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達明
初三那年,我成績并不好,在教室里,坐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元宵節(jié)的前一天,班主任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作業(yè):每人親手制作一盞燈,第二天晚上,班級要舉行一個燈會。同學(xué)們興奮異常,一個個躍躍欲試,準(zhǔn)備一顯身手。
我想到冰心《小桔燈》這篇文章。記得當(dāng)時課堂上,我就疑問怎么把桔子皮制作成燈?但當(dāng)時實在沒有提問的勇氣,或者說,害怕暴露自己的愚笨——書沒有看懂,也沒有想像力——自然不敢問??稍谖倚睦?,別人對燈的制作過程一定明白透亮。我決定借這個機會,也去買幾個桔子回來,試著做一個看看。雖然有模仿之嫌,但畢竟可以交差。
當(dāng)天下午,我拿出零花錢,去學(xué)校門前的小市場買了幾個桔子,又從學(xué)校商店買了一支蠟燭。我用刀子削去三分之一的桔皮,挖出桔瓣。當(dāng)一個杯狀的桔皮碗呈現(xiàn)在面前的時候,我才想起自己根本沒有按照課文中的說法去做。我有點恨自己的愚笨。
但我還是決定自己解決問題。要把蠟燭放進去,必須把蠟燭切斷,并且要在小桔杯的底部插一根細掃帚枝固定蠟燭。但上面怎么辦,如何能提在手里?在桔皮的開口邊打幾個洞,穿上繩,系在一根小樹枝上即可。但我擔(dān)心燈里的蠟燭燒斷繩子,決定改用細鋼絲。
于是,我又到學(xué)校的車棚里尋找鋼絲。恰巧,有一輛破自行車躺在邊上,滿身灰塵,車剎的鋼絲斷在一邊。我從車剎的鋼絲繩上一縷一縷地把鋼絲弄斷。
回到宿舍,穿上鋼絲,系上木棍,我的一盞模仿冰心的燈很快做成。我提在手里,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心想冰心戰(zhàn)亂年代制作的燈和我的相比,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但當(dāng)我看到剩下的桔子,還有幾根鋼絲,覺得似乎可以再創(chuàng)造一下。于是,我又制作出四個插上蠟燭的燈碗,用鋼絲每隔十厘米系一個。這樣,我便做成了一串小桔燈。害怕挑燈的木棍受力太大,我又找了一根粗一點的棍子。做完這一切,我把燈放到床底的一只鞋盒里,把棍子放在上面,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一樣去上自習(xí)。
第二天,課間和午休,很多男生女生都用買來的彩紙做燈,雖然顏色各異,但形狀都大同小異。
晚上,班主任帶著自己七八歲的兒子來到教室,欣賞他的學(xué)生們的作品。為了烘托氣氛,先把燈關(guān)了,大家在黑暗中把自己做的燈一盞一盞點亮。一根火柴過后,一盞彩色的紙燈亮了;一根火柴過后,又一盞彩色的紙燈亮了……教室里一時間亮起十多盞燈,很有一種迷離的詩意。歡呼聲一陣高過一陣。
我在角落里,把五盞串起來的燈放到桌上,一盞一盞點亮。這時,并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當(dāng)我把那串燈提起,教室里一下子多了一串桔紅色的小燈籠,立體的,每一盞之間隔著相同的距離。我提在手里,同學(xué)們在一陣驚叫聲中紛紛回頭,接著,報以一陣熱烈的掌聲……
那是我有生以來風(fēng)頭出的最大一次。毫無疑問,我是那晚的冠軍。聽了班長的建議,我把那串燈,送給了班主任的兒子,當(dāng)作元宵節(jié)禮物。小家伙愛不釋手,提著很是得意。
一個星期以后的課間,班主任似乎是偶然間遇到我,把我叫到一邊,笑著對我說:“你的燈做得那么好,雖然你在角落里,燈也把你照亮了。每個人都是一盞燈,只要亮著,只要你想被人發(fā)現(xiàn),沒有人能阻擋你的光芒?!?/p>
從那以后,我整個人似乎脫胎換骨,課堂上敢舉手回答老師問題,甚至錯漏百出、結(jié)結(jié)巴巴也毫無懼色。幾個月后的中考,我雖然沒有像班上幾個尖子生那樣考進重點高中,但還是出人意料地和班上其他十多個同學(xué)一同考入一所普通高中。
那串燈讓我明白,只要我想把自己照亮,我就能把自己照亮。
(摘自《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