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晚上坐車或駕車時,很怕迎面而來的小車、商務車、貨車打亮了遠光燈。那燈直射著你,你無法躲避,無法閃縮,只能遠遠地被它射著,像電影、電視劇中的主人公,被敵人用強燈照著審訊一樣。也像一只誤跑到公路上的小鹿,被強光包圍,產(chǎn)生恐懼與不安。
誰不怕強光照射?沒多少人不怕的。筆者當年高中畢業(yè)后,工作在郊區(qū)農(nóng)田包圍的學校里。晚上常約幾個知己,在龍眼洞、畜牧場、柯木塱一帶,用上四節(jié)電池的手電筒,到農(nóng)田里照青蛙,抓黃鱔,捕小動物,一照一個準。那動物被強光一照,動也不動,傻了一樣,我們過去抓進特制的籮筐里,常常有所收獲。有時遇上值夜的民兵,我們的強光手電一照,對方馬上說:“別照了,自己人!”可見,他們也怕強光。
現(xiàn)在到處都是這些城市“獵者”,他們一開車就喜歡開啟遠光燈,本來在城里開車,已有很好的路燈照明,路況清晰,為什么還要開遠光燈呢?你請社科院的心理專家、社會學的學者也分析不出什么原因。這些人往往會開窗扔垃圾,手伸出車外彈煙灰、抽煙;會短短距離斜跨幾條車道;會突然按喇叭,會不打燈就左轉、右轉。這些人更喜歡開著泥頭車,在江邊的路上飛馳,什么紅綠燈交通燈,一概呼嘯而過,在臨江路時常有此類表演。
這些駕車者很可能是一些純樸的人,或是一些不重視細節(jié)的人,但卻給人留下惡劣的印象。因為他們是一群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感受的人;是一群只看眼前,不看周圍的人;是一群為了個人利益,可以犧牲他人利益的人。這些人開一輛車都會使人反感,都可令人猜到其素質(zhì)層次之低,怎能令人愉快地與其共事?!誰受得了呢?
筆者曾被一幅照片震撼了許久。那是拍攝柏林墻被拆之后,東德成千上萬的車開進西德的照片。只見馬路上的車整整齊齊,十分有序,齊刷刷地奔向西德!假如我們某超市發(fā)出告示:明天將會免費發(fā)放一袋米、一桶油、一瓶紅酒、一條香煙,誰先到誰先得。我們估計整條通向超市的馬路將會嚴重塞車,將會擠擁不堪,毫無章法,一片混亂。不信,你可以試一試。
城鎮(zhèn)化需要我們有城鎮(zhèn)化的文化理念,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太好了。生活同樣需要底層的規(guī)范行為設計。學校教育不能止步在應試教育上,分數(shù)教學上,應該從不同的年級開設不同的行為規(guī)范課,語言語境應對課,基本準則的必修課,要讓人們適應時代的變化。我們必須從多元化中尋找一致性,同一性的東西,推而廣之,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晚上開車,仍不時被遠光燈照射、困擾,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被照著,像一只青蛙那樣可憐。同時想告訴朋友們,如果你朋友圈、生意圈、生活圈有這種人,小心交往,這些人是缺乏健康心態(tài)的,起碼觀察力是很低下的人,或是一個自戀欲很強盛的人。
(楊大膽薦自《信息時報》)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