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
足籃排三大球(男女共6支隊)在仁川亞運會上徹底無金,再次引發(fā)了外界關于職業(yè)體育如何發(fā)展的大討論?!叭笄驘o金,亞運金牌榜高高在上又如何?”有人尖銳指出了中國奧運金牌戰(zhàn)略的短視,有人揭開了官僚組織的腐朽顢頇……值得一提的是,深受體育迷喜愛的三大球一金未得,如此“恥辱”的現象只有在“文革”期間的1974年的亞運會上出現過一次!
中國三大球怎么了?如何會再次慘遭滑鐵盧呢?
“偽職業(yè)化”成絆腳石
在亞運會開幕前先期打響的男足比賽,由于男足首戰(zhàn)0:3負于朝鮮,中國體操奧運冠軍馮喆憤怒之余,在微博上寫道:“我給大家提供點小道消息,這次亞運會也有分工,體操跳水舉重乒羽等優(yōu)勢項目是多爭金牌!有的項目是多爭獎牌!當然還有的項目宗旨是出門別丟臉!”馮喆所指的“丟臉”當然是中國男足。
印象中,中國男足進入本世紀后,只給過球迷兩次驚喜,一次是2001年沖進世界杯,另一次是恒大亞冠捧杯。除了這難得的兩次,絕大部分時間里,等待男足的,大都是批評甚至是謾罵。原本以為在罵聲中泡大的男足已經麻木不堪,練就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本領,卻不料馮喆的一番言論,立即引發(fā)了“男足爺們”的強烈回擊。
奧運冠軍與國腳們的口水戰(zhàn),成為了亞運會開幕前網絡上的一大奇觀。球場上一盤散沙的男足,這次出奇地抱團,黃博文、韓鵬、王大雷等“足壇大哥”帶頭,一幫小弟緊隨其后,對此展開集體聲討,甚至要求公開道歉。網上熱鬧論戰(zhàn),引起了網民的好奇,當時,亞運會尚未開幕,首場大敗的男足當然有翻盤的可能,于是很多球迷只是沉默旁觀。國腳們對馮喆的反擊,概括起來無非就是一點:“你是個在舉國體制內拿到金牌的人,又有什么資格來批評我們這些在職業(yè)體制內賺錢的人?”
可問題在于,誰說所謂“職業(yè)體制”就天生高人一等了?有分析者指出,在1994年職業(yè)化改革之前,國家隊、國奧隊即便遭遇“黑色三分鐘”、“黑色九分鐘”,至少還能將出線希望維持到最后時刻。而在所謂的職業(yè)化20年之后,如今的中國隊在世界杯預選賽中已經摸不到十強戰(zhàn)的邊緣,晉級亞洲杯也需看其他球隊的臉色。由此看來,這批國腳們除了賺錢能力遠遠超過沒能趕上職業(yè)化年代的前輩們之外,在其他任何方面都看不出相比前輩有什么過人之處。那些享受著亞洲一流高薪待遇的足球運動員們,踢的卻是亞洲三流的足球。相比之下,以3比0完勝中國國奧的朝鮮隊員的收入可能只有自己的1%,正是這批隊員,把國奧隊內的那些所謂的職業(yè)球員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許多人不禁要問:朝鮮隊員恰恰是由舉國體制培養(yǎng)出來的,面對這樣的隊員,我們所謂的“職業(yè)體制”的優(yōu)越感又在哪里?當然,在此,筆者絕沒有否定職業(yè)足球的意思,而且以中國足球為代表的三大球也不可能推倒重來,再走舉國體制的老路??墒牵餮廴硕贾?,中國三大球走的是偽職業(yè)化道路,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模式難道還不令人深思嗎?
網上的一番爭吵僅僅過了一周,當男足0:2再負泰國丟盡顏面之時,公眾頓時一片嘩然,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民意”的球迷看來,男足的嘴硬又有何用,場上的表現實在是令人失望。中國足球所謂的職業(yè)化20年,恰恰是中國足球全面走向沒落的20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此的“偽職業(yè)化”,偏偏還要在某些人嘴里引以為豪。
其實,談到以足球為代表的三大球職業(yè)化問題,恰恰涉及到了三大球全面落后的根源性問題。有業(yè)內專家尖銳指出,職業(yè)化并沒有問題,問題是中國三大球并沒有真正地職業(yè)化,說到底,“偽職業(yè)化”才真正是中國三大球發(fā)展路上的“絆腳石”,是中國三大球遭遇滑鐵盧的“罪魁禍首”。
此前,財大氣粗的恒大集團曾高調宣稱:親手締造了中國排壇首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yè)化俱樂部。然而,幾年后這支所謂的職業(yè)俱樂部便“消失”了。為此,恒大女排方面給出的解釋是中國排球聯賽的偽職業(yè)禁錮了球隊的職業(yè)化發(fā)展,球隊已經淪落為雞肋,并非恒大集團不投入了,而是這樣的高投入也無法對抗偽職業(yè)聯賽長期以來給球隊帶來的負面影響。
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么恒大足球其實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果中超的職業(yè)化進程無法滿足俱樂部的職業(yè)化要求,那么恒大足球的風光又能堅持多久呢?無論是女排還是男足,恒大在經營的手法上都如出一轍,那就是砸錢,不停地砸錢。恒大的兩支球隊的戰(zhàn)績也都驚人地相似,先是在國內所向披靡,然后在亞洲問鼎。唯一不同的是,恒大男足生逢其時,足球如今在國內的影響力之大非排球能望其項背。所以,同樣奪得了亞洲的冠軍,恒大男足能夠拉到可觀的贊助,而恒大女排卻只能依靠恒大集團的高投入支撐。
試問,這樣的職業(yè)化究竟能給中國三大球帶來什么?事實證明,恒大俱樂部不差錢的同時,中國足球基層太差錢,恒大足球在金錢催生下迅速崛起,更加鼓勵了行業(yè)內那些急功近利的投機者,基礎設施、青少年培養(yǎng)的資金注入淪為空談,以至于出現U14國少隊輸給了曾世界排名倒數第一的東帝汶。兩年前,恒大很有遠見地與世界頂級豪門足球俱樂部皇家馬德里聯手辦起了足球學校,但平均每年3.5萬元的基本學費,從小學念到初中九年下來的基本費用就要32萬,這就讓許多有天賦、卻出身工薪階層的孩子望而卻步……
這是就中國三大球職業(yè)化現狀下的一個典型的悲情縮影。
一年前,在遼寧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期間,筆者曾赴遼寧采訪比賽,當時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遼寧足球勇奪“十連冠”的霸氣瞬間。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在中國足球全面走向職業(yè)化的20年,遼寧足球卻已經全面落后了。盡管至今遼寧還不乏像于漢超、楊旭這樣的實力戰(zhàn)將,可是與當年的“遼老大”相比,早已不可同時而語了。帶著這樣的疑問,當時記者采訪了遼寧足壇多位元老,歸根到底,總結一句話:都是所謂的“職業(yè)化”給害苦了:20多年前,在遼寧足球“十連霸”最輝煌的年代,僅遼寧男足就擁有六七支各年齡段的梯隊,像倪繼德、李應發(fā)、谷明昌、王洪禮、張引、李樹斌……這些高水平教練都分布在各個隊伍中,精心打造足壇精英。同時,各級市體校、縣區(qū)體校足球人才輩出。遼寧男足通過各級體校一層一層選拔人才,好苗子那是比比皆是,教練心里那叫一個美啊。然而,推行職業(yè)化改革之后呢?足球項目從各省市體育局中剝離出之后,正規(guī)的體校隊伍全都不存在了,急功近利的偽職業(yè)化令一片片足球熱土淪為荒漠。其實,不僅僅遼寧足球是這樣,再看看全國的情況也完全都一樣,曾經完備的足球后備人才“三級訓練網”受到嚴重破壞,本來是窮孩子也能參與的足球運動離大眾越來越遠。在職業(yè)化初期,由于甲A聯賽的火爆,一些足球俱樂部也曾辦過足球學校,然而由于收費高、管理差、沒有持續(xù)發(fā)展模式,大多數都倒閉關門了。就這樣,曾經還算牢固的中國足球根基不可避免成為水中月、鏡中花。這也從根本上解釋了,中國三大球為何越來越弱,后繼無人!當34歲的鄭智至今還是國足主力,37歲的孫繼海直到現在還是中超大將,33歲的袁志依然是國家男排的王牌……這已清晰地折射出中國三大球青少年人才的極度匱乏!endprint
“管辦分離”成空文
在去年年底的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三大球項目的管理與水平提高問題成為總局局長劉鵬報告的“壓軸”部分。劉鵬侃侃而談直言道,國字號足球隊仍然沒有大的起色,女排、男女籃在亞洲錦標賽上的成績均不理想,接下來總局要打造高水平職業(yè)聯賽,加強和完善職業(yè)聯賽的準入和監(jiān)管制度,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聯賽管辦分離的進一步改革,促進俱樂部規(guī)范化建設。記得在此前的備戰(zhàn)里約奧運會動員大會上,劉鵬也是侃侃而談地提出:“足籃排三大球的同志更要振奮精神,把壓力化為動力,進一步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絕無退路和‘絕地反擊的決心和信心,克服困難,努力實現既定目標。”
在總局局長大談管辦分離的同時,國家足球和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不約而同地提出了“管辦分離”的具體想法。但是在外界看來,這種名義上的“管辦分離”只是換湯不換藥,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變化。今年初,在中國籃球相關論壇上,姚明和王治郅兩大中國著名籃球明星雙雙提問籃協,“我們辦聯賽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我們的聯賽到底該由市場來主導,還是靠行政力量來驅動?”但對于這兩個有關中國籃球職業(yè)化發(fā)展的核心問題,中國體育官員在會場上卻是顧左右而言他,根本就沒有實際想法。
姚明表示:“為什么過去體育總局推出的這些改革方針都受到很大的非議?用一句粗俗的話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因為難以割舍自身的利益?!睆膰殷w育總局賴以存在的奧運會成績,到地方體育局安身立命的全運會成績,奧運戰(zhàn)略和全運戰(zhàn)略是維系中國體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生命線。有專家認為,只要對體育主管部門的考核標準不變,體育職業(yè)化改革就很難真正推進。即便是改革步伐已經走得很快的中國網球,也會后繼乏力,正像孫晉芳所說,未來十年,網球將步入改革的“深水區(qū)”。在國際上主流和影響力較大的體育項目,通常都是高度職業(yè)化的。中國本應充分與國際接軌的體育項目,如足球、籃球,卻遲遲無法做到真正的職業(yè)化。足球聯賽、籃球聯賽的管辦分離至今仍是一句空話,姚明表示:“管辦分離肯定是未來的方向,對此,俱樂部投資人和籃球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都很明白?!钡珶o論中國足協還是籃協,出于自身的利益,卻一直不愿在“管辦分離”上放手。
對此,資深體育記者肖良志進一步分析指出,“管辦分離”的核心并不是單純指成立一個莫名其妙的職業(yè)聯賽理事會來辦賽,而首先指政社分開,即行政機構與社會團體組織不再混為一談,也就是行政權力部門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具體到協會本身,
FIFA都是管理和舉辦世界杯、世青賽、世少賽等具體比賽的,所屬會員國管理和舉辦自己的職業(yè)聯賽等就沒有什么不可。關鍵還是讓協會真正地市場化、實體化,形成科學完善的管理和辦賽制度,把日常的監(jiān)管正?;?,就沒有什么問題,而不是用一個不倫不類的“管辦分離”,來代替真正的改革。20多年來,國家體育總局在職業(yè)體育方面并沒有投入過多的人財物。從“奧運戰(zhàn)略”的角度講,搞職業(yè)體育費力不討好,而“奧運戰(zhàn)略”可以名利雙收。在這樣的背景下,職業(yè)體育一直在擔當改革的試金石,直到現在這個標簽也沒有被摘下。要想法真正讓職業(yè)體育按照應有的軌道和規(guī)律去發(fā)展,總局應該割舍職業(yè)體育的資源,交由社會去辦。就像是政府職能部門應該放下權力意識,轉化成服務意識一樣,不能再用行政命令來攪動市場。
而放下權力意識,就意味著放下資源,這需要國家自上而下的行動。只有自上而下的行動,才會有更強的執(zhí)行力,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轉變。而讓任何一個部門放下權力和資源,都不會輕而易舉,所以就稱作“深水區(qū)”。退一步講,即便總局真的放下職業(yè)體育的所有資源,職業(yè)體育未必就能夠迎來大發(fā)展,也很難讓職業(yè)體育本身發(fā)生本質的變化。因為,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下,影響職業(yè)體育發(fā)展的因素很多,其中,職業(yè)體育目前無法解決從事職業(yè)體育的青少年的“出路問題”,是職業(yè)體育無法得到真正發(fā)展和大發(fā)展的巨大障礙。
三大球的關注度極高,普及很廣。國家領導人對三大球的發(fā)展極為重視。今年8月,在青奧會開幕前,在青奧村訓練館籃球場邊,習近平主席對隊員和教練語重心長地說:“三大球”要搞上去,這是一個體育強國的標志。比較而言,女子項目發(fā)展條件和基礎更好些。我們的籃球排球有過輝煌,也有過高水平,可把籃球的目標定得更高點,爭取拿到更好的成績。你們這一代大有希望。此前,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對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掛帥中國足協表示“拭目以待”,體現了對中國足球的重視和期待。有專家認為,足球以往的老路子已經證明存在問題,要發(fā)展,就要改革,“下一步就需要按照職業(yè)體育發(fā)展規(guī)律,理順關系,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向體育強國邁進,發(fā)展三大球,為下一步的體育改革,包括訓練體制、管理體制、項目分類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習近平主席在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時還講到,長期以來,中國體育事業(yè)取得了長足進展。中國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捷報頻傳。但是,有些項目仍是短板。我們要分類指導,從娃娃抓起,扎扎實實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持之以恒開展群眾體育,不斷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專家稱,這講清了中國體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供了未來中國體育發(fā)展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第一就是按照一個戰(zhàn)略統一走肯定不行,不同項目應該有不同的政策;第二是體育人才培養(yǎng)機制也可以多樣化,體育系統外還有教育系統和社會力量。像三大球和基礎大項的田徑、游泳,就要走進學校,走向社會,頂端是職業(yè)俱樂部,為今后體育發(fā)展開辟一條新的路徑?!?/p>
在如此美好的時代大背景下,中國三大球全面發(fā)展勢在必行。問題的關鍵是,三大球改革必然要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當年,以謝南楊為首的足協高官落馬,其實僅僅是一個開始,更深層次的整頓、管理、放權尚需層層推進。要蹚過改革的“深水區(qū)”,就必須讓職業(yè)體育脫離國家體育總局,管理機構實現真正的協會化、社會化、實體化、市場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管辦分離。
在經歷了亞運會的慘敗之后,如今的總局做好準備了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