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白樺
中國石油集團經(jīng)濟技術研究院
世界天然氣消費延續(xù)了金融危機以來的平穩(wěn)增長走勢。2013年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為3.38×1012m3,增長2.1%(表1)。其中,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國家消費量為1.616 9×1012m3,同比增加1.8%,占全球總量的47.82%;非OECD國家消費量為1.764 1×1012m3,同比增加2.2%,占比52.18%。全球天然氣產(chǎn)量約為3.42×1012m3,增長約1.8%。從各區(qū)域市場、生產(chǎn)國、消費國供求狀況來看,國際天然氣市場供需基本平衡。
表1 2008—2013年世界分地區(qū)天然氣消費量表 108 m3
1)北美天然氣消費量小幅增長,供應相對寬松。2013年北美地區(qū)天然氣消費量為8 407×108m3,同比增長2.2%。其中,美國天然氣消費量為7 358×108m3,同比增長2%,其發(fā)電用氣量為2 297×108m3,同比大幅下降10.5%,拖累了消費增長。同期,北美天然氣產(chǎn)量為8 478×108m3,同比增長不足1%,其中,美國產(chǎn)量為6 916×108m3,同比增長0.9%。由于2013年年初氣溫低于2012年同期,美國儲氣庫庫存大幅下降,儲氣量最低值僅是2012年同期的70%。之后在消費增長緩慢的背景下,注氣補庫工作順利進行。至2013年冬季,美國儲氣庫儲氣量已經(jīng)達到近5年的平均水平。
2)自2010年開始連續(xù)下跌之后,歐洲天然氣消費量在2013年企穩(wěn),供需基本平衡。其主要原因是德國、法國、荷蘭等傳統(tǒng)用氣大國消費量增加;同時,美國國內(nèi)煤炭消費量增加,對歐洲出口減少,因此歐洲增加了發(fā)電用氣。2013年歐洲OECD國家天然氣消費量為5 005×108m3,同比微降0.4%,其中,德國用氣量達到889×108m3,同比增長7.9%。而同時期歐洲OECD國家天然氣產(chǎn)量為2 693×108m3,同比微降1.8%。但多元的供應渠道足以滿足歐洲的需求。2013年,歐洲進口俄羅斯管道氣約為1 615×108m3,同比大增16%。與此同時,歐洲LNG進口量繼續(xù)減少,比利時、法國、西班牙、英國等國進口量均同比下降20%左右[2]。2013年,歐洲對區(qū)外資源的依存度由43%增長到了46%。
3)亞太地區(qū)天然氣消費量保持較快增長,但增速略有下降,供需緊張。受氣候溫和、經(jīng)濟運行平緩以及利用效率提高等因素的綜合影響,2013年日本天然氣消費量為1 221×108m3,同比減少1.9%;受核電利用比例下降的影響,韓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523×108m3,同比增長5.3%;新興經(jīng)濟體中國和印度繼續(xù)保持消費較快增長,但增速均低于2012年。
2013年,全球新增天然氣液化能力970×104t/a,主要來源分別是產(chǎn)能520×104t/a的安哥拉LNG項目以及產(chǎn)能450×104t/a的阿爾及利亞Skikda項目[3]。至此,全球共有19個LNG出口國,98條生產(chǎn)線,總液化能力為2.95×108t/a[4],主要集中在中東、亞太和非洲地區(qū)??ㄋ柸允侨騆NG產(chǎn)能最大的國家,天然氣液化能力為7 700×104t/a,占全球總量的26%。而澳大利亞隨著天然氣液化項目的陸續(xù)投產(chǎn),未來將有望超過卡塔爾成為液化能力最大的國家。截至2013年底,美國和加拿大分別有7個LNG出口項目獲得政府批準,合計規(guī)劃產(chǎn)能分別達到了7 104×104t/a和1.085 0×108t/a,實現(xiàn)出口的步伐加快[5]。
截至2013年底,全球共有22個國家進口LNG,已建成90個LNG接收站,比2012年增加了7個,其中中國3個,意大利、日本、新加坡、西班牙各1個。日本的LNG接收能力仍居世界第一,約占世界總接收能力的40%[6]。
隨著全球LNG液化項目和接收站的陸續(xù)投產(chǎn)、天然氣消費量不斷增長,LNG貿(mào)易市場的參與者越來越多,LNG貿(mào)易將更加活躍。而隨著全球LNG貿(mào)易網(wǎng)絡節(jié)點的增多,可能交易的液化站至接收站的連線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貿(mào)易關系日趨多元而緊密,全球化趨勢加速發(fā)展[7]。
2012以來,部分天然氣生產(chǎn)國國內(nèi)天然氣消費量增長,出口量減少,造成市場供應偏緊;以油價為參照的LNG長期合同價格維持在高位,現(xiàn)貨價高企,進口國高漲的需求受到部分抑制。但中國、印度等LNG進口國的進口量仍然大幅增長,同時新加坡、馬來西亞于2013年首次進口LNG,成為新的增長動力,帶動亞太地區(qū)LNG進口量繼續(xù)較快增長,全球LNG貿(mào)易量小幅反彈。2013年,亞太地區(qū)LNG進口總量約1.75×108t,較2012年增長6%,占全球LNG貿(mào)易總量的80%。歐洲進口總量約0.3×108t,同比下降約19%,主要是受到了來自俄羅斯和阿爾及利亞進口管道氣的沖擊。北美進口總量約0.02×108t,同比下降50%,主要是因為美國進口需求的減少。2013年全球LNG貿(mào)易總量達到2.43×108t,比2012年增加1%。世界LNG貿(mào)易量連續(xù)兩年不振,表面上看是需求總體不旺造成的,深層分析則是資源國與消費國圍繞價格以及定價機制展開角力的結(jié)果。
北美地區(qū)的價格主要以美國Henry Hub(亨利中心)價格為代表。2013年,美國Henry Hub平均價格為3.71美元/MMBtu(1Btu=1 054.350J,下同),同比大漲33.9%,全年價格呈“一漲二落三震蕩四反彈”的走勢(圖1)。與2012年年初的暖冬相比,美國2013年年初氣溫較低,一季度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大漲8.58%,而同期產(chǎn)量僅增長0.58%,儲氣庫庫存大幅下降,導致年初Henry Hub價格一路上漲,4月中旬一度沖高到4.38美元/MMBtu。5月以來,由于發(fā)電用氣量減少,美國天然氣消費量逐步回落,二季度和三季度消費量分別同比下降4.63%和4.76%。受此影響,Henry Hub價格也逐步回落,并在3.4~3.8美元/MMBtu區(qū)間震蕩。12月,受暴風雪等極端氣候影響,美國的天然氣消費量又迅速增長,帶動Henry Hub價格快速回升,價格也由12月初的3.7美元/MMBtu猛升至年底的4.4美元/MMBtu左右。
已經(jīng)實現(xiàn)進口多元化的歐洲天然氣市場價格走勢相對平穩(wěn)。2013年,NBP(National Balance Point,國家平衡點)天然氣價格基本穩(wěn)定在9~11美元/MMB-tu區(qū)間內(nèi),全年平均價格為10.56美元/MMBtu,同比增長11.98%。同年3月13日暴風雪襲擊西歐,3月22日英國—比利時輸氣管道計劃外停輸,意外事件導致價格波動加劇,氣價在幾天內(nèi)大幅增長到16美元/MMBtu以上,隨著需求量逐漸恢復平穩(wěn),價格又迅速恢復到正常區(qū)間(圖2)。
圖2 2011—2013年英國NBP價格走勢圖
亞太地區(qū)天然氣價格主要以日本LNG進口價格為代表(表2)。2013年以來,受油價下跌影響,與油價掛鉤的日本LNG進口價格全年平均為15.81美元/MMBtu,同比下降4.7%。受氣溫溫和、經(jīng)濟平緩以及利用效率提高等因素的綜合影響[8],日本LNG進口量僅微增0.2%。
表2 2012-2013年日本LNG月度進口均價表 美元/MMBtu
亞太地區(qū)LNG進口量占全球LNG貿(mào)易量的80%,是最主要的LNG市場。但亞太LNG進口價格卻長期高于其他地區(qū),承擔著不合理的亞洲“溢價”[9]。究其原因,一是供需基本面不同,需求強度過大和供應彈性不足成為溢價產(chǎn)生的基礎;二是定價機制不同引起各地價格走勢分化,與油價掛鉤的緊密程度以及原油價格的走勢,促成了各地之間的價格差異并不斷變化。“溢價”不僅給LNG進口商帶來市場開發(fā)、正常營運的困難和壓力,也給消費國的經(jīng)濟和天然氣產(chǎn)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2013年,美國 Henry Hub、英國 NBP和日本LNG進口的全年平均價格比由2012年的1∶3.3∶6.0縮小到1∶2.9∶4.3。
2014年,預計全球天然氣需求量將增長1.8%左右。全球天然氣產(chǎn)量與需求量同步增長,增幅在2%左右,市場總體供需平衡。產(chǎn)量增長將主要來自北美和中東[10]。以俄羅斯、卡塔爾為各自代表的地區(qū)仍將是主要的資源輸出地[11]。區(qū)域市場供需不平衡將更加依賴流動性強的LNG貿(mào)易。預計2014年全球LNG貿(mào)易量將平穩(wěn)增長,供應總體偏緊。
受價格上升的影響,2014年北美發(fā)電用氣量延續(xù)2013年走勢,小幅下降;而工業(yè)用氣量受經(jīng)濟回暖的剌激,有望小幅增長。綜合來看,預計2014年北美天然氣消費量將與2013年持平,供應由寬松趨于平衡。作為北美天然氣交易的主要地區(qū),2013年以來,美國天然氣生產(chǎn)動用鉆機數(shù)繼續(xù)下降,已經(jīng)由年初的439臺下降至12月初的369臺,與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5%。加之頁巖氣單井產(chǎn)量遞減快等因素,未來美國天然氣產(chǎn)量增長受限的預期增強。預計2014年Henry Hub年均價格在4.5~4.8美元/MMBtu。
由于歐元區(qū)經(jīng)濟恢復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且煤炭和新能源與天然氣消費也形成了直接競爭,預計2014年歐洲天然氣需求量將有所下降。歐洲天然氣供應也將繼續(xù)維持多元化格局。歐洲天然氣產(chǎn)量下降,進口增加,供應量主要通過管道氣調(diào)節(jié),俄羅斯管道氣將繼續(xù)發(fā)揮重要供應來源的作用,而從北非進口的管道氣量有進一步增加的空間。同時,隨著供需形勢以及與市場價格的變化,歐洲將在全球LNG市場發(fā)揮平衡器的作用。預計2014年NBP價格總體將在7~10美元/MMBtu區(qū)間運行,價格將同比下降。
預計2014年亞太地區(qū)天然氣需求量將繼續(xù)保持增長,但增幅進一步降低,LNG供應將略顯寬松。從傳統(tǒng)市場看,日本核電恢復預期增強,走向現(xiàn)實的概率進一步加大,預計日本2014年LNG進口量將出現(xiàn)下降。韓國經(jīng)濟發(fā)展平穩(wěn),天然氣需求平穩(wěn)。中國、印度等新興經(jīng)濟體天然氣需求量繼續(xù)較快增長,將成為天然氣消費量上漲的主要動力。受需求快速增長的驅(qū)動,中國LNG進口量也將繼續(xù)保持10%左右的增速。東南亞國家成為新的LNG進口增長點,進口量從無到有,逐步提高。亞洲LNG需求強勁使得地區(qū)LNG現(xiàn)貨價格繼續(xù)維持相對高位。在國際油價與2013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的情況下,預計2014年亞洲天然氣長期合同價將穩(wěn)中有降,與北美及歐洲市場的價格差異將進一步縮小。
[1] CLAIRE J.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R/OL].(2013-06-14)[2013-12-01].http:∥ 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
[2] BOURNE I.Daily LNG prices,news and analysis[S].Argus LNG Daily,2013,12(1):1-10.
[3] MCKAY J.LNG export projects[J].LNG Journal,2013(8):29.
[4] MCKAY J.LNG export projects[J].LNG Journal,2013(9):38-39.
[5] VALENTINE S.Summary of LNG export applications[J].Washington DC:USA,Department of Energy,2014,4(18).
[6] MCKAY J.LNG import terminals[J].LNG Journal,2013(9):36-37.
[7] MCKAY J.LNG tightness is unprecedented as 112million tonnes of new output is awaited[J].LNG Journal,2013(8):15-16.
[8] TSUTSUI MIKIT,ENDO MISAO.Factors to reinforce bargaining power in LNG trading and formation of LNG futures market[R].CRIEPI Research,2012,Report:Y12006.
[9] YANAGISAWA AKIRA.The burden reduction effects of importing U.S.LNG for Japan[J].IEEJ Energy Economics,2013,8(2):33-35.
[10]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 energy outlook 2013[R].Paris:IEA,2013.
[11] MCKAY J.Worldwide LNG resources where you need them[J].LNG Journal,201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