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婷婷
好的繪本能夠喚起美好的童年記憶,好的動畫電影能夠讓孩子思索回味,獲得成長。根據(jù)宮西達也同名繪本改編的動畫電影《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2010)是對這兩方面的完美詮釋。
宮西達也曾說:“孩子的心靈應該有一個基石:善良、愛、希望和夢想。我把這些長久以來一直思考的東西融入了自己的繪本,它便具有了感人的色彩。”而在這部影片中,“善良、愛、希望和夢想”逐漸具象化為愛的“紅果子”。
首先讓我們欣賞影片中的幾個畫面,以勾勒出主要情節(jié):食草恐龍媽媽為保護小霸王龍而被種族驅趕;媽媽懷抱紅果子幸福地期待小霸王龍哈特的歸來;成年后的哈特以小甲龍長大些可以吃得更實惠為名播撒對小甲龍的父愛;小甲龍辛勤采摘紅果子與霸王龍父親哈特共享美味;草原霸主巴克為激勵兒子哈特而費盡心思;在火山噴發(fā)的千鈞一發(fā)之際,霸王龍哈特奮力救助食草恐龍媽媽,并為保護食草恐龍媽媽而與自己的親身父親殊死搏斗。
愛的超越
影片中,面對嗷嗷待哺的小恐龍,食草恐龍媽媽不顧族人反對,即便眾叛親離,也毅然將他收留下來,這是怎樣的一種母愛在驅使著?
結尾處,獨眼巴克(也就是哈特的親身父親)問哈特的養(yǎng)母當初收留哈特的心情是什么時,養(yǎng)母垂下眼簾說:“即便以后被他吃掉,我也要收留他?!倍嗝礋o私的愛。
“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的”。食草恐龍媽媽正是將溫柔而又神圣的愛一點一滴灌注進小霸王龍的心底。即便后來他長大了,身體變得堅不可摧,牙齒變得鋒利無比,他也有別于其他霸王龍,在他威猛甚至有點兇神惡煞的外表下,實藏著一顆充滿愛的心——媽媽種下的愛的“紅果子”。這是一種愛的超越——超越了種族、超越了血緣、超越了生命。
作為人類靈魂的啟蒙師,幼兒教師應該像食草恐龍媽媽一樣時時用愛的笤帚去為我們的“小霸王龍們”拂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愛就是用心靈去體會別人最細微的精神需要?!?/p>
“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如是說。只有愛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些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在相貌、性格、行為習慣、能力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老師如果不能充分地理解孩子就不可能和他們進行語言的溝通與思想的交流,更不能達到情感上的融洽。就是說,教師應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問題,分析問題,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困難、愿望與要求,愛的關心才能落到實處。也只有這樣真正尊重了孩子,才會使孩子感到愛的關懷,否則也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愛。因為愛本身就是對生命的尊重,就像食草恐龍媽媽冒著被吃掉的危險,用自己無私的愛去感染、教育小霸王龍。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請用伯樂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尤其對那些表現(xiàn)不出眾或標新立異的“問題”孩子,老師更應該傾注更多的愛,用愛去溫暖孩子的心田。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請用“真愛”和孩子架起親情般的橋梁,讓含苞待放的花蕾在這片愛的陽光里絢麗綻放。
愛的期待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對孩子最美好的期待。但如何去愛,才可以讓這份愛的期待不會成為泡影?
人生就如在大海中航船,不知何時就會遇到預想不到的風浪。
小霸王龍哈特的生父——獨眼巴克,清楚地認識到這點。他給予哈特的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愛,他的愛穿著一身冰冷的戎裝。他為哈特樹立規(guī)則,他的地盤哈特不得煩擾;他用自己的行為讓兒子懂得自然生存法則,優(yōu)勝劣汰;他逼哈特絕處謀生,讓他一步步強大起來;他用自己龐大的身軀和草原之王的氣魄去檢驗兒子的勇敢和堅強。
雨天里,手里有傘的人方便繼續(xù)趕路;逆境中,心中有“傘”的人可以繼續(xù)生活的腳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成長的道路不會永遠都是一帆風順,當孩子們遇到困難,遭受挫折時,他們是否能夠從容面對呢?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讓孩子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難,有意識地使他們有機會去品嘗失敗的滋味,培養(yǎng)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和不服輸?shù)木?。這就是教育界提倡的幼兒抗挫折教育。
這樣的挫折教育有利于增強幼兒獨立面對、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有利于鍛煉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它是一種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使孩子有勇氣面對困難,有機智應付困境和有能力解決難題。
請放手讓幼兒在生活的“磨難”中,慢慢培養(yǎng)起他們獨立的品格和頑強的生命力吧。這樣面對人生中必然經(jīng)歷的“雨天”,他們才可以撐起心中的“傘”,勇往直前。
讓我們做孩子生活中的“獨眼巴克”吧,把我們的愛深深隱藏在每一個充滿期待的行為中,滋潤著棵棵幼苗。
愛的傳遞
愛可以產生愛。教師的愛、父母的愛是給予,給予孩子知識,給予他生命的活力,給予他對生命和生活的理解,給予他快樂與憂傷,使他在接受愛之后也成為愛的給予者。
電影的畫面不止一次重復著小霸王龍哈特吞食“紅果子”的畫面,其實是在隱喻:母愛的善良、寬容和希望已經(jīng)牢牢植根于小霸王龍靈魂深處。因而,面對破殼而出的美味小甲龍時,成年的哈特才沒有大快朵頤,而是二人結為父子。這是媽媽種下的紅果子開始發(fā)芽結果了。
所以,我們在幼兒成長中要不斷提供芬芳香甜的“紅果子”。然而,這種愛的傳遞,首先要取得幼兒的信任。心理研究已經(jīng)證明,兒童愿意模仿他喜歡的對象,認同他信任的對象。這就是說要讓孩子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須先主動建立愛的關系。一旦教育者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會不需要任何論證,就按照你的教導去做。從父母、老師心里發(fā)出來的超越的愛和期待的愛,是不是一定能傳遞到幼兒心靈的深處,取得他們的信任,成為傳遞愛最穩(wěn)固的基石呢?
俗話說:話千言,道萬言,不如做個好樣子。父母、老師的言行對孩子人格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兒童教育家孫敬修先生曾說: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孩子的頭腦是計算機。他形象地告誡家長、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個性品質,自己必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為孩子樹立榜樣。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發(fā)揮自己獨特的教育作用。
孩子需要的從來不是枯燥的說教。我清楚地記得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年輕的媽媽給自己的母親洗腳,并告訴老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這一切被她的孩子看見了,正當她準備叫孩子洗腳時,卻看見孩子端著洗腳水向她走來,邊走邊說:“媽媽,您洗腳。”這就是以身作則,身教大于言傳最好的說明。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弊鳛楹⒆幼钚湃?、喜愛的父母和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時刻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做一個與人為善、古道熱腸的人,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的氛圍,感染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學會在享受愛的同時,也懂得自己如何付出愛,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愛,以及學會關心、幫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使其成為充滿愛心、德才兼?zhèn)涞娜恕?/p>
這樣的一部動畫電影,父母帶著孩子,老師帶著幼兒一同賞析,收獲的不僅僅是感動,看到的更多是一種愛的超越、愛的期待和愛的傳遞。紅果子的甜蜜芬芳傳達的不僅僅是一種滋味,更多的是一種本性、信仰和追求。
幼兒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程,需要家庭、幼兒園和老師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而愉悅的成長環(huán)境。讓我們共同扮演懂得愛的啟蒙者和引導者,讓每個孩子都能像影片中的哈特那樣成為世上最幸福的孩子,成長為溫柔與堅毅并具的“霸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