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懿
摘 要:隨著“漢語熱”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開始學習漢語,而學習漢語的渠道分為兩種:一是在本國家的孔子學院或孔子課堂學習漢語,二是在中國學習。本文重點根據泰國中部地區(qū)的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的漢語教學情況,從三方面對漢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漢語教學;泰國中部地區(qū);孔子學院;孔子課堂
一、泰國孔子學院概況
泰國,作為中國的鄰邦,一直與中國保持著友好關系,其漢語教學也是擁有很悠久的歷史。1975年,朱拉隆功大學文學院就開設了漢語專業(yè),掀起了漢語學習熱潮,再加上泰國政府對漢語教學政策的放寬,泰國很多學校都相繼開設了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
2006年8月,泰國第一所孔子學院正式落牌成立,這是由泰國孔敬大學和中國西南大學合作成立的孔徑大學孔子學院。此后,在泰國皇室、政府、人民和中國漢辦的共同合作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的建設如雨后春筍。到目前為止,泰國已經有12所孔子學院和11個孔子課堂,其中4所孔子學院、6個孔子課堂設立在中部地區(qū)。
除此之外,中部地區(qū)的許多學校也與孔子學院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紛紛開展?jié)h語教學,并且中部地區(qū)開展?jié)h語教學的學校在中學和大學中尤為集中,一小部分的華文小學也在其中。把漢語作為必修課的學校占66%,而34%的學校將漢語作為選修課。
二、泰國中部地區(qū)漢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泰國中部地區(qū)的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情況
設立在泰國中部地區(qū)的孔子學院主要有: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川登喜皇家大學素攀孔子學院、曼松德昭帕亞皇家?guī)煼洞髮W孔子學院、農業(yè)大學孔子學院;設立在中部地區(qū)的孔子課堂主要有:岱密中學孔子課堂、玫瑰園中學孔子課堂、明滿學校孔子課堂、吉拉達學校孔子課堂、暖武里河王中學孔子課堂、易三倉商業(yè)學院孔子課堂。
以上承辦孔子學院的大學均是國立大學,合作辦學的均是中國知名學府,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合作院校編制教材,辦學模式相同,本部分只選取川登喜大學素攀孔子學院為代表。由于研究資料有限,私立大學主要針對華僑崇圣大學。下面本分部分將主要從學生、教師、教材三個方面對兩種性質的大學的漢語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
(二)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方面
目前很多學生選擇修讀漢語課程,但是學習目的不同會導致不同的學習效果。通過調查兩所大學的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漢語的目的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一是出于對漢語本身的熱愛,這些同學把漢語,尤其是漢字當作一門藝術,從而產生對漢語的熱情。二是父母的愿望,隨著“漢語熱”的不斷升溫,很多父母看到了學習漢語在泰國國內的前景,從而希望孩子去學習漢語,基于這種原因的學生大部分對漢語本身沒有很高的熱情。三是學校政策的導向,很多學校將漢語課程作為必修課,學生被動學習漢語,只為滿足學分要求。四是就業(yè)的壓力。再加上忽視了漢語的連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導致很多學生學習漢語的效果層次不齊,千差萬別。
2、教師方面
漢語教師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中國志愿者教師、公派教師、本土教師、自聘教師、實習生。其中本土教師比例較高,然后是漢辦派出的志愿者。由于志愿者任期年限問題,教師流動性較強,所以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點培養(yǎng)本土教師。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國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共同的問題都是教師數量不足,這樣會使在任教師的工作量很大,每天除了要備課、上課、改作業(yè),還要組織學生參加關于中國文化的活動,對學校安排的一些教學工作時常應接不暇。雖然現(xiàn)在教師數量比過去有明顯增加,但是學習漢語的學生也在不斷攀升,漢語學習者數量大和漢語教師數量小的矛盾依然存在,對漢語教學質量有很大影響。
3、教材方面
目前,泰國的漢語教學教材方面可謂是五花八門,尤其是以曼谷為中心的泰國中部地區(qū),由于教育部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定漢語教材,導致教材缺乏統(tǒng)一性和實用性,各校使用的教材種類繁多,例如:《博雅漢語》、《快樂漢語》、《新漢語實用課本》、《體驗漢語》、《漢語樂園》、《速成漢語》、《泰國人學漢語》、《跟我學漢語》等,和各種自編教材,以及漢辦推廣教材,針對少兒、中小學的《漢語樂園》、《乘風漢語》《漢語新起點》、《美猴王漢語》等;針對大學生的《當代中文》、《今日漢語》、《基礎華語》等;針對社會成人的《漢語900句》、《基礎商務漢語》、《精英漢語》、《新絲路漢語》、《走進中國》等。雖然教材資源種類很多,但是依然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此外由于中部地區(qū)圖書市場上的漢語教材少,教材購價偏高,教師不一定能找到比較適合自己教學的教材,例如華僑崇圣大學中有些教師甚至要托國外的親戚朋友幫他們代購,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拿到教材。
綜上所述,目前泰國中部地區(qū)的漢語教學正在蓬勃發(fā)展,但是依然在學生、教師、教材三方面存在著問題,就目前漢語教學現(xiàn)狀而言,這些問題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但是尚有改進空間,特別是教材方面,應選用更加真實,更加貼近中國生活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中國文化,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從而減少學習目的不同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吳建平.泰國漢語教育與漢語推廣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J].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2).
[2]吳峰. 泰國漢語教材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學,2012.
[3]方雪. 泰國漢語教學與漢語推廣研究[D]. 山東大學,2009.
[4]陳秀珍. 泰國漢語教學現(xiàn)狀及展望[D]. 河北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王昭懿(1990.1-),女,天津人,天津師范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