂壺全書.華齡出版社,1980年出版.
[3]江蘇陶瓷.
J527
A
1005-5312(2014)29-0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