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鑫振
胃腸道腫瘤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幾年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其致死率非常高[1]。手術切除是治療胃腸腫瘤最佳的方法,但手術切除需要對患者進行麻醉,麻醉可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一定的損傷,加之術后疼痛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應激性反應,從而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2-3]。相關研究表明[4],炎癥因子水平的上升時導致圍手術期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主要原因,美托洛爾屬于β受體阻滯劑藥物,能有效減少神經(jīng)興奮性,延長患者心臟舒張期,降低術后疼痛對機體產生的應激反應。本研究對行手術治療的胃腸疾病患者在麻醉前期靜脈注射美托洛爾進行誘導麻醉,觀察其對患者體內炎癥因子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經(jīng)確認為胃腸疾病腫瘤患者6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齡為15~77 歲,平均年齡(45.3±6.4)歲,病程為 12d~8 年,平均病程(34.2±3.2)個月,良性23例,惡性胃腸疾病腫瘤45例,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腫瘤種類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不采用麻醉用藥,術前嚴禁進食,患者入院后行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靜脈注射美托洛爾(由上海華源藥業(yè)公司提供,國藥準字號:H20041554),濃度為0.5mg/次。對照組患者靜脈輸注復方氯化鈉(由浙江巨能藥業(yè)公司提供,藥品批號:10053121),濃度為10ml/kg。兩組患者均在手術前進行注射。兩組患者均取左側臥位,并于L2~3腰椎間進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將0.5%的哌卡因注入蛛網(wǎng)下腔內,用藥結束后將硬膜外導管置入患者體內,同時調整患者麻醉平面。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組患者在手術期靜脈注射0.5mg美托洛爾進行誘導麻醉,對照組僅行常規(guī)性麻醉,對比分析兩組患者麻醉前(T0)、麻藥注射后 5min(T1)以及手術結束后(T3)等時段L-2、IL-4、IFN-r水平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計量資料均值的比較采用成組設計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T0時段相比,兩組患者在T1~T3時段IL-2、IFN-r水平顯著升高,IL-4顯著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對照組患者IL-2、IFN-r等指標升高顯著大于觀察組,IL-4顯著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變化分析(±s,pg/ml)
表1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變化分析(±s,pg/ml)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與治療前相比,bP<0.05
對照組(n=34)Th1/Th2 IL-4 IFN-r Th1/Th2 IL-4 IFN-r T0 0.81±0.14 278.5±48.6 64.8±5.9 0.84±0.16 274.1±44.6 63.9±42.6 T1 0.92±0.23 205.6±41.2 72.3±6.2ab 0.98±0.25 254.3±36.5 79.5±31.5 T2 1.08±0.19ab 156.3±35.6ab 76.9±5.7ab 1.09±0.14a 221.0±36.4aa 86.9±25.4a T3 1.14±0.32ab 101.8±18.5ab 83.2±4.8ab 1.25±0.41a 185.6±34.1a 93.2±21.8a時段 觀察組(n=34)
硬膜外鎮(zhèn)痛麻醉由于阻滯完善、起效較快且不會對患者造成全身性藥物中毒,因此被廣泛應用在外科手術中,但當患者進行麻醉用藥后會導致交感神經(jīng)受到阻滯,從而導致血管出現(xiàn)擴張,麻醉會導致胃部肌肉松弛,從而壓迫下腔靜脈,導致血液回心容量減少,從而導致血壓下降較快[5-7]。血壓持續(xù)下降會導致患者供血氧下降,從而導致器官出現(xiàn)衰竭,威脅患者生命安全[8]。本研究對胃腸疾病圍手術期患者應用美托洛爾治療,與T0時段相比,兩組患者在T1~T3時段Th1/Th2IFN-r水平顯著升高,IL-4顯著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對照組患者Th1/Th2、IFN-r等指標升高顯著大于觀察組,IL-4顯著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是美托洛爾治療能抑制Th2細胞因子分泌,并促進Th1細胞因子分泌,從而使得血清中Th1和Th2型細胞因子達到平衡狀態(tài),使得IgE的合成受到抑制[9]。而血清中IL-4、IL-5主要是反應Th2細胞的表達能力,而IL-2、IFN-r則反應Th1的表達能力,從而說明美托洛爾能有效減少心肌氧耗,減少炎癥因子的生成,起到保護機體的作用。
[1]程翔,廖玉華,李彬,等.早期美托洛爾治療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炎癥因子表達和心功能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6(4):652-653.
[2]陳小勛,昊東波.腹腔鏡手術免疫功能的變化[J].醫(yī)學文選,2005,24(2) :281-282.
[3]李令勛,丁國富,閻保功.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對機體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內鏡雜志,2003,9(9):32-36.
[4]朱勤,涂之遠,王雷筋.腹腔鏡、小切口和傳統(tǒng)開腹膽囊切除術手術期應激反應比較[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1,3(6):413-414.
[5]周衛(wèi)華,梁穎,李明毅,等.早期結腸癌患者手術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改變與預后關系的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0):20-21.
[6]張衛(wèi)琴,趙金強.胃癌術后施心理干預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及NK細胞百分率的變化[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1,24(5):585-586.
[7]蘭秀夫,譚響,王子明,等.老年手術風險評分與外周血T細胞亞群變化及手術并發(fā)癥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1,27(8):717-720.
[8]馮利得.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在惡性腫瘤中的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2,18(3):111-113.
[9]王志利,張躍偉,徐丹鳳,等.射頻消融治療肝癌后機體免疫功能變化的研究進展[J].當代醫(yī)學,2012,18(1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