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東亞文化與出版交流的實踐與思考

        2014-09-23 10:39:18田雁
        日本問題研究 2014年3期
        關(guān)鍵詞:文化交流

        田雁

        摘要:東亞出版人會議緊扣著東亞文化與出版兩大主題,從人的交流、書的交流到企劃出版的交流這3個層面,既務(wù)虛也務(wù)實。一方面通過相互間的文化與理念的交流,期望了解彼此鄰近卻隔膜的現(xiàn)代化的心路歷程;另一方面則通過共同出版”東亞人文書100”,進行跨越國界的文化事業(yè)的交流。不過,中、日、韓3國所推薦的書目依然代表著各自不同的文化訴求,因此,如何通過文化的交流來重構(gòu)東亞的價值和理念,還需要出版人的進一步努力。

        關(guān)鍵詞:出版人會議;讀書共同體;人文書100;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G239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458(2014)03-0059-09

        2005年開啟的東亞出版人會議,至今已經(jīng)舉辦了15屆。會議在回首東亞各國及地區(qū)人文書籍出版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同時,試圖通過出版人之間的人文書籍交流的方式,超越過度競爭背景下的東亞出版危機,并且提出了創(chuàng)造跨越國界的東亞共同文化事業(yè)的交流藍圖。毫無疑問,這應(yīng)該是東亞出版史上也是東亞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實踐。

        一、跨越邊界的文化交流

        就文化的同源性而言,可以說同處東亞的中、日、韓三國在歷史上曾經(jīng)有著非常的淵源。首先是文字的同源,都曾屬于漢字文化圈。在韓國,自公元3世紀(jì)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半島后的1000多年間,漢字一直是朝鮮半島唯一的書寫文字。而在日本,漢字是經(jīng)由朝鮮半島傳入的,直到片假名出現(xiàn)之前,漢字同樣也是日本唯一的文字。其次是儒教文化的同源。在韓國,從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公元372年)設(shè)立太學(xué),以儒學(xué)教授子弟培養(yǎng)人才起始,儒教就開始經(jīng)由教育層面,向國家制度和社會價值層面進行滲透。直到朝鮮王朝建國之初更明確了儒教入國的政策,自此支配韓國社會長達五六百年之久。而在日本,自儒教傳入后,一直到江戶時代的后半期,還在“以寺子屋的教育作為基礎(chǔ),在各地設(shè)立以漢學(xué)(儒學(xué))為中心的各種私塾,學(xué)問通過藩校得以普及”[1]109。

        然而,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隨著清朝的國力衰落,日、韓兩國對漢字及漢文化的崇拜心理開始發(fā)生變化,日本由此打出了“脫亞入歐”的旗號。1895年的甲午戰(zhàn)爭,曾經(jīng)的天朝帝國又敗給了日本,淪落為與朝鮮李氏王朝同病相憐的難兄難弟。所有這一切,加速了日、韓兩國對漢字及漢文化的疏離。隨后爆發(fā)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更使得中、日、韓三國之間產(chǎn)生了嚴重的傷痕,并一度出現(xiàn)了三國間文化交流的斷裂。

        這種傷痕與斷裂是如此之深,即便彼此之間恢復(fù)建交已經(jīng)多年,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的往來也日趨密切,然而,這一切似乎沒有能夠彌合彼此之間的猜疑與不信任。尤其在進入21世紀(jì)之后,中、日、韓三國之間領(lǐng)土糾紛、歷史教科書、戰(zhàn)爭賠償?shù)葐栴}迭出,三國的關(guān)系正逐漸變得情緒化和感情化。

        在此背景下,“為了給閉塞的(東亞)現(xiàn)狀送去新風(fēng),促進東亞間知識文化的交流,同時也為了文化領(lǐng)導(dǎo)力的育成”[2]14,日本的3位老出版人,MISUZU書房前社長加藤敬事、平凡社前董事龍澤武以及巖波書店前社長大冢信一產(chǎn)生了聯(lián)合中、韓人文出版同行構(gòu)建東亞出版人會議的構(gòu)想。在這3人之中,加藤敬事因長期主持編輯《現(xiàn)代史資料》(全58卷,歷時34年)這一“戰(zhàn)后日本紀(jì)念碑式的出版物”而著稱出版界;龍澤武的平凡社則匯編有《東洋文庫》,自1963年創(chuàng)刊至2010年,收集、翻譯并出版中、日、韓三國有關(guān)文學(xué)、歷史、思想、宗教、藝術(shù)等古典名著800余種;至于大冢信一所在的巖波書店,更是日本人文出版的重鎮(zhèn),其出版的《日本古典文學(xué)大系》(新、舊各100卷)、《日本近代思想體系》(23卷)以及《巖波文庫》、《巖波新書》等,都已成為日本人文出版的經(jīng)典。

        為實現(xiàn)這一構(gòu)想,2004年,加藤敬事、龍澤武先后走訪了北京與首爾,與中國及韓國的人文出版界進行了溝通。在中國,他們與三聯(lián)書店的總編董秀玉進行了交談;在韓國,則拜訪了hangilsa出版社金彥鎬總裁。在這過程中,加藤敬事真切地產(chǎn)生了“彼此之間空間的距離是那么的近,心理的距離卻是那么的遠”的實感,同時也堅定了“在面對面地率直地問題議論中,加深彼此之間的認識,構(gòu)建起東亞的出版交流網(wǎng)絡(luò)”[2]15的決心。所幸的是,加藤敬事的意愿得到了中韓出版人的共同響應(yīng)。回首往事,中國的董秀玉也有過這樣的言語,“在西方出版強勢的長期籠罩下,東亞出版人也感受到了復(fù)興東方文化的重要,需要進行區(qū)域性的結(jié)合,跨越邊界,以實際有效的方式促進東亞思想與文化的交流。為此,有來自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香港、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出版人,倡議組織了東亞出版人會議,以重構(gòu)東亞圖書共同體為宗旨,促成東亞世界在互相理解和尊重基礎(chǔ)上的出版合作與思想文化的對話”[3]。而韓國的金彥鎬也有同樣的緊迫感,“全球化是21世紀(jì)不可避免的現(xiàn)實,因此,書的交流以及(東亞)出版人間的合作方式,已經(jīng)成為擺放在我們面前的十分迫切的課題——在出版文化的相互交流與理解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出能夠超越經(jīng)濟利益的文化理解。這正是我們出版人必須認真尋求的超越政治與經(jīng)濟摩擦的文化之路”[2]22。

        毫無疑問,這些出版人都已經(jīng)意識到了中日韓三國間國家關(guān)系的脆弱性,意識到國民在情感上的猜疑與不信任已經(jīng)妨礙到了國家在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的合作。因此,他們意圖通過區(qū)域性的“出版合作與思想文化的對話”,來尋找出一條“超越政治與經(jīng)濟摩擦的文化之路”。于是,就有了2005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首屆東亞出版人會議。

        二、會議主題背后的焦慮

        作為一個非盈利性質(zhì)的民間組織,東亞出版人會議以促進東亞地區(qū)的出版與文化交流為目的。從2005年至今,總共舉行過15次會議(參見表1)。從歷屆東亞出版人會議的主題來看,會議緊扣著東亞文化與出版兩大主題,從人的交流、書的交流到企畫出版的交流這3個層面,既務(wù)虛也務(wù)實。一方面通過相互間的文化與理念的交流,意在“了解東亞各國思想文化的淵源與流變,洞悉彼此鄰近卻相互隔膜的現(xiàn)代化心路歷程”;另一方面則透過對東亞各國出版信息的分享,意圖在“跨越國界的東亞共同文化事業(yè)”中確定東亞出版的角色與未來。為此,會議的創(chuàng)辦者們最終將東亞出版人會議定義為“東亞讀書共同體”。

        表1歷屆東亞出版人會議簡介

        屆別 日期 地點 主題 討論內(nèi)容

        1 2005-09 日本東京 東亞各國的出版現(xiàn)狀 編輯的作用與地位、編輯與作者的關(guān)系

        2 2006-03 中國杭州 出版在產(chǎn)業(yè)文化中的地位 構(gòu)筑超越國界的出版情報網(wǎng)絡(luò)、東亞能否實現(xiàn)共同出版、能否設(shè)立比歐洲更為寬松的著作權(quán)基準(zhǔn)

        3 2006-10 韓國首爾 東亞出版今后該如何發(fā)展 歷史上的東亞文化共識、“東亞出版計劃”

        4 2007-03 中國香港 東亞出版以及國際化 如何理解東亞出版國際化、如何推動?xùn)|亞出版國際化

        5 2007-11 中國臺灣新竹 尋找東亞出版的將來 各國出版的歷史與現(xiàn)狀、對以東亞為主題的探討

        6 2008-03 日本京都 “東亞出版人會議”的新體制與使命 重新理解東亞歷史與文化

        屆別 日期 地點 主題 討論內(nèi)容

        7 2008-11 韓國首爾 人文精神與東亞出版的事例研究 出版業(yè)共同面臨的問題、具體出版?zhèn)€案的陳述及評論

        8 2009-04 中國麗江 “東亞人文書100”叢書 “東亞100部名著”的選定及出版計劃

        9 2009-10 韓國全州 東亞讀書共同體的構(gòu)建 “東亞100部名著”入選名單

        10 2010-05 中國澳門 編輯與作者及出版企畫 新時期編輯與作者的關(guān)系探討,“東亞100部名著”的前景

        11 2010-11 中國臺灣花蓮 東亞的讀書運動及其實踐 “東亞讀書大學(xué)”實施方案的構(gòu)想,“東亞100部名著”的出版進展

        12 2011-12 日本東京 21世紀(jì)的大學(xué)與書籍和出版 書籍在大學(xué)的角色、大學(xué)出版的可能性、大學(xué)與書籍的公共性—大學(xué)能夠成為讀書文化的中心嗎?電子書籍與讀書的未來

        13 2012-05 日本東京 如何描繪東亞文化地圖 東亞文化地圖的編輯——中心主題是什么?走向東亞文化地圖共有——如何描繪感情記憶

        14 2012-12 中國臺灣臺北 出版的未來與知識流通 文獻與圖書的數(shù)字化與公共化、書本的未來及其可能性

        15 2013-05 中國成都 數(shù)字時代的編輯角色 數(shù)字轉(zhuǎn)型期的“編輯角色”、“編輯工作”及其核心價值

        事實上,由于三國出版人彼此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對出版危機所持有的意識不同,結(jié)果對“東亞讀書共同體”就有了各自不同的解讀,最終就形成了文化交流與出版合作兩個不同側(cè)面的會議主題。其中,有人側(cè)重于文化的交流,也有人更偏愛出版的合作。側(cè)重于文化交流者以韓國國民大學(xué)教授韓敬九及中國三聯(lián)書店總經(jīng)理董秀玉為代表。如韓敬九就主張“在歐洲,即使國家不同,也共享精神資產(chǎn)。而東亞由于國民及國家的對立嚴重,因此知識分子也不了解對方的當(dāng)代主要著作。所以有必要經(jīng)常翻越屏障,彼此參觀,共享最起碼的知識資產(chǎn)”[4]。而董秀玉則認為,組織東亞出版人會議,重構(gòu)東亞圖書共同體的宗旨,就是為了“促成東亞世界在互相理解和尊重基礎(chǔ)上的出版合作與思想文化的對話?!?

        偏愛出版合作者則以日本平凡社的編輯局長龍澤武及韓國hangilsa出版社的金彥鎬總裁為代表。龍澤武希望通過東亞出版人會議,積極開展“東亞(彼此間)的具體的出版交流,共同的翻譯出版計劃,以及共同的新的出版企畫”[2]53。他認為“把出版的書推廣給更多的讀者以達到傳播文化的目的,是出版者當(dāng)仁不讓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蓖瑯樱饛╂€也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東亞出版人會議上,更加明確地提出設(shè)立東亞出版基金,成立東亞出版學(xué)校,策劃東亞叢書等3項具體合作建議[5]。意在通過“優(yōu)秀圖書東亞共享,構(gòu)建東亞讀書共同體,以促進東亞文化產(chǎn)業(yè)復(fù)興?!?/p>

        仔細分析這15屆東亞出版人會議主題的變化,不難發(fā)現(xiàn),如果文化的交流還帶有幾分務(wù)虛成份的話,那么,出版的合作就可看作十分典型的務(wù)實。在這一過程中,在韓國首爾召開的第七屆東亞出版人會議,應(yīng)該是會議主題從務(wù)虛走向務(wù)實的分界線。

        從第1屆東亞出版人會議的主題“東亞各國的出版現(xiàn)狀”,到第6屆東亞出版人會議的主題“‘東亞出版人會議的新體制與使命”的具體演化過程來看,第1、第2屆會議的主題應(yīng)該是介紹與了解,即通過對本國出版業(yè)的介紹,以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第3屆至第5屆會議的主題應(yīng)該是探討,在東亞的背景下探討出版的未來以及合作的可能性;而第6屆會議的主題則在相互了解以及對出版危機共同認識的基礎(chǔ)上對東亞出版人會議的重新定位。顯然,這些會議的主題均以務(wù)虛的成分為多。

        然而,第7屆東亞出版人會議則有不同,三國出版人在“人文精神與東亞出版的事例研究”的主題下,開始對出版?zhèn)€案進行具體分析,以期尋找出危機解決的途徑;而第八、第九屆會議的主題更是在“東亞人文書100”的旗號下,開始了具體的翻譯出版的合作;此后的第10屆至第15屆會議的主題,也都是諸如編輯與作者關(guān)系、大學(xué)出版的角色以及圖書數(shù)字化出版等具體的出版實務(wù)性的工作探討。

        之所以會有前后這般的差異,是因為隨著東亞出版人之間相互了解的加深以及對出版危機的感受逐年深刻化,開始有了共同的危機意識。誠如臺灣經(jīng)聯(lián)出版公司總裁林載爵所總結(jié)的“第三個世代(1990年代末期開始)的出版人正式處于這樣一個大變局的時代。他們面對的是‘書籍的死亡的魔咒,出版的前途在哪里?讀者在哪里?這些挑戰(zhàn)是史無前例的嚴峻。他們需要付出比前兩個世代的人更多的不斷更新的創(chuàng)意,才能應(yīng)付這個新局面”[6]10。也就是說,正是東亞出版業(yè)目前所面臨的嚴峻事態(tài),迫使出版人不得不由虛而實地尋求“新的創(chuàng)意”,來面向現(xiàn)實應(yīng)對挑戰(zhàn)。

        三、合作出版的嘗試:《東亞人文100》叢書

        東亞出版人會議在成立初始,便有了合作出版的設(shè)想。因為,“以現(xiàn)勢而言,政治的東亞是無法想象的事情,經(jīng)濟的東亞只能勉強成局,而一個休戚相關(guān)、相互信賴的東亞,只有靠區(qū)域各族群在文化及情感上的相互理解才能實現(xiàn)。而這件事情正是出版產(chǎn)業(yè)最足以著力的地方”[6]152。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2008年的京都會議起,東亞出版人會議便聯(lián)手出席會議的三國五方a推動合作出版的事宜。而《東亞人文100》叢書的選編,應(yīng)該是東亞出版人會議所主導(dǎo)的合作出版的最初嘗試。該叢書的入選圖書,主要以文學(xué)作品之外的人文類學(xué)術(shù)著作為對象。其中,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各占26本,臺灣15本,香港7本。2010年9月,中國四川教育出版社率先出版了《東亞人文100》叢書中文簡體版導(dǎo)讀,隨后,日本、韓國也推出了日文版與韓文版的導(dǎo)讀。

        之所以選擇人文類著作為三國五方合作出版的對象,用MISUZU書房守田省吾董事的話說,這是因為在過去“日本的出版業(yè)對中國料理書籍,韓國的出版業(yè)對中國的小說,而中國出版業(yè)對韓國、日本的漫畫有著強烈的關(guān)注,然而彼此之間對文化思想類圖書卻沒有大的關(guān)心”的緣故。對此,臺灣聯(lián)經(jīng)的林載爵與大陸三聯(lián)書店的董秀玉都有同感,“我們無法了解日本、韓國的知識分子在思考什么,他們面臨了哪些問題?提出了什么解答?同樣的,我也懷疑日本、韓國對于當(dāng)代中國的思想又了解多少”[7]13?!皷|亞版權(quán)交易其實不算少,比如日本動漫、韓劇,大都是時尚類產(chǎn)品,人文、學(xué)術(shù)圖書交流很少。日本的人文書我們還出了一些,韓國書基本沒有”[8]。

        由此而言,《東亞人文100》叢書試圖通過對三國五方代表性的人文類圖書的推薦介紹,讓三國的讀者漸次地熟悉了解文化的淵源以及當(dāng)代知識界層正在思考的那些問題。誠如《東亞人文100》日文版封底介紹中所說的那樣,“在20世紀(jì)初期,東亞地區(qū)曾經(jīng)有過極為繁盛的書籍、文化與學(xué)術(shù)的交流。但是,在這之后卻持續(xù)了一個長時間的歷史險惡時期,加上商業(yè)主義以及殖民主義的盛行,多年來,日本幾乎見不到任何中國語及韓國語的人文圖書。因此,本書所介紹的各種作品,一定會給日本的讀者帶來新鮮感般的驚喜”[9]。

        因為,《東亞人文100》叢書的本意是通過對東亞三國五方60年來的人文、社會、藝術(shù)類圖書的翻譯出版,達到向其他國家的讀者介紹本國文化的目的。有意思的是,從《東亞人文100》叢書所推薦的書目中可以看出,中、日、韓3國又顯示出了各自不同的偏好與側(cè)重。

        就中國大陸的推薦書目而言,因為是由中方代表董秀玉與8名專家采用了先確定作者,再尋找作品的原則,所以,就比較偏重于作者的學(xué)術(shù)地位。平心而論,從《詩論》(朱光潛,1942)到《東亞儒學(xué)九論》(陳來,2009),跨度長達69年,所選書目已基本將這一時段的人文學(xué)術(shù)大師的代表作品羅至其中。不過,從作品的名單來看:首先,存在有一個明顯的時間斷層(1958年—1978年);其次,因為過于強調(diào)作者的身份,所以在感受到了作品的學(xué)術(shù)厚重感的同時,而常常感嘆重“古”而輕“今”,即缺少當(dāng)代社會研究的境界。好在有《現(xiàn)代中國思想的興起》(汪暉,2004),運用了后現(xiàn)代理論和感覺,作為一部觀念的歷史化的著作,為讀者建立了一種新的研究的視野;還有《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趙園,1999年),以思想史的方式進入歷史語境,并通過包含有豐富的心態(tài)史的展現(xiàn)內(nèi)容,讓人感受到了些許當(dāng)代中國人文研究的風(fēng)采。

        至于韓國人的推薦書目,因為金彥鎬把《東亞人文100》叢書視作為“韓國走上世界知識舞臺的一個契機”,是“東亞文明和文化被正確認識、評價的人文學(xué)運動”[7]7。所以,其書目的主題就更多地偏重于對韓國歷史與文化的介紹,在其全部的26部推薦作品中,竟有11部書的書名中都帶有史字,如《具有意義的韓國歷史》(咸錫憲,1965年)、《韓國醫(yī)學(xué)歷史》(金斗鐘,1966年)、《韓國科學(xué)史》(全相運,1976年)、《韓國音樂史》(張師勛,1976年)、《韓國近代文藝批評史研究》(金允植,1976年)、《韓國數(shù)學(xué)史》(金容云、金容局,1977年)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韓國的出版人希望通過有關(guān)韓國的“史”的介紹,將韓國的文明與文化漸次推向東亞其他的區(qū)域,以最終走上世界知識舞臺的心情。

        與中、韓的推薦書目相比較,日本人的推薦書目似乎要有趣的多。其中一個典型的特征是作品范圍的多元化,如《汽車的社會性費用》,是用新古典派的經(jīng)濟理論,闡述汽車給現(xiàn)代社會所帶來的社會成本的增加及對市民權(quán)利的傷害,是對現(xiàn)代社會弊政的社會經(jīng)濟分析;而《狩獵和游牧的世界》,則是作者在對亞歐大陸的狩獵和游牧民社會的考察基礎(chǔ)上,將狩獵、游牧和農(nóng)耕三種生活方式在地球歷史的范圍內(nèi)的重新定位;還有《都市空間中的文學(xué)》,作者借鑒了現(xiàn)象學(xué)與符號學(xué)的研究成果,在都市的文本中去考察日本近代文學(xué)的變遷,開拓了文學(xué)批評的新視界。凡此等等,都體現(xiàn)出了一種現(xiàn)代的學(xué)術(shù)研究的方法與特色。而另一個典型的特征則是對于“精神”的熱衷,如有《戰(zhàn)時日本精神史》(鶴見俊輔,1982年)、《精神史考察》(藤田省三,1982年)、《意識和本質(zhì)——追求精神層面的東洋》(井筒俊彥,1983年)、《細微事物的諸形態(tài)——精神史備忘錄》(市村弘正,1994年)、《精神史》(林達夫,2000年)等等。事實上,作者們在這里所指的“精神”,更多的是日本人所關(guān)心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是日本文化的“精神”。

        此外,還有臺灣與香港的推薦書目,在全部的22本書目中,竟然只有3本帶有臺灣與香港各自特色的圖書,即《日據(jù)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葉榮鐘,1971年)、《臺灣歷史圖說》(周婉窈,1997年)與《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羅香林,1961年)。更多的書目也被冠上了中國或者中華的字眼,成為大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事實上,從年代上看,甚至都可以作為對中國大陸推薦書目的缺失年代的補充。

        毫無疑問,中、日、韓3國所推薦的書目可以說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訴求。通過各國專家(職業(yè)讀書人)推薦出他們認為的能夠代表本國人文經(jīng)典的作品,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誠如董秀玉所說,“從來各國很多的合作與吸收,都是從‘我想要什么出發(fā),但我們也發(fā)現(xiàn),他想要的,未必就是人家真正的思想精華”。

        2013年4月,第1批《東亞人文100》的4種中譯本由四川教育出版社正式推出,其中包括來自日本的兩部作品《汽車的社會性費用》與《戰(zhàn)爭時期日本精神史》,韓國的1部作品《韓國人的神話:那對面、那里面、那深淵》以及臺灣的1部作品《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tǒng)》。這也表明,在東亞出版人會議的推動下,中日韓3國間的文化與出版的交流,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四、東亞出版的未來愿景

        對東亞出版人會議而言,他們對《東亞人文100》這樣民間的文化、出版交流可以說寄予了無限的希望。用韓國的金彥鎬的話說就是:“我們所推出的“東亞人文100”叢書,應(yīng)該會成為一項強有力的文化運動,成為一條克服東亞現(xiàn)存的政治、經(jīng)濟問題的文明之路,最終成為形成真正的東亞共同體的基礎(chǔ)”[7]而中國的董秀玉同樣也“希望以此為契機,消除偏見與隔閡,共同復(fù)興、建設(shè)東亞文化,重構(gòu)東亞的價值和理念。[7]”

        事實上,自本世紀(jì)初以來,東亞三國出版人在出版的交流方面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來自國家出版局的統(tǒng)計資料充分反映出這一時期中國與日本、韓國在圖書版權(quán)貿(mào)易上所有的良好的增長勢態(tài)(參見表2表3)。資料顯示,就在2002年—2012年這11年間,中國對日本圖書版權(quán)的引進增長了1倍多,而對日本圖書版權(quán)的輸出則增長了近8倍;同樣,中國對韓國圖書版權(quán)的引進增長了近3倍,而對韓國圖書版權(quán)的輸出也增長了3倍多。

        表2?中國圖書版權(quán)引進年度統(tǒng)計

        國家 年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日本 908 838 694 705 484 822 1134 1261 1766 1982 2006

        韓國 275 269 250 554 315 416 755 799 1027 1047 1206

        其他 9052 11409 9096 8123 10151 9017 13887 10854 10931 11679 13981

        合計 10235 12516 10040 9382 10950 10255 15776 12914 13724 14708 17193

        本表根據(jù)中國版權(quán)局有關(guān)資料整理制作

        表3?中國圖書版權(quán)輸出年度統(tǒng)計

        國家 年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日本 18 15 22 15 116 73 56 101 214 161 405

        韓國 103 89 114 304 363 334 303 253 360 446 310

        其他 1176 707 1178 1115 1581 2164 2081 2749 3306 5315 6853

        合計 1297 811 1314 1434 2060 2571 2440 3103 3880 5922 7568

        本表根據(jù)中國版權(quán)局有關(guān)資料整理制作

        然而,問題在于有了圖書出版的交流并不就意味著文化交流的實現(xiàn)。這是因為“文化并非單向的交流和疏通,只有當(dāng)融合與共享的美德共存時,文化才得以相生相長”[10]。對此,日本筑摩書房的渡邊英明也曾用“鏡子”一詞來描述圖書翻譯出版的功用,“那些存在于我們意識之下的本民族文化是一個不可視的存在,只有借助其他文化的力量,我們才能夠意識到‘差異和‘不協(xié)調(diào)。為了理解對方和自我,不同地域的人們要齊心協(xié)力制作一面‘大鏡子,通過這面鏡子,我們才能夠面對自我真實的姿態(tài),也才能夠清楚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11]。

        在這里,渡邊英明的“鏡子”與李建雄所說的“融合與共享”可以說是異曲同工,他們所指的都是通過出版、閱讀這樣的文化交流,讓讀者有意識地通過交流、學(xué)習(xí)、模仿來影響他人與自身,并在此基礎(chǔ)上構(gòu)造出能夠融合與共享的新的信念。這才是真正的文化創(chuàng)新。

        由此而言,要實現(xiàn)東亞三國間真正的文化交流,未來的東亞出版人首先需要能突破文化的隔閡。即需要深入挖掘與認識圖書文化中的公共性意識,呈現(xiàn)圖書文化中的人文性素質(zhì),傳播圖書文化中的革命性思想,齊心協(xié)力地制作出“大鏡子”,讓讀者能夠共享圖書文化的各種內(nèi)涵。

        其次,要實現(xiàn)東亞三國間真正的文化交流,還需要未來的東亞出版人能夠擺脫悲愴的歷史記憶。在歷史上,東亞各國曾經(jīng)有過深入的文化交流,甚至還組成過“漢字文化圈”以及“儒學(xué)文化圈”。但是,近代以來兵戎相見的悲劇的上演,加之在戰(zhàn)后又缺乏深刻的政治反省與民間交流,因而稍有風(fēng)吹草動,便會激發(fā)出與歷史記憶緊密相關(guān)的怨懟與仇恨。正因為此,就需要東亞出版人能夠通過學(xué)術(shù)出版的方式,來對悲愴的或者說是怨懟與仇恨的歷史記憶加以梳理。東亞出版人會議以及此前中日韓三國合編歷史教科書《東亞三國的近現(xiàn)代史》等都屬于歷史記憶梳理的一部分。

        第三,要實現(xiàn)東亞三國間真正的文化交流,還要需要未來的東亞出版人能夠突破語言的隔閡。語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然而,即便是思想先行的東亞出版人會議的與會者們,也都因為語言的障礙,“相互交流起來卻相當(dāng)?shù)钠D難,會議中及會后的交流中,參加者除個別人外,大部分人基本都不能用中文、日文或韓文直接溝通交流,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過程頗費周折,最后大家只能用簡單的英語來交流”[8]。而他們的努力也因此被媒體形容成為“就像一群操著不同語言的人,打著熟練的手勢試圖重建‘巴別塔?!闭驗榇耍幢闶菫榱隧椖康膶嵤?,無論是會議還是圖書的文字翻譯,也都需要有更多地雙語甚至三語皆通的人才參與其中。

        第四,要實現(xiàn)東亞三國間真正的文化交流,還需要未來的東亞出版人能夠突破人文圖書的市場隔閡。目前,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圖書正隨著版權(quán)貿(mào)易的推進,源源不斷地進入彼此的圖書市場。至少在三國間文學(xué)小說類的交流上,市場的堅冰已經(jīng)被打開。如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連續(xù)兩年進入了中國十大暢銷書行列;韓國作家金榮眩、柳敏珠的小說《大長金》在中國的銷售量也已超過了50萬冊,進入了超級暢銷書行列;與此同時,中國作家覃卓穎的《一生要做的49件事》曾經(jīng)二度入圍韓國暢銷書100部;而中國作家莫言也已經(jīng)有包括《紅高粱》《豐乳肥臀》在內(nèi)的13部小說在日本翻譯出版。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在三國的圖書市場上,至今仍未能看到有影響力的暢銷的人文圖書。由此看來,東亞出版人的文化交流的未來依然任重而道遠。

        作為一個出版人,韓國的金彥鎬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人類間不可能沒有矛盾,但書可以給人們希望和將這種希望予以實踐的可能性。我們在試圖重新發(fā)現(xiàn)書籍原本的意義”。金彥鎬的這段話,可以說是對東亞出版人會議的意義所在的最好解讀。然而,真正想要實現(xiàn)會議創(chuàng)始者們所提出的“成為一條克服東亞現(xiàn)存的政治、經(jīng)濟問題的文明之路,最終成為形成真正的東亞共同體的基礎(chǔ)”的夢想,還需要克服諸多的障礙與難題,需要東亞出版人更進一步的努力。這或許會是一個相當(dāng)漫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尾藤正英. 日本文化的歷史[M]. 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10.

        [2] 加藤敬事. 東アジアの出版交流—第一回東アジア出版人會議の記錄[R]. 東アジア出版人會議, 2006.

        [3] 鐘華, 楊新美, 李蕓. 書是燈, 給你一個世界——第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側(cè)記[N]. 科學(xué)時報, 2010-09-02.

        [4] 金基哲: 韓中日選出100本東亞當(dāng)代古典書與讀者共享[N]. 朝鮮日報(中文版), 2008-03-29.

        [5] 繆立平. 探尋東西文化的新價值——第四次東亞出版人會議在港召開[J]. 出版參考, 2007(12): 33.

        [6] 林載爵. 東亞出版人的三個世代----——探求東亞出版的未來愿景[R]. 東亞出版人會議, 2007: 10.

        [7] 董秀玉. 期待東亞思想文化交流的復(fù)興----——《東亞人文100》導(dǎo)讀[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8] 陳一鳴. 是東亞讀書共同體不是東亞文化共同體[N]. 南方周末, 2009-12-02.

        [9] 東アジア出版人會議. 東アジア人文書100[M]. 東京: みすず書房, 2011.

        [10] 李建雄. 韓國圖書在中國的出版現(xiàn)狀、特征及展望——以2004年~2009年為中心[C/OL]. [2013-05-06]. http: //www.chuban.cc/rdjj/11zhyth/tpxw/200907/t20090730_51988.html.

        [11] 渡邊英明.“東亞文化地圖”——給我們的一面鏡子[C/OL]. 要. [2013-05-06]. http: //ishare.iask.sina.com.cn/download/explain.php?fileid=36927953.

        [ 責(zé)任編輯孫麗 ]

        第三,要實現(xiàn)東亞三國間真正的文化交流,還要需要未來的東亞出版人能夠突破語言的隔閡。語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然而,即便是思想先行的東亞出版人會議的與會者們,也都因為語言的障礙,“相互交流起來卻相當(dāng)?shù)钠D難,會議中及會后的交流中,參加者除個別人外,大部分人基本都不能用中文、日文或韓文直接溝通交流,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過程頗費周折,最后大家只能用簡單的英語來交流”[8]。而他們的努力也因此被媒體形容成為“就像一群操著不同語言的人,打著熟練的手勢試圖重建‘巴別塔?!闭驗榇?,即便是為了項目的實施,無論是會議還是圖書的文字翻譯,也都需要有更多地雙語甚至三語皆通的人才參與其中。

        第四,要實現(xiàn)東亞三國間真正的文化交流,還需要未來的東亞出版人能夠突破人文圖書的市場隔閡。目前,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圖書正隨著版權(quán)貿(mào)易的推進,源源不斷地進入彼此的圖書市場。至少在三國間文學(xué)小說類的交流上,市場的堅冰已經(jīng)被打開。如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連續(xù)兩年進入了中國十大暢銷書行列;韓國作家金榮眩、柳敏珠的小說《大長金》在中國的銷售量也已超過了50萬冊,進入了超級暢銷書行列;與此同時,中國作家覃卓穎的《一生要做的49件事》曾經(jīng)二度入圍韓國暢銷書100部;而中國作家莫言也已經(jīng)有包括《紅高粱》《豐乳肥臀》在內(nèi)的13部小說在日本翻譯出版。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在三國的圖書市場上,至今仍未能看到有影響力的暢銷的人文圖書。由此看來,東亞出版人的文化交流的未來依然任重而道遠。

        作為一個出版人,韓國的金彥鎬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人類間不可能沒有矛盾,但書可以給人們希望和將這種希望予以實踐的可能性。我們在試圖重新發(fā)現(xiàn)書籍原本的意義”。金彥鎬的這段話,可以說是對東亞出版人會議的意義所在的最好解讀。然而,真正想要實現(xiàn)會議創(chuàng)始者們所提出的“成為一條克服東亞現(xiàn)存的政治、經(jīng)濟問題的文明之路,最終成為形成真正的東亞共同體的基礎(chǔ)”的夢想,還需要克服諸多的障礙與難題,需要東亞出版人更進一步的努力。這或許會是一個相當(dāng)漫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尾藤正英. 日本文化的歷史[M]. 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10.

        [2] 加藤敬事. 東アジアの出版交流—第一回東アジア出版人會議の記錄[R]. 東アジア出版人會議, 2006.

        [3] 鐘華, 楊新美, 李蕓. 書是燈, 給你一個世界——第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側(cè)記[N]. 科學(xué)時報, 2010-09-02.

        [4] 金基哲: 韓中日選出100本東亞當(dāng)代古典書與讀者共享[N]. 朝鮮日報(中文版), 2008-03-29.

        [5] 繆立平. 探尋東西文化的新價值——第四次東亞出版人會議在港召開[J]. 出版參考, 2007(12): 33.

        [6] 林載爵. 東亞出版人的三個世代----——探求東亞出版的未來愿景[R]. 東亞出版人會議, 2007: 10.

        [7] 董秀玉. 期待東亞思想文化交流的復(fù)興----——《東亞人文100》導(dǎo)讀[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8] 陳一鳴. 是東亞讀書共同體不是東亞文化共同體[N]. 南方周末, 2009-12-02.

        [9] 東アジア出版人會議. 東アジア人文書100[M]. 東京: みすず書房, 2011.

        [10] 李建雄. 韓國圖書在中國的出版現(xiàn)狀、特征及展望——以2004年~2009年為中心[C/OL]. [2013-05-06]. http: //www.chuban.cc/rdjj/11zhyth/tpxw/200907/t20090730_51988.html.

        [11] 渡邊英明.“東亞文化地圖”——給我們的一面鏡子[C/OL]. 要. [2013-05-06]. http: //ishare.iask.sina.com.cn/download/explain.php?fileid=36927953.

        [ 責(zé)任編輯孫麗 ]

        第三,要實現(xiàn)東亞三國間真正的文化交流,還要需要未來的東亞出版人能夠突破語言的隔閡。語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然而,即便是思想先行的東亞出版人會議的與會者們,也都因為語言的障礙,“相互交流起來卻相當(dāng)?shù)钠D難,會議中及會后的交流中,參加者除個別人外,大部分人基本都不能用中文、日文或韓文直接溝通交流,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過程頗費周折,最后大家只能用簡單的英語來交流”[8]。而他們的努力也因此被媒體形容成為“就像一群操著不同語言的人,打著熟練的手勢試圖重建‘巴別塔?!闭驗榇耍幢闶菫榱隧椖康膶嵤?,無論是會議還是圖書的文字翻譯,也都需要有更多地雙語甚至三語皆通的人才參與其中。

        第四,要實現(xiàn)東亞三國間真正的文化交流,還需要未來的東亞出版人能夠突破人文圖書的市場隔閡。目前,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圖書正隨著版權(quán)貿(mào)易的推進,源源不斷地進入彼此的圖書市場。至少在三國間文學(xué)小說類的交流上,市場的堅冰已經(jīng)被打開。如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連續(xù)兩年進入了中國十大暢銷書行列;韓國作家金榮眩、柳敏珠的小說《大長金》在中國的銷售量也已超過了50萬冊,進入了超級暢銷書行列;與此同時,中國作家覃卓穎的《一生要做的49件事》曾經(jīng)二度入圍韓國暢銷書100部;而中國作家莫言也已經(jīng)有包括《紅高粱》《豐乳肥臀》在內(nèi)的13部小說在日本翻譯出版。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在三國的圖書市場上,至今仍未能看到有影響力的暢銷的人文圖書。由此看來,東亞出版人的文化交流的未來依然任重而道遠。

        作為一個出版人,韓國的金彥鎬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人類間不可能沒有矛盾,但書可以給人們希望和將這種希望予以實踐的可能性。我們在試圖重新發(fā)現(xiàn)書籍原本的意義”。金彥鎬的這段話,可以說是對東亞出版人會議的意義所在的最好解讀。然而,真正想要實現(xiàn)會議創(chuàng)始者們所提出的“成為一條克服東亞現(xiàn)存的政治、經(jīng)濟問題的文明之路,最終成為形成真正的東亞共同體的基礎(chǔ)”的夢想,還需要克服諸多的障礙與難題,需要東亞出版人更進一步的努力。這或許會是一個相當(dāng)漫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尾藤正英. 日本文化的歷史[M]. 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10.

        [2] 加藤敬事. 東アジアの出版交流—第一回東アジア出版人會議の記錄[R]. 東アジア出版人會議, 2006.

        [3] 鐘華, 楊新美, 李蕓. 書是燈, 給你一個世界——第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側(cè)記[N]. 科學(xué)時報, 2010-09-02.

        [4] 金基哲: 韓中日選出100本東亞當(dāng)代古典書與讀者共享[N]. 朝鮮日報(中文版), 2008-03-29.

        [5] 繆立平. 探尋東西文化的新價值——第四次東亞出版人會議在港召開[J]. 出版參考, 2007(12): 33.

        [6] 林載爵. 東亞出版人的三個世代----——探求東亞出版的未來愿景[R]. 東亞出版人會議, 2007: 10.

        [7] 董秀玉. 期待東亞思想文化交流的復(fù)興----——《東亞人文100》導(dǎo)讀[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8] 陳一鳴. 是東亞讀書共同體不是東亞文化共同體[N]. 南方周末, 2009-12-02.

        [9] 東アジア出版人會議. 東アジア人文書100[M]. 東京: みすず書房, 2011.

        [10] 李建雄. 韓國圖書在中國的出版現(xiàn)狀、特征及展望——以2004年~2009年為中心[C/OL]. [2013-05-06]. http: //www.chuban.cc/rdjj/11zhyth/tpxw/200907/t20090730_51988.html.

        [11] 渡邊英明.“東亞文化地圖”——給我們的一面鏡子[C/OL]. 要. [2013-05-06]. http: //ishare.iask.sina.com.cn/download/explain.php?fileid=36927953.

        [ 責(zé)任編輯孫麗 ]

        猜你喜歡
        文化交流
        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
        寶藏(2022年7期)2022-09-26 11:39:26
        2022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展品展示第2輯
        寶藏(2022年5期)2022-08-29 12:37:46
        以“春風(fēng)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強兩國“心通意和”
        金橋(2022年8期)2022-08-24 01:33:24
        2022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
        寶藏(2022年6期)2022-08-01 05:48:40
        對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劇院
        充滿期待的中韓文化交流年
        金橋(2021年8期)2021-08-23 01:06:54
        棲霞山與中外文化交流
        華人時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50
        特殊時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續(xù)在線
        伙伴(2020年3期)2020-04-14 04:48:35
        薛范:畢生譯配只為中俄文化交流
        伙伴(2019年10期)2019-10-14 03:26:57
        國際交換生:一封文化交流的邀請函
        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 02:36:40
        私人vps一夜爽毛片免费| 亚洲AV无码AV色|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草逼短视频免费看m3u8|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网| 久久视频在线视频精品| 天涯成人国产亚洲精品一区av| 爽爽影院免费观看| 丁字裤少妇露黑毛| 乱中年女人伦av| 亚洲美女性生活一级片| 美女被黑人巨大入侵的的视频 | 国产精品女丝袜白丝袜美腿| 女同同性av观看免费|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影院一区二区在线|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天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粉色| 亚洲精品国产主播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专区| 精品国产3p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伦伦|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96流白浆| 超清无码AV丝袜片在线观看|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日本成人字幕在线不卡|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一二三区|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伊人久久大蕉中文无码| 在线观看免费不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