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稚亞
秋意彌漫的南京,羅幕輕寒,檻菊蕭疏,燕子雙飛。長江路上經歷了青奧會的“洗禮”之后,浩浩蕩蕩的地鐵工程終告一段落,留下幾顆凌亂的井梧在煙雨中搖擺。這個季節(jié)的南京,多雨,潮濕。不知2000年前古人所呼吸的空氣里,所站立的土地上,所談論的言語聲波中,是否也像今時今刻一樣浸泡在揮之不去的水汽之中。路過總統(tǒng)府,走過南圖,左轉,十字路口的對面,“六朝博物館”5個字影影綽綽隨風浮現在梧桐樹葉的枝椏間,頗有一番“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的意境。
從公元3世紀初到6世紀末,起自孫吳東晉,接續(xù)宋齊梁陳,300余載,40人君,是謂“六朝”。而六朝時期的南京城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曾和古羅馬城并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走進大門便進入了懸掛著六個朝代的國號和年代的“陽光大廳”,這里不僅有彰顯結構美和材料美的鋼構玻璃天棚,更有南北平直墻面的貝氏“月亮門”,令人驚艷的還有地面上鑲嵌在米黃石灰石板之間的78個玻璃窗,恰似點點“滿天星”。而通透式的屋頂與墻壁則能把陽光直接引入大廳。若你第一次來到六朝博物館,并對南京歷史不甚了解,可以先在大廳里“補補課”——這里有六朝的歷代疆域圖、歷代皇帝的年號及在位時間等圖文展板,10米長的大屏幕上還會循環(huán)播放一部時長15分鐘的“微電影”《東方大都會》,帶觀眾“夢回六朝”。
作為貝聿銘的“封筆之作”,六朝博物館將他的建筑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展廳設計凸顯園林風貌,移步換景,展廳內幾乎沒有實墻,而是用竹子、荷葉等植物置景進行隔斷,再運用光影效果,使得館內視覺通透。擺放文物的展柜使用了不反光的玻璃,文物說明則使用鐵藝雕花的銘牌——不僅將建筑造型與所處環(huán)境自然融化,也對空間處理獨具匠心。
移步二層,陶俑、青瓷、墓志、瓦當、石刻等大批珍貴文物撲面而來。這個展廳被稱為“六朝風采”。遠遠的屏幕上,三國時期的男陶俑與東晉時期的女陶俑,正在影片中上演“穿越時空的愛戀”,讓人在嬉笑間觀賞到一場“文物盛宴”。逛累了,在休憩區(qū)小坐,四周掛著《蘭亭序》等書法作品,行云流水,讓人看了心曠神怡。忽然發(fā)現座椅上竟有耳機插孔,好奇地試著將自己的耳機插進去,耳邊竟傳來悠揚的琴樂聲。似是《高山流水》,又像是《廣陵散》,我不得而知,只感覺這琴樂包容天之清越、地之濁沉,而且飽含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讓聽者五味雜陳。
“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边@是孫伯符對江東地勢的評價。此后,東漢建安十七年時,孫權筑建起石頭城,正式將建業(yè)定為都城,南京的歷史從此拉開序幕。在三層的“草船借箭”區(qū),千萬密密麻麻的羽毛箭深深扎入一面寬墻中,僅是一瞥都能感受到當時的驚心動魄。穿過幾間幾何形狀的窄門,“六朝人杰”區(qū)逐漸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個奇郎才?。簱P威于赤壁的周公瑾、制敵于夷陵的陸伯言、文韜武略的太史慈、忠烈不茍的魯子敬……以及,帶領著他們鎮(zhèn)守住吳國的孫仲謀。最終,東吳政權維持了51年,成為三國鼎立中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國家。
順著長廊走下去,盡頭,左轉。先前的六朝之武略被六朝之文事所替代:二陸宏麗,陶謝英杰,沈范風騷,徐庚文彩。我久久佇立在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前:這就是“放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忽兮若流風之回雪”的甄姬嗎?顧愷之的人物畫與漢代的圖案化大異其趣,注重“傳神”的他重在以人物的眉目舉止表現其內在的性格、氣質和精神。而畫中飄逸靈動的衣裙勾勒出的不正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洛神嗎?
倚在坐榻上,聽著古琴樂,撫摸著六朝期間留下的古城墻。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南京過于含蓄,始終用遍地的法桐將自己的魅力包裹得嚴嚴實實。然而這次,她終于向世人敞開了心扉,打開了穿越千年的大門。
南京六朝博物館信息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qū)漢府街,總統(tǒng)府附近,東箭道與長江路交口處。
開放時間:2014年8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17:00停止售票,18:00閉館,全館WIFI覆蓋。
門票:30元/人,學生證半價。
交通:地鐵二號線大行宮1號口出;市內公交44路,游2等在總統(tǒng)府站下車。
講解:館內多媒體導覽機租借使用費為10元/次;六朝博物館有自己的APP,方便參觀者。手機直接搜索“六朝博物館”下載,可以邊走邊看邊聽手機里面的講解,一部手機就可以了解整個博物館內的設施以及展出文物的歷史背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