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祖孫二人居住在山區(qū)莊園里,爺爺每天清晨都堅(jiān)持讀書,孫子受爺爺?shù)挠绊?,也盡自己最大的能力閱讀書籍。有一天,他問爺爺:“我也每天讀書,可我不能真正地理解它,那讀書有什么用呢?”爺爺拿來一個裝煤的竹籃,讓孫子去打水,一趟,兩趟,三趟……孫子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可竹籃總是空空如也。“竹籃是不能打到水的!”孫子說,可爺爺讓他仔細(xì)看看籃子:原來黑乎乎、臟兮兮的竹籃變得潔凈如新了?!昂⒆?,閱讀好書也是如此。”爺爺語重心長地說,“你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它,也記不住多少內(nèi)容,但只要你用心閱讀它,它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凈化了你的心靈?!?/p>
是的,竹籃是打不上來水的,但并不是一無所獲,什么都沒有留下來,一次次的打水,讓竹籃一次次浸到水里,使竹籃一次比一次變干凈了。讀書其實(shí)也和竹籃打水一樣,留不住其形,卻留得住其神,知識不可能讓我們吃飽穿暖,但它可以讓我們的心靈變得寧靜明潔,不會浮躁,天長日久可讓人的靈魂得到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