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珍+韓建平
行賄是一種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腐蝕性強、社會危害性大。因此,應對被收買方和收買方,同等地或?qū)笳咛幰员惹罢吒鼑绤柕男塘P。
—國家反貪污賄賂總局局長徐進輝
在反腐敗問題上,有一個觀點在官方、學界乃至民間正逐漸達成共識:如果行賄成為被默許、不被嚴懲的行為,社會中的所有成員都可能卷入賄賂,腐敗就必然在社會中廣泛蔓延,導致以前不需要、不能夠、不應該通過金錢獲取的東西,漸漸變成可以用金錢來“購買”,甚至變成必須用金錢來“購買”。
毫無疑問,中國共產(chǎn)黨決不允許腐敗現(xiàn)象蔓延下去。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強調(diào)指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于人心向背。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打擊。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xiàn)象,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反對腐敗?!?近兩年對各級腐敗官員、各種腐敗現(xiàn)象毫不留情的鐵腕整治,已向世人證明了這一點。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反腐敗已經(jīng)進入一個新階段,并正在形成一種新常態(tài)。不敢貪腐與不敢行賄,都是新階段反腐敗工作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更是“全民守法”的最終目標所在。透過近一階段的時事動向、政策走勢以及專家學者的各方觀點,就遏制行賄現(xiàn)象的基本路徑,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大致的輪廓。
從嚴煞風整紀:
迫使官員不敢伸手
黨的十八大之后,特別是中央政治局帶頭落實八項規(guī)定以來,官場風氣出現(xiàn)許多令人欣喜的新氣象,一個有目共睹的變化是年節(jié)送禮收禮的歪風大為收斂。
有學者指出,近些年許多行賄行為都是以年節(jié)送禮的面目堂而皇之地出現(xiàn)的。從紀檢監(jiān)察和檢察機關查辦賄賂案件的情況看,一個最具共性的現(xiàn)象是,絕大多數(shù)受賄人都在強調(diào)所收錢財是逢年過節(jié)的“人情往來”。可見,年節(jié)送禮已成為行賄人的一個最常見借口。
近兩年,在嚴格落實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政令要求下,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狠剎公款送禮的舉措密集出臺,而且“逢節(jié)必令”、有報必查。8月10日,中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開通公款送月餅等“四風”問題舉報窗,同時宣布,將每周通報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案件。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務實態(tài)度,讓那些心存送禮之念的人望而卻步,也讓某些曾經(jīng)以收禮為家常便飯的官員不敢再伸手。
8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應邀出席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常委會七次會議,并在會上做了反腐敗形勢工作報告。在談到如何通過反腐敗使黨員干部不敢、不能、不想貪腐的問題時,他說:“反腐中的‘不敢是治標,‘不能、不想是治本,我們要結合起來,標本兼治。八項規(guī)定的成功與否,已經(jīng)變成一場輸不起的戰(zhàn)斗。我現(xiàn)在可以負責任地說,‘不敢這條已經(jīng)初見成效。這次我到政協(xié)來,就是想給大家出個題目,讓大家?guī)臀乙黄鹧芯恳幌略趺醋龅健荒??從‘不敢階段向‘不能階段邁進?!?/p>
扎緊制度籠子:
打壓行賄受賄空間
據(jù)公開資料顯示:1978年至2011年,在受到刑事處罰的82名省部級官員中,有76人的主要罪名是受賄罪,比例高達92.7%。深圳大學政治學教授張濤經(jīng)過梳理、統(tǒng)計,將受賄高官為行賄人謀取利益的內(nèi)容歸結為43項。其中,涉及政治領域的有職務晉升、工作調(diào)動等。而從數(shù)量上看,涉及經(jīng)濟領域的權錢交易更為嚴重。
“從歷史上看,不管在哪一個國家,腐敗猖獗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權力不受約束,形成了某種尋租的環(huán)境。眾多事實表明,貪腐橫行,只能用現(xiàn)行體制為尋租活動提供了機會來解釋?!?月11日,著名經(jīng)濟學家吳敬璉在接受《財經(jīng)》雜志采訪時表示:“只要權力能夠‘駕馭市場和干預市場,存在廣大的尋租環(huán)境,就一定會有腐敗猖獗的后果。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遏制腐敗的治本之策,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使權力不能任意插手資源配置;同時加強對于權力的監(jiān)督和制約,把權力關進籠子里。說到底,只有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民主化的全面改革,鏟除產(chǎn)生腐敗的制度基礎,才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p>
“應當削減、下放、轉移部分行政審批權,減少權力的集中度。權力集中越少,尋租空間越小?!眹倚姓W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認為,政府需要通過規(guī)范行政審批權和公共政策制定權,來實現(xiàn)對社會的科學管理和對公眾利益的保護。
填補“制度漏洞”、“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從2014年中央深化改革的重點、力度以及趨勢上看,隨著強化簡政放權、設置“權力清單”、力推政務公開等改革不斷深化,權力尋租的空間必將日漸萎縮。
完善“科學立法”:
懲治行賄不留死角
實踐證明,在打擊犯罪行為的諸多舉措中,法律才是最根本的制度、最有效的舉措。抑制行賄心理,法治化路徑同樣不可或缺。
依法反腐,需要更為完善、科學的法律支撐。近年來,針對“預防與懲治行賄犯罪”,法學界人士提出了諸多建議。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公訴二處副處長、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導師李辰, 在其2013年4月出版的《行賄犯罪研究》一書中提出,應對刑法中關于行賄罪的“不當利益”進行明確界定,擴大“財物”的界定范圍。
李辰在書中介紹,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賄賂行為已經(jīng)呈現(xiàn)多樣化、隱蔽化、靈活化等趨勢,擴大行賄定罪范圍已是大勢所趨,比如非財物性賄賂問題。《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中涉及的行賄范圍已明確規(guī)定為“不正當好處”,而不局限于“財物”。
“應該加大對行賄者的行政處罰和經(jīng)濟處罰,可以采取兩至三倍的經(jīng)濟處罰來遏制行賄人的行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和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認為,現(xiàn)行刑法中對于行賄這種貪利型犯罪,沒有規(guī)定罰金刑是不完善的。增設罰金刑,能夠彌補行賄罪刑罰較輕、又難以進行財產(chǎn)追究的現(xiàn)狀。
任建明還提出:“我國法律中按照行賄數(shù)額來量刑是不合理的,而應以賄賂行為帶來的實際損害來衡量?!彼e例說,在湖南鳳凰橋坍塌案件中,不管行賄人行賄的金額有多少,但該行為帶來的后果是橋毀人亡,行賄人也應該對此事件負責。此外,任建明建議,執(zhí)法機關應將賄賂雙方放在同一水平線上予以重視,并且修改相關法律,將兩者在量刑上也取得統(tǒng)一,即賄賂雙方應該處以同刑。
也有法學專家認為,很多情況下,行賄者的犯罪動機是想獲得比其他人更加有力的競爭機會。針對行賄人的這一心理,可以考慮增設“排除資格刑”。比如,完善行賄犯罪查詢系統(tǒng),深化實施“行賄黑名單制度”——將行賄企業(yè)、個人列入誠信黑名單,公之于眾,并在一些公共項目中排除其參與資格。
可以斷言,在“科學立法”的時代要求下,法律的籠子必將越來越嚴密。
調(diào)整反腐策略:
重懲行賄“零度容忍”
有評論認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味著反腐敗將進入法治化的新階段。就賄賂犯罪而言,在司法實踐中不僅要嚴懲受賄者,也要重懲行賄者。因為從因果關系看,行賄與受賄是一根藤上結出的兩個毒果,都具有很強的社會危害性。在這組對偶犯罪中,打擊受賄而寬宥行賄,無異于“堵前門、開后門”,無形中助長了行賄犯罪的滋生蔓延,使反腐效果大打折扣。
其實,在黨的十八大之后,加大懲治行賄犯罪力度的信號已經(jīng)頻頻釋放。
2013年4月,時任國家反貪污賄賂總局副局長的徐進輝在《檢察日報》刊文,主張嚴懲行賄者。文章指出:“行賄是一種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腐蝕性強、社會危害性大。因此,應對被收買方和收買方,同等地或?qū)笳咛幰员惹罢吒鼑绤柕男塘P?!?/p>
今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連續(xù)兩次召開會議強調(diào):要加大懲治行賄犯罪力度,扭轉此前長期存在的“重受賄、輕行賄”局面。
今年5月16日,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反貪污賄賂總局局長徐進輝表示:反貪部門將加大懲治行賄犯罪力度,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
今年7月初,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大檢察官研討班上再次強調(diào),2014年下半年,檢察機關要繼續(xù)加大懲治行賄犯罪工作力度。
隨著國家層面反腐敗戰(zhàn)略的調(diào)整,各地打擊行賄犯罪的“新態(tài)勢”正在形成。
今年7月底,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通報顯示: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立案偵查行賄犯罪4397人,與去年同比上升37.6%。
今年第一季度,廣州市檢察機關立案查辦的行賄罪和單位行賄罪案件首次超過受賄案件總數(shù)。今年8月,廣東省委向中央第八巡視組反饋整改情況的通報中,公布了對茂名市涉嫌行賄買官的159人的組織處理結果:降職8人,免職63人,調(diào)整崗位71人,提前退休1人,誡勉談話16人。諸多案情細節(jié)同時得以披露。
今年8月11日,中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通報稱,新疆阿克蘇地委委員蒙志鵬被開除黨籍。與以往通報的案件不同,蒙志鵬的“嚴重違紀問題”是“向有關人員行賄”。
目前,全國各地檢察機關也迅速行動,啟動“重點查辦行賄犯罪專項活動”。陜西省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局長賀佑榮直言:重點查辦行賄犯罪,是檢察機關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采取的措施,是反貪部門當前一項重要工作。
5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發(fā)的一篇題為《行賄“零容忍”,制度更過硬》的評論認為:“受賄落馬,行賄漏網(wǎng),只會造成負向激勵,侵蝕反腐制度的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diào),‘不能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各項制度制定了,就應立說立行、嚴格執(zhí)行,不能說在嘴上,掛在墻上,寫在紙上,把制度當擺設。反腐敗斗爭要不斷走向深入,需要發(fā)揮現(xiàn)有制度的威力。加大懲治行賄犯罪力度,無疑是重要一環(huán)?!?/p>
涵養(yǎng)政治生態(tài):
讓行賄者變成“過街老鼠”
意大利著名犯罪學家里克·菲利認為:“犯罪的自然根源不僅存在于個人有機體中,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于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中?!?/p>
基于行賄心理滋生的社會土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和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教授呼吁:“要破除行賄無罪或者罪輕的錯誤觀念,加大行賄犯罪及其危害的宣傳,讓公眾尤其是執(zhí)法人員正確認識行賄罪的社會危害性,營造打擊行賄犯罪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p>
“當前,國家應在逐步加大對行賄行為懲治力度的同時,通過對行賄案件的嚴肅查處和曝光,對國民進行警示教育,讓行賄者和貪官一樣,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苯衲?月,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群通過《中國青年報》刊文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一個弊絕風清的社會,當由清廉的政府、清正的干部和“以廉為榮、以腐為恥”的社會氛圍共同構建。
“在生活中經(jīng)??梢钥吹剑簧偃伺険羝鹫賳T的腐敗來振振有詞、義憤填膺,一旦碰到對自己有利的事,就鉆山打洞,不擇手段。在他們眼里,腐敗就像臭豆腐,在別人嘴里固然臭不可聞,一旦塞進自己口里,頓覺香氣撲鼻?!?陸群介紹,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設立的反腐機構——廉政公署,就設有專門的“社區(qū)關系處”,負責市民的廉潔教育。他建議,國家應當深入推進社會領域預防和懲治腐敗工作。
有學者指出,深入推進社會領域預防和懲治腐敗,要在全社會形成一個預防行賄的網(wǎng)絡,廣泛進行廉政教育。比如通過法制教育,弘揚社會正氣,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梢杂嗅槍π缘亻_展法制宣傳活動,以與時俱進的方式方法宣傳國家反腐敗的方針、政策、決心以及相關動態(tài),積極營造反對行賄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
同時,眾多研究者認為:應當進一步完善行賄犯罪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這種監(jiān)督機制既有官方的,也有來自社會公眾的,如加強媒體的監(jiān)督、鼓勵公眾舉報行賄犯罪行為等。媒體對賄賂犯罪及時揭露,可以敦促司法機關依法懲治行賄犯罪;鼓勵公眾通過各種途徑舉報行賄,將行賄現(xiàn)象推向“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兩者都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