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結束后,李靜接受了《化妝品觀察》&品觀網(wǎng)的專訪。作為本屆中國化妝品大會自媒體報道團成員,吳蚊米“客串”記者提問。以下為摘錄。
Q:靜姐你是一個跨界的人物,本屆中國化妝品大會下面在座的很多聽眾都是在線下深耕多年,且對傳統(tǒng)的KA、CS渠道非常在行的一群人,您覺得靜佳進駐線下的優(yōu)勢是什么?
A:我們現(xiàn)在進駐線下優(yōu)勢不是很大。靜佳品牌最早源于樂蜂網(wǎng)的自有品牌,當初我們沒有說一定要把它做成一個品牌,剛開始時只是想如何把它做成一個能賺錢、高毛利的產(chǎn)品。同時,由于我們是傳媒出身,有小P老師、Kevin老師等明星達人資源。另外,由于國內(nèi)化妝品市場與國際美妝流行趨勢有一定的時間差,當時我就想,為什么不把這些達人資源融入到產(chǎn)品本身呢,所以當時我們就做了七八個品牌,包括小P、Kevin、梅林等達人品牌。
我們這兩年的戰(zhàn)略其實是想把靜佳美妝集團打造成線上最大的化妝品集團。就像你剛才講到的,在座的參會者更了解線下渠道,對此我們是完全不了解的。但是對于線上,因為有樂蜂網(wǎng),加上我們公司比較年輕,然后又是媒體,可能我們對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非常了解和擅長。我們覺得應該在我們擅長的領域去發(fā)揮,所以我們之前的品牌基本上都是在線上銷售和營銷,沒有在線下進行銷售。
不過在今年,我們將伊能靜的膜法伊人高端面膜品牌與傳美在安徽地區(qū)展開合作,進行線下渠道的涉足,因為我們覺得伊能靜不僅在一二線城市,同時在三四線城市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因為她是美容教主。但是像小P、Kevin等達人品牌則更多的是針對一線城市?,F(xiàn)在小P的品牌在樂蜂網(wǎng)的移動端的銷售占比為70%,PC端則是30%,所以小P的客戶是完全喜歡新的東西的。
我在做《美麗俏佳人》時接觸到很多客戶,有很多困惑,比如從四線到三線,三線到二線時會比較順利,但是到了一線的商場就進不去了,對此我特別不理解。為此,我還特地問了一些我商場的朋友,“為什么很多品牌一年已經(jīng)有十幾億的銷售額卻依然進不了北京頂級的商場?”他們說因為品牌的格調(diào)還不夠。但是這些商場的朋友卻主動邀請我們的品牌進入,我問為什么,他說:“你們的品牌能夠帶動一線的人,你們的品牌調(diào)性很高?!彼?,我覺得,我們的國產(chǎn)品牌可能需要考慮在銷售和品牌調(diào)性上從一開始就有一個高的起點,那我們可能就不會出現(xiàn)目前這樣的境況。
如果我們進駐線下的話,可能會選擇從最“高端”的商場去做。我說的“高端”不是指價高,而是指年輕人的聚集地。比如說,現(xiàn)在我接受到很多像萬達這樣的商場的邀請,他們甚至以不收租金的方式邀請我們做品牌展示。因為他們覺得我們的品牌會有明星、有粉絲,而且又很酷,又有媒體的資源支持,所以希望把我們的品牌請去商場吸引更多的粉絲到來。
如果我們進線下,肯定不會像傳統(tǒng)那樣去進,我們會更加注重體驗。也許我們會把《美麗俏佳人》做成線下的體驗店,讓我的消費者可以在里面學化妝,然后去體驗我的產(chǎn)品。甚至我可能會打造一家美妝咖啡廳,讓消費者在里面喝著咖啡去學習美妝。
我不太想做更多傳統(tǒng)的東西,我們的化妝品是達人品牌,以前沒人做過,那如果我們做線下,我希望做一個沒有見過的東西,要更好玩、更有意思,可能甚至就是《美麗俏佳人》的演播室。未來線上還會是我們最大的銷售渠道,線下可能更多的是給消費者一種體驗。我們永遠會讓我們的女性顧客覺得不只是在購買我們的東西,而是在跟我們一起做一群很有趣很時尚的人。
Q:今天聽您的演講,您提到,現(xiàn)在您已經(jīng)有一個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傳媒、電商平臺以及自有品牌,其中,最關鍵的結果就是達人經(jīng)濟。不過在目前您的達人團里,除了靜姐您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達人可能名氣都不是很大,還不能和一線明星相提并論,所以問題是,他們的號召力到底有多大?
A:是這樣的,我們做達人品牌之所以會選擇像小P、Kevin這樣的達人,是因為他們在這些領域非常專注和專業(yè),我們并沒有用所謂的知名度去衡量。
比如說,我們也可能會找一線的明星去為她開發(fā)品牌,但是我仍然覺得當你去購買一個品牌,如果是一線明星開發(fā)品牌你一定會去看這條新聞,但是讓你付錢購買的時候,你一定會想一想是這些一線明星更專業(yè)還是小P這樣的美妝達人更專業(yè)。
而且,當我們給小P老師做品牌的時候,我們會提供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比如說,我們會為一個達人品牌推出多款BB霜,每款到底怎么用,我們都是基于場景化的。比如說我們晚上要蹦迪,可能需要不脫妝BB霜;白天希望的BB霜要更透氣;冬天需要更滋潤的BB霜……這些都會有明確的解決方案。
但是我們跟名人合作時就不會這樣了,為名人做品牌其實就只是一個代言而已。所以,我們做達人品牌追求的是專業(yè)和解決方案,而且我相信,不管是達人品牌還是明星代言,本質需要一個好的產(chǎn)品。對于我來講,我沒有迷失,我沒有覺得自己多么與眾不同,我只是覺得我可能更幸運:擁有特別的資源,擁有了粉絲。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把產(chǎn)品力做好,那就是我們的失職。
Q:最后回到電商部分,我想問個很感性的問題,就是唯品會和樂蜂網(wǎng)合并之后,您有后悔過嗎?
A:我沒有后悔,我覺得這是我最正確的選擇,而且當我把這個決定告訴我身邊的人的時候,他們都說,李靜你做出了一個最正確的選擇。因為在這一輪的洗牌過程中,一定要看清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
我覺得樂蜂網(wǎng)最優(yōu)勢的地方在于,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時間段并存活了下來,而且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性。然后樂蜂的自有品牌、毛利率結構、個性等都非常的完整。但是回歸到我自己來講,電商并不是我最擅長且享受的事情。
我是一個傳媒人,我喜歡做品牌。我選擇唯品會是把樂蜂交給了一個比我更擅長的人的手里。我一直覺得,我拉著傳媒、品牌和電商平臺三駕馬車,對我來說是很大的困擾。我一直覺得我是一個夢想家,但是對于電商來說,經(jīng)常性枯燥地開會、經(jīng)營指標等都不是我喜歡的,對于公司來講,我覺得應該把她交給更擅長的人手里,讓她能夠更健康地生存下去、發(fā)展下去。換句話說,我的自有品牌在樂蜂網(wǎng)和唯品會兩個線上能夠獲得更快速的發(fā)展,這樣,我就能把最不擅長的事交給最擅長的人手中,同時,專注于傳媒和自有品牌。
回過頭來看,過去五年很多化妝品電商都死掉了,而樂蜂網(wǎng)卻活下來了,其實不是因為我們夠優(yōu)秀,而是因為我們資源太好了,我們夠幸運。但是幸運會一直伴隨著你嗎?顯然不是,而是要靠更多更合適的人去經(jīng)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