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銳
一般露地宿根花卉雖然在休眠期前后的秋、春兩季都能分栽繁殖,但秋季分栽要比春季優(yōu)越。因為秋季分栽到翌春發(fā)芽,中間有一段較長的休養(yǎng)時間,到春季發(fā)芽時可以集中營養(yǎng)使新苗茁壯,生長旺盛。如果春季分栽,一方面出現(xiàn)養(yǎng)分流失,同時傷口需要愈合,另一方面又由于氣溫升高促使發(fā)芽,造成爭奪養(yǎng)分現(xiàn)象,甚至蔫萎而死亡。這種現(xiàn)象以宿根花卉中的芍藥最為突出。
露地宿根花卉在一次定植后常3~4年間不再移動,因此在定植前,必須注意整地、施肥等事項。
對預定栽植的地點要深掘30~40厘米,打碎土塊,撿出土中的瓦礫雜物。土質(zhì)不良的要更換好土?;适┤牒笳酵撩嬉源灾病?/p>
將宿根母本起掘后,先抖落部分附帶的土壤,使能清楚地看到新芽與老根著生的情況,然后以每3~5芽為一叢,下刀分切。
一般經(jīng)分切后,即可進行定植。但對肉質(zhì)塊根或傷口碎裂較甚的,可先剪除折損部分,再涂上草木灰消毒,然后定植。
定植的距離常依照栽培的品種和栽培的目的而有不同。大體來說凡植株高大冠幅較廣的,如蜀葵、秋葵、姬向日葵等,株行距要大些,可50~60厘米;植株一般的,如芍藥、萱草、紫苑、濱菊、漏斗花、金雞菊等,株行距可預定在40~50厘米;植株比較矮小的,如鳶尾、費菜、玉簪、紫萼、景天等,株行距可考慮在30~40厘米。
在定植的排列順序上應把植株高大的栽在后部;植株比較矮小的定植在前面。這樣既不影響陽光的照射,同時在觀賞上也能層次分明。另外要注意的,對喜陰性花卉如玉簪、紫萼等要栽在沒有陽光直射的隱蔽處,以適合其生長習性。
定植完了,要澆一次透水,一兩個月后再澆一遍水,目的是沉實土壤、填堵隙縫。結(jié)凍前在每叢宿根上覆土15~20厘米保護,防寒越冬。
翌春天暖扒去覆土,澆一次透水,待土壤稍干再用手鋤將土面整松。不久,幼苗就可破土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