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五建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3
上海交大新建閔行校區(qū)多功能船模拖曳水池工程,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東川路800號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qū)的船模海洋樓群預留用地內,基地呈東西向狹長形,地塊總面積24 910 m2。本工程主要由深水拖曳水池、船模加工制作、試驗輔助用房、辦公用房和配套工程機房等組成,總建筑面積12 223 m2(圖1)。
圖1 項目及周邊環(huán)境
水池長約300 m,含西端的12 m長的船塢,水池寬16 m,每隔26 m左右分倉設置,中間設伸縮縫。水池池壁高8.3 m;池壁根部厚為1.0 m,頂部厚為0.6 m;池壁頂部設移動拖車軌道梁。水池采用管樁+整體式底板基礎,底板厚0.8 m,池壁下方加厚至1.0 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抗?jié)B等級為P6。
(a)水池的外觀尺寸與平整度要求高,板墻的豎向鋼筋為Φ18 mm@100 mm,豎向鋼筋容易發(fā)生偏移;水池的尺寸偏差要求高,鋼筋的安裝尺寸及位置偏差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外觀尺寸;水池對墻板混凝土的抗裂要求高,水池墻板的抗裂能力直接影響到水池的防水能力。
(b)水池模板選用關系到混凝土外觀尺寸的直接效果,模板加工、安裝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結構的外觀尺寸;第二次墻板模板的拼裝是模板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
(c)底板、墻板宜一次整澆;由于施工工藝的限制,墻板分兩次澆搗,對施工縫處須重點做好防水處理。水池墻板厚為0.6~1.0 m,澆注高8.3 m,水化熱較大。
(d)墻板內側裝修為20 mm水泥砂漿,水池使用過程中可能脫落;墻板模板設置較密對拉螺栓,螺栓的選用是墻板防水的重點。
(e)水池總長偏差、寬度偏差要求高;墻板頂部設有移動平臺軌道梁,軌道梁的預埋精度要求高。
根據(jù)設計要求及水池的特點。將長約300 m的水池底板,每隔26 m左右設1 道伸縮縫,整個地板共分為11 塊,采用跳倉法施工。水池底板、墻板施工分別投入2 個施工班組,如圖2所示。
圖2 水池分塊施工流程
水池底板安排兩個施工班組(方框和圓圈),其中一個施工班組負責奇數(shù)塊底板施工,施工順序為1→3→5→7→9→11;一 個施工班組負責偶數(shù)塊底板施工,施工順序為6→8→10→2→4。
水池墻板安排同樣兩個施工班組(方框和圓圈),其中一個施工班組負責奇數(shù)塊墻板施工,施工順序為1→3→5→7→9→11;一個施工班組負責偶數(shù)塊墻板施工,施工順序為6→8→10→2→4。
水池底板、墻板鋼筋一次成形,在基礎墊層、墻板模板上預先將鋼筋位置彈線,鋼筋按彈線位置安裝、綁扎;在板墻鋼筋綁扎前搭設臨時固定架,有利于豎向鋼筋固定,如圖3所示;底板、墻板的鋼筋連接采用便于控制連接質量及尺寸偏差的方式,底板鋼筋改用套筒連接,板墻采用電渣壓力焊連接;在墻板鋼筋兩側增加鋼筋網(wǎng)片的方式增強其抗裂能力,如圖4所示。
圖3 板墻鋼筋臨時固定布置
圖4 墻板增強網(wǎng)片
選用膠合板(九夾板)+鋼管組成的模板體系(圖5),局部模板變形、損壞可及時更換,對成本、進度有利;墻板模板之間貼膠帶布防止漏漿;第一次墻板澆筑時上部截面內收2 cm,便于第二次澆注后表面平整度控制(圖6);對模板的安裝尺寸偏差作部分修正,以滿足設計要求。
圖5 墻板模板布置
圖6 墻板模板節(jié)點處理
經(jīng)過試驗后形成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混凝土中的防滲抗裂纖維:底板1.2~1.5 kg/m3、墻板0.9 kg/m3;板墻的S鉤綁扎、對拉螺栓設置時注意豎向間距(400 mm)保持一致,便于軟管插入板墻下部;施工縫做成平口形式,同時設置2 道止水鋼板及遇水膨脹止水條;為增強施工縫處防裂剛度,在兩側增加1 根加強梁,見圖7。
底板四周砌擋水檻蓄水養(yǎng)護15 d,保濕28 d;在池壁頂部均勻設置開小孔的塑料管,作為簡易噴淋裝置,每天向池壁上澆水養(yǎng)護;通過計算確定底板保濕期間的覆蓋材料及厚度;在每塊底板設置4 個測溫點,定期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及分析。
圖7 施工縫加強梁設置
3.5.1 底板裂縫控制措施
(a)設計措施:利用混凝土后期強度,采用60 d 齡期的混凝土強度代替28 d 齡期強度控制溫升速度,推移溫升峰值出現(xiàn)時間。在底板斷面變化處,加設分布鋼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效果;分布鋼筋為Φ6 mm@150 mm,沿斷面變化布置。在底板墊層上做一層PVC 卷材防水,起到滑動層作用,減少地基對基礎的阻力系數(shù)。
(b)原材料措施:水泥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在預拌混凝土中摻入UEA-M膨脹劑,控制溫差裂縫;摻入適量的緩凝型減水劑,達到延緩混凝土的凝結和降低溫升的目的;適當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從而獲得良好的可泵性。混凝土中摻入一定數(shù)量的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可泵性,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熱量。采用5~25 mm級配的碎石,控制砂石含泥量,減少用水量,混凝土的收縮和泌水可隨之減少。
(c)施工技術措施:現(xiàn)場設臨時指揮調度小組,加強車輛調度、平衡,減少商品混凝土的運輸時間及等待時間,保證混凝土輸送車的調度銜接、喂料準確。利用混凝土輸送泵、溜槽以加快混凝土澆筑速度,不使混凝土產(chǎn)生冷縫。做好混凝土振搗過程中的泌水處理,在東西兩側模板底部和上部留出預留孔,排出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減少混凝土表面裂縫。在混凝土澆搗至標高時,要專門安排抹灰工用長刮尺刮平多余浮漿,初凝前用木抹子打平。
3.5.2 池壁裂縫控制措施
參照底板混凝土抗裂方案改善混凝土配比,降低水化熱,適當添加抗裂纖維,避免收縮裂縫。水池穿墻螺栓要焊接止水環(huán),要加強對止水環(huán)焊縫的檢查,在滿焊的條件下應逐個敲去焊渣并檢驗,對不合格的要補焊后方可用到工程中。在底板、側壁變形縫設計的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及外貼止水帶必須把好材料關,并在施工中準確定位各防水部件,連接牢固。澆注混凝土時,應先將底板處的止水帶下側混凝土振搗密實,并密切注意止水帶有無上翹現(xiàn)象;對墻板處的混凝土應從止水帶兩側對稱振搗,并注意止水帶有無位移現(xiàn)象,使止水帶始終居于中間位置?;炷翝矒v后,澆水養(yǎng)護14 d,墻板側模應保證澆搗15 d后拆除。拆模后及時在混凝土表面涂上養(yǎng)護液。
將墻板內側水泥砂漿改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由于墻板厚度變化,對不同長度的螺栓進行彩色的標識。施工前現(xiàn)場建立一級測量控制網(wǎng)、軸線測量控制網(wǎng),每塊底板、墻板施工放樣均以控制網(wǎng)為依據(jù)。水池結構上的拖車軌道、設備預埋件根據(jù)設備圖紙設置,施工前經(jīng)相關設備單位確認;在池壁結構內軌道位置處預留螺栓孔,待軌道下墊軌的螺栓精細調平后再二次澆注固定基礎螺栓。
經(jīng)過前期策劃,采取合理的施工順序,制定一系列技術、質量控制措施,施工現(xiàn)場精心組織施工,確保了超長水池結構的順利完成,總長、總寬、平整度偏差在允許范圍內,池底、池壁無滲漏現(xiàn)象。
水池鋼筋安裝、連接技術到位,模板加工、安裝合理,混凝土材料配比、澆搗、養(yǎng)護及時,以及裂縫控制施工技術的切實落實,使超長科研用水池施工技術取得切實可行的經(jīng)驗。在水池每段結構澆筑完成后,每隔2~3 d對水池墻板產(chǎn)生的裂縫進行觀測、分析;對新舊裂縫的長度、寬度進行測量。
國內類似于本工程成功的施工經(jīng)驗不多,本工程成功的施工質量水平將為今后類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鑒作用,同時能為這一領域科研工作提供基礎設施具有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