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平
(安康學院經濟與管理系,陜西 安康 725000)
近年來,陜南各級地方政府陸續(xù)出臺了關于促進農地流轉的政策措施,陜南農地流轉的步伐明顯加快,但流轉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大家最關心的是其綜合經濟效益如何?值得進一步調查研究。
為了分析方便,首先作兩個基本假設:
(1)農戶是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能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2)農地流轉主要是通過農地市場實現的,陜南的農地市場比較成熟(農地市場比較成熟是指不存在限制農地交易的不合理因素,農戶可以方便的獲得農地供求信息),農戶租入或轉入、出租或轉出農地的交易成本很低。
如果上述基本假設成立,則有如下推論:
(1)農地流轉綜合經濟效益等于流出戶農地流轉收益與流入戶農地流轉收益之和,既Y=Y1+Y2。
其中Y為農地流轉綜合經濟效益;Y1為流出戶農地流轉收益;Y2為流入戶農地流轉收益。
其中LO為流出農地租金收入;LN為從農業(yè)中釋放出的勞動力所增加的非農收入;LA為因流出農地而減少的農業(yè)純收入;MA為因流入農地而增加的農業(yè)純收入;LI為流入農地租金支出;LA為因流入農地而增加農業(yè)勞動力的機會成本。
(2)陜南農地流轉綜合經濟效益如大于0,則應繼續(xù)落實促進農地流轉的政策,推動農地流轉發(fā)展;陜南農地流轉綜合經濟效益如小于0,則應分析其原因,并根據原因予以糾正政策落實中的偏差。
陜南農地流轉綜合經濟效益到底如何,下面將通過樣本數據進行分析。
2010年,對陜南的漢中市、安康市各隨機抽取一個縣(區(qū)),每個縣(區(qū))隨機抽取出兩個鄉(xiāng)鎮(zhèn),每個鄉(xiāng)鎮(zhèn)隨機抽取兩個村,每個村隨機抽取30家農戶共120個農戶進行入戶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117份。有效樣本分布見表1所示。
表1 有效樣本戶分布及農地面積Table 1 Distribution of effective sam ples and area of farm land
在117個有效樣本中,戶均農地0.54 hm2,有42個農戶發(fā)生了農地流轉,占有效樣本戶數的35.90%;共流轉農地4.46 hm2,占樣本戶農地總數的7.08%,農地流轉戶戶均流轉0.11 hm2。相關數據見表2。
表2 樣本戶農地流轉面積表Table 2 Area of circulated farm land of sam p les
42個發(fā)生了農地流轉的樣本農戶共產生農地流轉綜合經濟效益78 587.7元, 1 871.1元/戶,農地產生的綜合經濟效益為17 621元/hm2,但主要是農地流出戶產生的,占89.17%。詳見表3。
2.3.1 流出農地的收益分析 在42個發(fā)生了農地流轉的樣本農戶中,有25個農戶流出農地2.45 hm2,共產生流轉收益70 077.3元,28 03.1元/戶,農地產生收益27 278.6元/ hm2。其獲得的農地流轉收益主要是從農業(yè)中釋放出勞動力而增加的非農收入,流出農地所獲得的租金收入僅占0.98%,因流出農地而減少的農業(yè)純收入占從農業(yè)中釋放出勞動力所增加的非農收入的25.1%。詳見表4。
2.3.2 流入農地的收益分析 在42個發(fā)生了農地流轉的樣本農戶中,有17個農戶流入農地2.01 hm2,共產生流轉收益8 510.4元, 500.1元/戶,流入農地產生收益4 234元/ hm2。其獲得的農地流轉收益全部來自于增加的農業(yè)純收入,流入農地的租金支出僅占增加農業(yè)純收入20.4%,機會成本為0。詳見表5。
表4 流出農地樣本戶農地流轉收益Table 4 Incom e of farm land circu lation of sam p les w ith outf l ow farm land
表5 流入農地樣本戶2010年農地流轉收益Tab le 5 Incom e of farm land circulation of sam ples w ith in f l ow farm land in 2010
2.3.3 漢中市與安康市農地流轉的綜合經濟效益分析表3表明,由于漢中市的樣本戶地處水肥條件極好的南鄭縣且距離市區(qū)近,農地流轉的綜合經濟效益高,戶均達到2 304.6元;而地處丘陵山區(qū)且距離市區(qū)較遠的安康市漢濱區(qū)樣本戶,農地流轉的綜合經濟效益只有1 346.4元/戶,不到漢中市樣本戶的60%。漢中市樣本戶農地流轉的綜合經濟效益高,主要是其從農業(yè)中釋放出的勞動力所增加的非農收入高,達到5 920元/戶,而安康市的該指標只有1 661.5元/戶。
3.1.1 陜南農地流轉的綜合經濟效益好 從表3、表4、表5可看出,不僅陜南農地流轉的綜合經濟效益大于0,且流入戶、流出戶的農地流轉收益都大于0,表明農地流轉政策的實施較好的提高了陜南農村勞動力、農地等資源的利用率,增加了陜南農民的收入。但流入戶的農地流轉收益較低,流入農地產生的收益僅4 234.5元/hm2,僅為農地產生收益28 642.5元/hm2的14.8%。
3.1.2 流出農地的租金收入低 從表4可看出,僅安康市漢濱區(qū)瀛湖鎮(zhèn)天柱山村流出農地有690元租金收入,平均1 895.7元/ hm2,其他各樣本村均無流出農地的租金收入,反映了陜南農地市場不完善,由于農業(yè)比較效益低下,導致存在農民不愿耕種農地的現實。
3.1.3 機會成本為0 從表5可看出,各樣本村流入農地的機會成本全部為0,表明陜南農民是理性的、租入農地擴大農業(yè)生產規(guī)模并沒有使非農收入減少,但也反映了從事非農工作是陜南農民的第一選擇。
3.2.1 進一步完善農地市場 具體措施[1]:(1)進一步明晰農地產權,向農民頒發(fā)包括林地、草地在內的農地產權證書,以消除出租方對出租耕地難以收回的擔心,并允許非集體成員主體進入農地市場進行交易。(2)以鄉(xiāng)鎮(zhèn)或村為單位建立農地市場信息中心,為農地供需雙方提供信息或其他服務。(3)盡快推出農地金融和農業(yè)保險,為農戶規(guī)模經營提供資金支持和風險轉移服務。(4)加強農地市場基礎工作,如農地分等定級、估價等,為農地交易提供最基本的支撐。
3.2.2 對農地流入戶予以政府補貼,以提高流入戶的農地流轉收益 具體做法:停止撒胡椒面式的向農民發(fā)放“種糧直補”,將這筆資金改為向達到適度經營規(guī)模的農地流入戶進行補貼,使農地流入戶的農地流轉收益接近農地流出戶的農地流轉收益。在補貼中應注意以下兩方面:一是應以農地流轉合同和農地出租或流轉登記為依據;二是應科學確定農地適度經營規(guī)模,如安康市可參考李麗、陳興平[2]的研究結論:便于機械作業(yè)的川道以0.6 hm2左右為宜, 淺山丘陵以 0.47 hm2左右為宜, 山區(qū)以1.13 hm2左右為宜。
3.2.3 嚴格農地用途管制制度,重點查處借農地流轉改變農地為非農用途的行為調查中發(fā)現在農地流轉中存在少量的借農地流轉變農地為工業(yè)用地、住宅用地的行為,且這種行為得到了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默認,但其危害甚大,必須予以糾正和處罰,否則,耕地保護國策將難以落實。
3.2.4 進一步強化對陜南農民進城務工所需的職業(yè)技能培訓 在完善9 a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陜南農民進城務工所需的的職業(yè)技術培訓或職業(yè)技能教育,在市縣政府財力許可條件下可考慮實施免費培訓,以提高這些農民的綜合技能素質和他們向二、三產業(yè)轉移的能力[3]。
3.2.5 進一步加強對陜南城鎮(zhèn)化的支持力度,鼓勵陜南農民放棄全部農地和宅基地進入城鎮(zhèn) 目前,陜南地方政府雖已出臺鼓勵農民放棄全部農地和宅基地進入城鎮(zhèn)的經濟獎勵政策,但每戶只獎勵5萬元左右,與城鎮(zhèn)的房價相比不夠首付、力度偏小,多數全家進城農民或外出務工農民沒有興趣,因此,經濟獎勵力度應與城鎮(zhèn)的房價、農民放棄全部農地和宅基地的面積掛鉤,最低經濟獎勵額度應能保證支付進城購房的首付款。
[1]陳興平,陳明根. 陜南退耕還林農戶政策對耕地配置變化影響分析[J]. 中國集體經濟, 2010,(9):12-13.
[2]李 麗,陳興平. 安康市農地適度規(guī)模利用問題研究[J]. 陜西農業(yè)科學,2003,(1):57-58.
[3]牛佳妮,陳興平. 陜南農地流轉現狀調查[J]. 新農民(上半月),2012,(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