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迪
美國作家杰克·倫敦
杰克·倫敦是美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早年是水手出身,文學作品中處處折射著水手百折不撓的光輝;他還是一個戰(zhàn)地記者,在他眼中,生命總是持續(xù)著紅色的熱情和溫度。杰克·倫敦對文學的熱愛不遜于他對生命的熱愛,他的文章充滿了陽剛和力量,帶給人無窮的勇氣與毅力,他文章的熱火穿透了文化差異的隔閡,在亞洲國家中熊熊燃燒。
《熱愛生命》作為一篇對生命極盡歌頌與激勵的經(jīng)典名著,節(jié)選的部分被編入了中國教科書。我們在《熱愛生命》中看到,人在生命與金錢之間的抉擇是艱難但又毅然決然的,當環(huán)境將人逼入絕境時,生命最本能的掙扎就是求生。主人公“他”丟掉了輜重、丟掉金沙、最后甚至丟掉人的基本生存尊嚴,像蟲子一樣蠕動在饑餓與危機之間,卻從不自暴自棄。
杰克·倫敦對這種絕地求生的生存狀態(tài)有著很深的迷戀,這和他少年時的經(jīng)歷是有關的。破產(chǎn)農(nóng)民的出身讓貧窮如影隨形地跟著杰克·倫敦,謀生成為他每天早上醒來要考慮的第一件事;少年的杰克·倫敦被生活逼退到最低層的角落,也培養(yǎng)了他喜歡挑戰(zhàn)、不懼艱險的性格?,F(xiàn)實就像是蒼茫的秋天,除了灰白連天的野草就是干結的大地,文學對于杰克·倫敦就是唯一的一片綠,盡管生活以傾塌之力壓過來,杰克倫敦卻從沒有放棄對文學執(zhí)著的熱愛,那股熱情恰似“他”在絕境中對生命的渴求。
艱苦的打工生涯讓杰克·倫敦的心始終游走在底層民眾之間,他做過苦力,也見識過失去工作無奈自殺的人們,這些人的生活就像屋腳下的蟲蟻,日復一日生活在黑暗中。空想社會主義雖然破滅了,但是他們的憧憬卻在杰克倫敦的心里點燃了希望,他甚至讀了馬克思的《共產(chǎn)黨宣言》,研究共產(chǎn)主義。在杰克·倫敦的心底,除了對這個世界的失望,還有他躍動著火焰般的不肯屈服不肯認命的堅持。在英美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中,對現(xiàn)實社會深惡痛絕的大多是從底層艱難求生的這類作家們,他們見多了底層人民的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看多了這世間的生離死別、不公不正,因此,揭露資本主義罪惡的筆鋒也極盡凌厲,鋒芒畢現(xiàn)。
無論是寫人還是寫動物,筆者總能感覺杰克·倫敦的筆下緩緩流動的不是墨汁,而是熾熱鮮紅的血,在紙張上翻騰,渲染出生命最瑰麗的圖案?!栋籽馈肥墙芸恕惗貙切园V迷的典范,杰克·倫敦強烈的個人主義讓他筆下的動物也如戰(zhàn)神一般,用生命去創(chuàng)造奇跡。有人會把姜戎的《狼圖騰》和《白牙》放在一起對比,可是筆者認為,《狼圖騰》仍舊是站在人的角度旁觀這個世界,狼性的堅韌與殘暴仍舊是相對而言的;《白牙》創(chuàng)造的是一種超對比的力量,無論身邊有無同類或異類的參照物,我們都能感受到它身上奔流的血液和潛伏的瘋狂。
英文小說《白牙》封面
杰克·倫敦年僅40歲便去世了,無論是他坎坷謀生的少年時代,還是他富有闊綽的壯年時代,杰克·倫敦都不曾遠離海洋。有些人天生是安逸的,有些人天生是勞碌的,還有一些人天生是不安份的,杰克·倫敦就是這種人。少年水手的他為了生存出賣著體力與尊嚴,用汗水和文學洗滌自己黝黑的胸膛;壯年的他已經(jīng)無需為生活而奔走,可是杰克·倫敦還是自己造了一艘大船,無所畏懼地計劃著環(huán)球航行。磨難除了帶給人苦惱,還有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做過水手、淘金、苦力等工作的杰克·倫敦對很多行業(yè)都十分熟悉,這些為他的文學寫作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也讓人們讀了他的作品便熱血沸騰。
杰克·倫敦的生命止步于40歲,他的作品卻如煙花般絢爛了20世紀美國文學史的天空。40年的時間雖短,卻也嘗盡了酸甜苦辣,看遍了世情百態(tài),所以杰克·倫敦的生活一如他的文學,有著足夠的激情,豐富的閱歷,帶給人們勇敢的力量和勇氣,即便很快化為灰燼,可人們卻早已記住了他絢爛時的樣子。杰克倫敦終其一生都在探索生命的意義,他不斷地給自己定義,又一遍遍地否定自己,他的文學作品也在一次次反思與掙扎中破繭。
美國的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海明威、杰克·倫敦等人都做過水手,他們的文字也都充滿了驚險、勇敢和堅持。水手是經(jīng)歷過風浪考驗的人,在海上生活的人們除了每天面對的各種未知的考驗,就只剩下眼前那片浩瀚的大海,所以水手有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氣概、敏銳的觀察力和靈活的反應。杰克·倫敦更是徘徊于現(xiàn)實海洋和他心中虛擬的文學海洋之間,在他的世界里,兩個海洋是可以相等的,他的乘風破浪就是在挑戰(zhàn)生活,他的奮筆疾書則是在點燃圣火。
代表著社會主義思想的杰克·倫敦不可避免的卷入了階級斗爭中,但是他的矛頭并未準確地全力以赴的對準資產(chǎn)階級,而是偏轉(zhuǎn)了方向。20世紀初的美國產(chǎn)生了一批偏激的作家,代表人物之一就是杰克·倫敦。他在舊金山報紙上發(fā)表的《黃禍》一文,表達了對黃種人的蔑視,在他編寫的小說如《中國佬》、《空前絕后的入侵》、《白與黃》……中,杰克·倫敦污蔑黃種人為劣等民族,因此,對待杰克·倫敦這類作家須要批判性的看待,摒棄因種族歧視和偏見帶來的錯誤思想,接受他勇于拼搏、不畏挑戰(zhàn)的勇士精神?!稛釔凵肥墙芸恕惗氐拇碜鳎脒x中國教科書的事實足以證明,文化和生命的魅力可以跨域地域、種族、情感的界限。中國文化以包容的姿態(tài)接受了杰克·倫敦的個人主義和勇士精神,讓他的文字激勵著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