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近期線上線下最火的就是各路明星、大咖們紛紛掄著冰桶往自己頭上澆,這一場由美國發(fā)起的資助“漸凍癥”人群的活動很快蔓延到了各行各業(yè)。但在國內的藝術圈,這場如火如荼的全民運動只被艾未未淺嘗輒止,除了因為藝術圈的有著更為獨到的關注社會的方式外,也因為他們最近都很忙,尤其是那些藝術品電商們和與藝術品電商有關系的人們。
8月間,藝術品電商事件不斷:號稱“最大藝術品電商”網站Hihey被告、國際拍賣行蘇富比與國際最大在線交易網站Ebay二度聯(lián)手再次進軍藝術品網拍、年度最熱門微信拍賣群群主阿特姐夫撰文有理有據否定現(xiàn)下藝術品在線交易。
這幾個事件接連發(fā)生,行云流水的就像一次為藝術品電商這個癥候群潑冰求關注的一場冰桶挑戰(zhàn)。從問題被暴露、到正能量入場再到提桶澆冰完成引起社會轟動。幾桶冰澆下去之后,正面也好,反面也罷,讓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狀態(tài)的藝術品電商,再次順利登上行業(yè)頭條。
話說,輿論可覆舟,也可以載舟,而爭議有的時候也是一種推動前進的力量。
Hihey被告,藝術電商“漸凍癥”被發(fā)掘。
從藝術品在線交易這個東西出現(xiàn)開始,關于藝術品電商的好壞、利弊、以及潛在的各種風險的話題便一直伴隨,甚至保守派們的各種言論有種坐等東窗事發(fā),驗證藝術品電商不靠譜的姿態(tài)。但說歸說,依然沒有擋住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的冒出,直到Hihey藝術網被參與網拍藝術家一紙文書告上法庭,藝術品電商越吹越大的泡沫才第一次直面危機。
月初,藝術家信王軍發(fā)布微信,稱2012年受HIHEY邀請參加ART·SANYA藝術季之后,他和朋友的多件作品(價值百萬元以上)被丟失了至今沒有下落。本以為這就是一件外出參展難免會碰到的丟失索賠事件。可在隨后,卻有更多藝術家參與到與HIHEY對峙的維權活動中來,聲稱這家藝術電商網站拖欠畫款、扣押作品,甚至擅作主張賤賣藝術家作品。
如果說事情到此,所暴漏的只是一家公司自身操守的問題,或者說假拍或自托之類問題,并不局限具藝術品電商,而是整個藝術市場通病的話。那么在仔細閱讀過藝術家們的維權信后,就會發(fā)現(xiàn)藝術品電商真正的病癥,在于使的藝術家對電商的期望過高。藝術品電商對藝術市場最大的影響,并不在于為其帶來多少新鮮“消費人群”,而是對藝術市場生態(tài)無形中的改變。
藝術品電商試圖在藝術市場環(huán)節(jié)中省略畫廊和拍賣環(huán)節(jié),讓藝術家和買家直接對接。這樣的確在省去很多成本的同時,也為買家和藝術家提供了更多選擇??墒菑哪切┚S權藝術家們在各個媒體的討伐發(fā)聲的言辭來看,這些寄希望與電商網站的藝術家們,連委托競拍書都沒有和網站簽訂、傭金比例都沒有和網站談妥的情況下,就交出了自己的作品。真不知道是對拍賣缺乏基本的常識,還是想賣畫太著急。激素吃多了容易引發(fā)各種病變,而藝術品電商這種對藝術生態(tài)打激素般的影響,才是藝術電商“漸凍癥”的病源所在。
并且從這些參與藝術品網拍第一線的藝術家對網拍作假結果的不滿中,我們或許多少可以了解到各大網站藝術品拍賣那看似紅火的成交結果背后的真相。
蘇富比聯(lián)手ebay網,藝術品電商正能量入場。
就在國內的藝術市場對藝術品電商未來之路憂心忡忡的時候,國際拍賣行蘇富比宣布與最大的在線交易網站Ebay再度合作,進軍在線交易,打造最大最專業(yè)的藝術品在線拍賣平臺。蘇富比對在線交易的篤定,似乎也為一片陰霾的藝術品在線交易帶來了些許正能量。
其實國內拍賣公司與淘寶網合作的藝術品網拍,和蘇富比+Ebay的模式是相同的,但從產生之日,因為自身難以回避的一些缺陷,使其將目標人群定位在藝術消費,就沒被傳統(tǒng)拍賣正眼瞧過。甚至就“藝術消費”這個概念也曾引起爭議,而蘇富比這樣國際大拍賣公司的與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似乎能為這種模式的藝術品電商多點底氣。
從其定位來看,蘇富比的愿景是“讓全球用戶更輕松地發(fā)掘、瀏覽及競投頂尖藝術品、古董及各式收藏品”。但從其即將開展的拍賣品類來看,仍然主要集中在包括珠寶、鐘表、版畫、洋酒、攝影及二十世紀設計等在真?zhèn)舞b定難度較低、接受人群更廣、更為符合網絡消費規(guī)律的一些拍品上。
雖然即便如蘇富比和Ebay這樣的行業(yè)翹楚的聯(lián)手,都沒有敢直接撬動藝術市場的核心部分,但不管怎樣,此舉還是為藝術品在線交易帶來了不少正能量,各大拍賣公司的相繼入網,還是代表了藝術市場的大趨勢。
姐夫澆冰,爭議本身也是推動力
在這種涉及范圍極廣的冰桶計劃中,最牽掛人心的或許不是到底募捐到多少錢,而是下一個將會是誰“濕身”。而在這場藝術品電商的“冰桶挑戰(zhàn)”中,扮演澆冰人角色的是胡湖。
作為“電商最早的鼓吹者”以及“藝術品電商的一線從業(yè)者—年度最火熱微信拍賣群的群主”,他在最近的一篇專欄中,并沒有為藝術品電商譜諧曲奏高調,而是將目前藝術品電商的產品和模式批的體無完膚,用“八個誤區(qū)”“兩條死路”否定了目前市場上“在線畫廊”和“淘寶拍賣”兩種藝術品電商,認為就是死路一條。
其實,胡湖來做這個澆冰人,猛一看覺得有點搬石頭砸自己腳。作為目前炙手可熱的“阿特姐夫拍賣群”的群主,不是更應該歌唱和暢想一下藝術品在線交易的未來嗎?可仔細一想,卻又再合適不過,他作為較早開始鼓吹藝術品電商的人,在經過了幾年的實戰(zhàn)經驗之后的總結經驗,必有可取之處。而阿特姐夫微拍群的成功,似乎也正是對其言論正確性最好的注腳。
但此言論一出,還是引起了電商領域的爭論,畢竟作為新生的事物,是不應該拿現(xiàn)有的框架來限制的。而對于大勢所趨的電商,還是有很多人愿意投錢一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