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艷
(河北省石家莊市西里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是,語文課程還必須重視它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它要求教師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主觀因素,也是決定學生將來對社會適應程度的重要條件。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心理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呢?
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適宜的情境,會激發(fā)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為此,教師一方面要重視自身情感對學生的感染作用,經常以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自信的神態(tài)面對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會充分挖掘教材中教育因素,通過富有情感色彩的語言、適當的面部表情以及相應的語文實踐活動,引起學生的共鳴,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以冀教版《語文》第五冊為例闡述。
1.從語文文字入手,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例如《師生情》這一課,教學時圍繞“同學們?yōu)槭裁炊挤浅W鹁?、愛戴王老師?他們是怎樣表達對老師的一片深情的?”這兩個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后討論,找出能表達尊敬老師的重點詞語,體會“輕輕”、“踮”、“爭著”這些表示三個女學生去看望老師時所蘊含的對老師的深摯的愛。再讓學生反復練習朗讀,以讀悟道。通過這樣的讀和議,學生被這種師生之間濃濃的真情所打動了,體現(xiàn)了“文道統(tǒng)一”的原則。
2.從審美教育入手,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作者用準確、生動、流暢的語言描繪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抒發(fā)了對祖國山河熱愛的感情。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文章內在與外在的美,達到美育的要求呢?用多媒體課件中生動的畫面激發(fā)想象,增強美的感受,把文字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形象;挖掘詞語的含義,理解美的實質,用朗讀表達對美的感受。
3.通過語文活動課及相關活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讀中悟情、讀中明理,這是我們都認同的方法,但要深刻發(fā)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還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課。例如《閱讀鏈接》選入《雷鋒日記》,讀后,我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學生們都認識到了應該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國家的人,大家都踴躍地報名參加學雷鋒小組,但只有兩個同學不舉手,原來他們怕累,嫌麻煩。于是我組織學生搜集雷鋒事跡學習雷鋒事跡,后又展開《我身邊的活雷鋒》演講活動,糾正了這兩個同學自私心理。現(xiàn)在,班上學雷鋒做好事的事跡不斷涌現(xiàn)。
小學生都喜歡看影視作品和文學藝術作品,而且常常把其中的某些人物作為自己的偶像加以效仿。因此文化藝術作品對學生的感染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應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閱讀一些積極健康的文學藝術作品,這對于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用貼近學生思想、生活,只有對兒童深摯的愛的文章去感染學生。我每天抽出一些時間為學生讀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杰作《愛的教育》,起初孩子們不以為然,慢慢地,他們被淳樸仁厚的安利柯、富有正義感的甘倫、勤奮向上的耶格所吸引,我就建議他們自己去讀。讀完后,全班展開討論,談自己的體會。學生們既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又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缺點,以小說中的人物衡量、要求自己,班風明顯好轉。
強行壓抑情結的表露與釋放和極端放縱個人的情結都有害于身心健康,合理的宣泄可以減少心理上的壓抑和緊張度。當學生因痛苦、挫折、焦慮而心中堆滿積郁的時候,教師要幫助他們尋找合理的宣泄方式,如在口語交際課上開誠布公地談對老師、對同學、對家長、對生活、對社會、對周圍的點滴事情的體會;通過寫日記傾瀉自己的心事,例如:我班有一位學生極具繪畫的天賦,卻極不愿意去畫,而家長則強迫他到少年宮學習,他非常不滿,就寫日記宣泄。他說:“又到周日了,真不想起床去學畫畫,可是媽媽非讓我去不可,我硬著頭皮去了,這節(jié)課學的是素描,老師說我畫得非常好?!蔽颐看慰戳怂@樣的日記后,都給他熱情的鼓勵、稱贊,現(xiàn)在他對繪畫充滿了熱情。
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交叉聯(lián)系,叫多向交往。多向交往具有多層性、自主性、求異性、情趣性、差異性等特點,因此它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智力活動水平,符合因材施教的特點。因此教師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多向交往,便能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陣地,課文是個好例子,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具備聽說讀寫訓練的綜合性,既是識字的重要途經,又是寫作的必備前提,既能訓練思維,發(fā)展智力,又能進行思想教育和審美教育。例如,學了《麻雀》這課后,我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思考,給文章?lián)Q題目發(fā)散學生思維,有的把題目換成《母愛》,有的換成《拼搏》等,變換題目的訓練既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又發(fā)展了孩子們的概括能力。當學生經過努力,克服了困難,取得了學習上的勝利時,就會感到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的力量,體驗到一種刻苦努力獲得成功的幸福和喜悅,學習情緒和課堂心理氣氛就會為之大振。
1.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這要求教師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例如為學生選擇難易適度的學習任務,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不斷提高自信和學習動力,增加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使學生受到鼓舞。
2.及時鼓勵和表揚,強化學生的自信感。面對學生語文學習中取得的點滴成績,哪怕只是一個用詞造句,都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這種正面教育有利于學生克服自卑心理,使自信得到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