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對作文的評改是提高學生作文素質的重要一環(huán)。如何在評改中立足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發(fā)揮評改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這是在落實新課程標準中有待研究的一個課題。
一、新課標對作文評價的要求
課程目標是按照國家的教育方針,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完成規(guī)定的教育任務和學科內容,使學生達到培養(yǎng)目標。新課標指出評價要根據(jù)學生各學段的目標,綜合考查學生作文水平的發(fā)展狀況,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如:1.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應予鼓勵重視對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不同學段的學生的寫作都需要占有真實、豐富的材料,評價要重視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不僅僅要具體考查學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查他們占有各種材料的方法。要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2.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不僅要注意考查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3.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提倡學生建立寫作檔案。寫作檔案除了存留學生有代表性的作文外,還應有關于學生寫作態(tài)度、主要優(yōu)缺點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記錄,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寫作實際情況和發(fā)展過程。4.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xiàn)方式,根據(jù)實際需要,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綜合采用多種形式評價。
二、作文多元評價的內涵
根據(jù)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對于學生作文也將會從評價的目的、評價主體、評價內容等方面多角度、多維度地進行多元評價。
(一)評價的目的是促進發(fā)展
對作文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作文中的語文基本知識與技能,還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包括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對作文的自信心,形成對作文的興趣,學會學習,最終形成正確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因而,在作文教學中要及時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應積極把握住在學生文字形成前的取材、口頭表達、初稿等環(huán)節(jié)給予適當?shù)脑u價。評價的內容也應以糾正學生錯誤的理解、認識,引導學生正確的思路,激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為主。教師應通過及時評價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題意,仔細地觀察生活,認真地自我研究學習,為學生文字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作文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選拔作文能手,不是為了比較誰的作文寫得好,誰的作文寫得壞,而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評價知道自己作文好在哪、差在哪,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通過評價更好的認識自己。
(二)評價的原則要解放化
作文的評價原則,這也就是對待價值觀的評價理念。解放的評價理念,是作文多元化的前提。沒有思想的“放”就沒有作文的“活”,要解放學生的思想,就首先要解放教師的思想。
(三)評價的主體應多元化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作文評價也應該打破教師一手包辦的模式,要讓教師、學生自己及教育管理人員共同操作,力求從各個方面反映學生學習及發(fā)展的真實水平。
(四)評價的標準應多層次
以往教師評價作文都是統(tǒng)一標準,但是一個班集體當中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這是一種客觀存在,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工作。在作文評改當中也應該分層次定標準,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五)評價的方式應多樣化
作文評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呼喚作文多元化的今天,評價方法也應該走多樣化的道路。除了傳統(tǒng)的百分制、等級制評價方法外應積極倡導新的評價方式。
1.利用錄音帶批改。利用錄音批改作文法,國外又叫做“錄放機評價”是一種新形式的面批,它彌補了傳統(tǒng)面批的諸多不足。學生只要在交作文的同時交上一盤空白錄音磁帶即可。教師要在講評前兩天把作文本連同磁帶一起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帶回家去聽。
2.檔案袋評價。檔案袋評價的使用最初來自藝術家和攝影家的作品集,向預期的委托人展示。它所選擇或提交的東西,是由出示檔案袋的人自己創(chuàng)作的。把這種做法應用到教育上,檔案袋評定也是匯集學生作品的樣本,但它們的目的和內容,是為了展示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情況。
3.利用網(wǎng)絡媒體進行評價。網(wǎng)絡是現(xiàn)代信息社會的一個非常具有潛力的教育資源。網(wǎng)絡評改縮短了師生交流溝通的時間,提高了評改的效率。網(wǎng)絡教學系統(tǒng),教師仿佛長出了“三頭六臂”,及時有效地監(jiān)控每一個學生的寫作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成為可能,使學生在習作中即評即改,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評與改的信息通過網(wǎng)絡迅速傳遞,學生在寫作的同時就可以通過網(wǎng)上評改,獲得反饋意見,并立刻對自己的習作做出相應的修改。在組織學生進行網(wǎng)上評改時,學生可根據(jù)自我需求,自主尋找評改對象。在自由組合時,不受座位空間和人數(shù)限制,不論距離遠近,人數(shù)多少。
總之,多元化的作文評價是促進學生提高作文能力,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有效手段?,F(xiàn)如今語文改革的浪潮正高潮迭起,新的教學理念風起云涌。作為語文教師,更加感受到責任的重大,怎樣更加有效地組織作文教學、評價學生作文是教學工作的需要,更是時代對我們的要求。實踐經(jīng)驗證明,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只有在積極求“變”的探索中才能發(fā)現(xiàn)解決學生作文效率低下的制勝法寶,探索的道路不是一條,而應該是多元綜合,多種模式之間取長補短彼此配合的結果。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