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chuàng)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著名電視策劃人;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故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中國故事卻很難講,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我想從三點來談一談。
用中國文字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我們從一個看似最簡單的地方開始講起,比如說中國的“天人合一”。這顯然是今天中國孩子都會覺得很難的一個觀念,但是其中有一個最簡單的中國字,這最簡單的中國字就是一長橫的“一”字。老子說“天得一以清”,蒼天有了這個一就風調(diào)雨順了;“地得一以寧”,大地有了一就沒那么多地震、海嘯和泥石流了;“谷得一以盈”,谷物保持一種恒定的成長就會長的飽滿充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一個統(tǒng)治者找到了統(tǒng)一的法則就可以做天下的統(tǒng)帥?!耙詾樘煜抡钡摹罢弊志褪钦_的“正”字,大家今天看“正”,上面是一橫,下面是一個“止”字?!爸埂钡南笮巫质钱嫵鰜淼囊恢荒_,也就是一只腳踩在起跑線前,這個字形就叫正。所以,中國的“一”就是個標準,它是起跑線,它是地平線,它是萬物融合的起始,這就是“一”。任何一個中國故事,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漢字和中國的語言。漢字和語言本身就是故事的載體,每一個字都是一個故事。
用中國的藝術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國外有很多偉大的藝術傳統(tǒng),但當我們與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作比較時,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西方人的眼光很多是結構式的,能夠看見它的局部和整體,而中國人是解構式的,是在一個整體把握的模糊中去尋找獨特的審美。
我們欣賞國畫和油畫,油畫在局部只是色彩的堆積,但是逐漸往遠處看的時候會看見它清晰的透視結構關系,這也就是為什么達芬奇畫那么多次的雞蛋,找它明暗的陰影;達芬奇同時也是一個醫(yī)學家,他要精準的解剖人的機理骨骼,畫出來的肌肉也都是要符合比例和透視的。而中國畫,用李白的詩來說“云傍馬頭生,山從人面起”,山從人面起來,云從馬頭邊起來。中國人的藝術講究的是一種主觀的寫意,大畫家石濤曾經(jīng)說過“我寫此紙時,心若春江水。江花隨我開,江水隨我起?!睂懸饩褪俏疫€沒有開始寫,先把我的心遠遠的浸入了春江水,所有的春花從我心中開放,所有的春水從我筆尖涌起,這就是中國人由“天人合一”所體現(xiàn)的畫意畫境。
用中國的生活方式講述中國故事。生活中很多人都下棋,我還記得大英博物館里最早的西洋棋中,那個國王是非常威嚴的樣子;那個王后一只手托著頭,有一點兒憂傷的樣子。那當中的每一個角色,車和馬等等,都有它自己的儀態(tài)和崗位,也都有它要走的清晰路線,這和西方在憲政傳統(tǒng)下一個公民自我意識的覺醒如出一轍。我們再來對比中國的圍棋,大家常說中國的圍棋叫集體無意識,一簍黑子,一簍白子,沒有與生俱來我是誰,大家都是平民,但是圍棋中平民勝利的觀念也在這其中。整個一張棋盤,中間一個黑點是天圓,這就是萬有之始,中間有八個點兒,這是八卦。八卦與天圓共同生成九宮格,九為中國最高的數(shù)字,180黑子和180白子共360個,以合天數(shù),方正棋盤以合大地的規(guī)格,這就是中國人觀念中的天圓地方。平民的勝利不是角色的勝利,而是格局和氣場的勝利,棋盤就是一個局。
當每一個人帶著各自的感情活色生香地講故事的時候,希望我們能在故事中融鑄一個最好的未來。讓大家更加平心靜氣,從愛故事、講故事開始,我們可以做出來的努力將不僅僅止于文化,而是人類共同文明的未來。(責任編輯/吳文仙)
于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chuàng)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著名電視策劃人;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故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中國故事卻很難講,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我想從三點來談一談。
用中國文字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我們從一個看似最簡單的地方開始講起,比如說中國的“天人合一”。這顯然是今天中國孩子都會覺得很難的一個觀念,但是其中有一個最簡單的中國字,這最簡單的中國字就是一長橫的“一”字。老子說“天得一以清”,蒼天有了這個一就風調(diào)雨順了;“地得一以寧”,大地有了一就沒那么多地震、海嘯和泥石流了;“谷得一以盈”,谷物保持一種恒定的成長就會長的飽滿充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一個統(tǒng)治者找到了統(tǒng)一的法則就可以做天下的統(tǒng)帥?!耙詾樘煜抡钡摹罢弊志褪钦_的“正”字,大家今天看“正”,上面是一橫,下面是一個“止”字?!爸埂钡南笮巫质钱嫵鰜淼囊恢荒_,也就是一只腳踩在起跑線前,這個字形就叫正。所以,中國的“一”就是個標準,它是起跑線,它是地平線,它是萬物融合的起始,這就是“一”。任何一個中國故事,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漢字和中國的語言。漢字和語言本身就是故事的載體,每一個字都是一個故事。
用中國的藝術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國外有很多偉大的藝術傳統(tǒng),但當我們與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作比較時,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西方人的眼光很多是結構式的,能夠看見它的局部和整體,而中國人是解構式的,是在一個整體把握的模糊中去尋找獨特的審美。
我們欣賞國畫和油畫,油畫在局部只是色彩的堆積,但是逐漸往遠處看的時候會看見它清晰的透視結構關系,這也就是為什么達芬奇畫那么多次的雞蛋,找它明暗的陰影;達芬奇同時也是一個醫(yī)學家,他要精準的解剖人的機理骨骼,畫出來的肌肉也都是要符合比例和透視的。而中國畫,用李白的詩來說“云傍馬頭生,山從人面起”,山從人面起來,云從馬頭邊起來。中國人的藝術講究的是一種主觀的寫意,大畫家石濤曾經(jīng)說過“我寫此紙時,心若春江水。江花隨我開,江水隨我起?!睂懸饩褪俏疫€沒有開始寫,先把我的心遠遠的浸入了春江水,所有的春花從我心中開放,所有的春水從我筆尖涌起,這就是中國人由“天人合一”所體現(xiàn)的畫意畫境。
用中國的生活方式講述中國故事。生活中很多人都下棋,我還記得大英博物館里最早的西洋棋中,那個國王是非常威嚴的樣子;那個王后一只手托著頭,有一點兒憂傷的樣子。那當中的每一個角色,車和馬等等,都有它自己的儀態(tài)和崗位,也都有它要走的清晰路線,這和西方在憲政傳統(tǒng)下一個公民自我意識的覺醒如出一轍。我們再來對比中國的圍棋,大家常說中國的圍棋叫集體無意識,一簍黑子,一簍白子,沒有與生俱來我是誰,大家都是平民,但是圍棋中平民勝利的觀念也在這其中。整個一張棋盤,中間一個黑點是天圓,這就是萬有之始,中間有八個點兒,這是八卦。八卦與天圓共同生成九宮格,九為中國最高的數(shù)字,180黑子和180白子共360個,以合天數(shù),方正棋盤以合大地的規(guī)格,這就是中國人觀念中的天圓地方。平民的勝利不是角色的勝利,而是格局和氣場的勝利,棋盤就是一個局。
當每一個人帶著各自的感情活色生香地講故事的時候,希望我們能在故事中融鑄一個最好的未來。讓大家更加平心靜氣,從愛故事、講故事開始,我們可以做出來的努力將不僅僅止于文化,而是人類共同文明的未來。(責任編輯/吳文仙)
于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chuàng)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著名電視策劃人;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故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中國故事卻很難講,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我想從三點來談一談。
用中國文字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我們從一個看似最簡單的地方開始講起,比如說中國的“天人合一”。這顯然是今天中國孩子都會覺得很難的一個觀念,但是其中有一個最簡單的中國字,這最簡單的中國字就是一長橫的“一”字。老子說“天得一以清”,蒼天有了這個一就風調(diào)雨順了;“地得一以寧”,大地有了一就沒那么多地震、海嘯和泥石流了;“谷得一以盈”,谷物保持一種恒定的成長就會長的飽滿充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一個統(tǒng)治者找到了統(tǒng)一的法則就可以做天下的統(tǒng)帥?!耙詾樘煜抡钡摹罢弊志褪钦_的“正”字,大家今天看“正”,上面是一橫,下面是一個“止”字?!爸埂钡南笮巫质钱嫵鰜淼囊恢荒_,也就是一只腳踩在起跑線前,這個字形就叫正。所以,中國的“一”就是個標準,它是起跑線,它是地平線,它是萬物融合的起始,這就是“一”。任何一個中國故事,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漢字和中國的語言。漢字和語言本身就是故事的載體,每一個字都是一個故事。
用中國的藝術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國外有很多偉大的藝術傳統(tǒng),但當我們與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作比較時,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西方人的眼光很多是結構式的,能夠看見它的局部和整體,而中國人是解構式的,是在一個整體把握的模糊中去尋找獨特的審美。
我們欣賞國畫和油畫,油畫在局部只是色彩的堆積,但是逐漸往遠處看的時候會看見它清晰的透視結構關系,這也就是為什么達芬奇畫那么多次的雞蛋,找它明暗的陰影;達芬奇同時也是一個醫(yī)學家,他要精準的解剖人的機理骨骼,畫出來的肌肉也都是要符合比例和透視的。而中國畫,用李白的詩來說“云傍馬頭生,山從人面起”,山從人面起來,云從馬頭邊起來。中國人的藝術講究的是一種主觀的寫意,大畫家石濤曾經(jīng)說過“我寫此紙時,心若春江水。江花隨我開,江水隨我起。”寫意就是我還沒有開始寫,先把我的心遠遠的浸入了春江水,所有的春花從我心中開放,所有的春水從我筆尖涌起,這就是中國人由“天人合一”所體現(xiàn)的畫意畫境。
用中國的生活方式講述中國故事。生活中很多人都下棋,我還記得大英博物館里最早的西洋棋中,那個國王是非常威嚴的樣子;那個王后一只手托著頭,有一點兒憂傷的樣子。那當中的每一個角色,車和馬等等,都有它自己的儀態(tài)和崗位,也都有它要走的清晰路線,這和西方在憲政傳統(tǒng)下一個公民自我意識的覺醒如出一轍。我們再來對比中國的圍棋,大家常說中國的圍棋叫集體無意識,一簍黑子,一簍白子,沒有與生俱來我是誰,大家都是平民,但是圍棋中平民勝利的觀念也在這其中。整個一張棋盤,中間一個黑點是天圓,這就是萬有之始,中間有八個點兒,這是八卦。八卦與天圓共同生成九宮格,九為中國最高的數(shù)字,180黑子和180白子共360個,以合天數(shù),方正棋盤以合大地的規(guī)格,這就是中國人觀念中的天圓地方。平民的勝利不是角色的勝利,而是格局和氣場的勝利,棋盤就是一個局。
當每一個人帶著各自的感情活色生香地講故事的時候,希望我們能在故事中融鑄一個最好的未來。讓大家更加平心靜氣,從愛故事、講故事開始,我們可以做出來的努力將不僅僅止于文化,而是人類共同文明的未來。(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