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友珍
摘 要: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了大批專業(yè)技能人才。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發(fā)展迅猛,在校人數不斷攀升,但教學質量卻不容樂觀,這給高職院校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大的制約。高職院校應苦練內功,不斷建立健全并落實聽課制度,改革現行的考試制度,建立一種更為理性和務實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同時不遺余力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準,以應對當前日益嚴峻的形勢。
關鍵詞:高職 教學質量 聽課制度 考試制度 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a)-0214-01我國的高等職業(yè)教育在近幾年異軍突起,高職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顯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并為滿足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了大批高技能專業(yè)人才。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在校人數的不斷擴張,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卻出現了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源方面的,有師資方面的,也有管理者方面的。高職教育在不斷追求數量和規(guī)模的同時如何保證教學質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非?,F實而緊迫的課題。
1 高職教學質量現狀
我國現有的高職院校一般為原先的中專升格而來,主要有五年制和三年制這兩種學制。前者的生源主要為初中畢業(yè)生,后者的生源為高中畢業(yè)生。而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相對于普通高中生和大學本科生來說,生源質量都要差。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自卑心理強,管理上存在較大困難。任課老師和班主任必須花很大一部分精力來管理課堂,處理學生的違紀問題,這樣自然也就難以保證上課的效率,保證高質量的教學。
2 關于提高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鑒于這種現狀,如何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已是各高職院校迫在眉睫的大事。本人以為,管理者可以朝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2.1 完善聽課制度
事實證明,聽課制度會給教師較大的壓力,對于提高教學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只有頻繁地、不定期地走進教師的課堂,才能給教師和學生以足夠的壓力,切實提高教學水平。但前提是要健全這種制度。
一是要加大聽課的頻度。一般每個學期每位教師被聽課的節(jié)數達到10節(jié)以上,才能真正形成壓力,達到預期的效果。當然,要靠學校領導去完成這么多的聽課任務,那是不現實的,可以發(fā)動學校中層領導、班主任、甚至普通的任課教師去聽課,給他們每周一定數量的聽課任務。要在全校形成相互聽課,推門聽課,并樂于聽課、被聽課的氛圍。
二是要把聽課落到實處。很多情況下,大多數學校的聽課制度并沒有落到實處。去聽別人的課往往會給別人帶來較大的壓力,于是有些人礙于面子往往不好意思走進別人的課堂,有鑒于此,有的學校采取了相應的對策,效果不錯。比如在每個班都安插了一個信息員,這個信息員的身份只有學校領導知道,班級的任課老師包括班主任都不知情。班級里發(fā)生的每件事都會通過信息員的渠道傳給校領導。這樣,在每一天每一個班級里都有哪些老師來聽課,都一清二楚了。聽課的教師想作假也不可能了。
2.2 改革和完善現行的考試制度
大多數高職院校現行的考試制度弊端太多。要想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改革目前的考試制度已是刻不容緩:
第一,嚴格實行教考分離。堅決杜絕教師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現狀,絕不能出現任課教師給自己班的學生出試卷、批改試卷的情況。釜底抽薪,從源頭上斬斷考試作弊、成績弄虛作假的黑手。
第二,應該實行試題庫隨機選題、異地異校。讓考試更規(guī)范化,這樣考出來的成績更客觀,更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也就更能敦促學生更好地去學,教師更好地去教,教學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第三,適當把學生的考試成績與教師的收入掛鉤。教師之所以沒有把高職的教學質量放在心上,關鍵還是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學生學得怎么樣,與自己的切身利益無關,教師自然不會用心地去教。教師不用心去教,學生就更不會用心地去學。這樣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教學質量的提高,也終究是奢望。
2.3 建立一種更理性更務實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
高職學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也不同于普通高級中學。高職的學生也與本科生和高中生不一樣,這也就決定了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考評機制的特殊性。
因而,對高職學生的評價就不能簡單地以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作為主要的參考標準。畢竟有些學生原先的文化成績很差,要想在3~5年的時間把小學、中學的知識補上來,另外還要學好高職的文化知識,難度的確很大。但如果他們能學好自己的專業(yè)課,動手能力強,畢業(yè)之后能很好的勝任他們的崗位,即使他們有些基礎課學得不好,也無可厚非。換言之,我們要容忍學生在某些課程上的欠缺,用一種更務實和更理性的標準來衡量教學水平。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為突破口,也就是說可以把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高低作為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依據。當然這樣說并不意味著我們對教學水準的放低,而是力求從更全面更辨證的角度給予學生以客觀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學與就業(yè)掛鉤,讓教學水平的提高切實在就業(yè)這塊真正的試金石上得到體現。
2.4 培養(yǎng)一支有實力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教學水平的高低。前面我們已經談到目前的高職生源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給教學管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但這并不能成為高職教育教學水平低下的真正緣由。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世界上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從理論上說,任何學生都是可以成才的,只要教育得法。這也就給我們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yè)務能力,而不是怨天尤人,一味地抱怨生源差,管理難。我們應該多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目前的高職多半是從原先的中專升格而來,總體來看,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業(yè)務水平都有待提高。從長遠來看,高職院校的生存與發(fā)展,最后都要落實到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的建設上來,政府和學校應該在這方面給予較大的投入,在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和業(yè)務培訓上不遺余力,同時提高新教師的準入門檻。
3 結語
新世紀的中國高等職業(yè)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機遇,也同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困難。教學水平的提高已是刻不容緩的大事,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普通高職教師,都應增強這種緊迫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高職教育的更快更好的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葛道凱.以就業(yè)為導向 推進高職高專教育邁上新臺階[M].中國高等教育,2003(Z3).
[2] 劉太剛.高等職業(yè)教育探索·創(chuàng)新·實踐[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 李金松.教育督導學[M].武漢:武漢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2.
[4] 袁祖望.中外教育管理比較[M].武漢:武漢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2.
[5] 仲耀黎.對高職教師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實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