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華
基于五個樓盤的測繪數(shù)據(jù)顯示,越秀地產以81.4%的平均實用率在四家開發(fā)商中居首,而平均實用率不到80%的中惠熙元則在排名中墊底。
使用率、實用率、得房率、綠化率,購房者在看樓過程中,想必經常被售樓人員連珠炮般地“率”過。哪家開發(fā)商旗下樓盤實用率更高,成了購房者繼“樓盤面積誤差率”之后想搞清楚的第二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問題。
今年7月以來,本刊選定剛需樓盤較為集中的廣州南沙區(qū),對四家影響較大的開發(fā)商——萬科地產、越秀地產、時代地產、中惠熙元旗下五個樓盤的16個單位,進行樓盤實用率測評。
基于五個樓盤的測繪數(shù)據(jù)顯示,越秀地產以81.4%的平均實用率在四家開發(fā)商中居首,而平均實用率不到80%的中惠熙元則在排名中墊底。
越秀地產實用率略高
相較于房屋面積誤差率的錙銖必較,樓盤實用與否的“代言人”有三個——實用率、使用率和得房率??墒悄膫€更能體現(xiàn)一套房子是否實惠?一種看法認為,相比于實用率,使用率扣掉了套內的墻體面積,是完全不含水分的純使用面積。而另一種看法則覺得,用使用率來體現(xiàn)房子并不科學。
“如果要用實用率和使用率來做一個參考標準,從業(yè)主的角度來說,實用率更加靠譜,使用率的意義并不大?!睆V州市設計院副總建筑師張南寧對本刊記者表示。而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也認為:“使用率的算法并不標準,實用率的算法才是規(guī)范的表達方式。”而在山鼎建筑師事務所總工程師吳嶸看來,“所謂的得房率只是一種房地產營銷話術?!?/p>
本次進行實用率測評的四家開發(fā)商旗下的五個樓盤——萬科府前一號、越秀濱海雋城、越秀濱?,B城、中惠壁瓏灣和時代南灣,均為南沙區(qū)的剛需小區(qū)。從測評結果看,同屬高層建筑的五個樓盤實際實用率相差并不太大。既便如此,中惠璧瓏灣和時代南灣以78.21%和79.8%的平均實用率未超80%;而越秀地產和萬科集團則超過80%,其中萬科府前一號平均實用率為80.9%,越秀濱海雋城和越秀濱?,B城平均實用率最高,達81.4%。
目前國家相關法律并沒有對實用率進行范圍限定。原因之一,是在實際居住中實用率并非越高越好。因為,實用率越高意味著公攤的面積越少;如此一來,公攤面積太少的話,會影響到整個樓盤采光、朝向、大堂、設備等公共面積,并不利于樓盤居住的舒適度,所以一定的公攤面積十分必要。
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告訴本刊記者:“一般來說,高層建筑實用率一般在85%,低的話實用率也在75%到80%,如果低于75%的就屬于縮水。多層建筑的實用率因為分攤很少,所以實用率有90%,豪宅的實用率話一般都比較低。”
如果照此標準,四家開發(fā)商旗下的五個樓盤實用率無一達到。
實用率宣傳水分大
不過,更大的問題在于開發(fā)商宣傳上的夸大。
本刊記者根據(jù)參與這次測繪的業(yè)主提供的合同約定的套內建筑面積和建筑面積,計算出房子的預測實用率,但即便是用預測實用率,與公開的樓盤宣傳并不符合。
以時代南灣為例,在網絡有網站宣傳其樓盤三期中小戶型實用率達80%以上,但是本刊依托第三方機構房屋測繪數(shù)據(jù)核算的平均實用率只有79%,并沒有各大門戶網站宣傳中的80%。與時代南灣類似,中惠璧瓏灣同樣宣傳其二期房源實用率超80%,但本次抽樣計算的平均實用率只有78.2%。
另外,由于使用率是套內使用面積與建筑面積的比值;所以一定小于實用率,即套內建筑面積與建筑面積的比值。比如,萬科府前一號F1棟某單位使用率為70.2%,實用率則為78.5%;相差8個百分點。再如中惠璧瓏灣8棟一單位的使用率僅為69%,而實用率則達78%;相差9%。
“需要大家擦亮眼睛的是,要防止部分開發(fā)商或營銷人員把數(shù)值較大的實用率當作使用率進行宣傳,導致被數(shù)字蒙蔽”,黃韜最后提醒購房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