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宇飛
摘要:國庫集中支付作為財政資金運作的一種全新形式的支付方式,其在加強我國政府的財務管理能力,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以及防腐創(chuàng)廉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對我國政府在職能建設方面的完善與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改革與發(fā)展的工作上已經走過了十多年的發(fā)展歷程,通過其邊工作邊改革的方法,目前我國在相關改革工作上已經取得了部分驕人的成績。因此,本文將就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改革方面進行淺談,以期能為我國相關地方政府、部門以及銀行在此方面的工作上提供一份參考資料。
關鍵詞:改革 集中支付 國庫 制度
國庫集中支付,主要是指以單一的賬戶體系為基礎,對財政資金的運作在支付方面進行集中化的支付形式。而對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來說,其正常工作的發(fā)揮一般由健全的財政支付系統(tǒng)為依靠。在具體的工作上,各項活動資金在進行支付的時候,一般先是財政部門接到預算單位的資金支付申請后,通過自身審核與結算方面的權力進行審批,審批合格后將由統(tǒng)一的賬戶進行資金的發(fā)放與監(jiān)管。但是,隨著相關工作不斷的深入開展,其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中的財政資金的支付環(huán)節(jié)方面也凸顯了不少的問題。因此,深化改革工作勢在必行。
一、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情況
(一)相關含義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設計理念上,是要求把支付工作從預算分配的審批、資金的撥付與使用、銀行清算,最后到把資金匯入相應賬戶的全方位監(jiān)管的制度。其在設立與工作方面的相關含義為:財政部門通過在合作銀行內設立一個具統(tǒng)一又單一的銀行賬戶,各部門和單位的預算資金直接劃入該賬戶的分類或者子賬戶下進行集中管理與控制;各部門和單位對預算資金不再擁有分散保存與直接使用的權利;當各部門和單位在履行職能或者其他服務活動需要資金的支持時,根據活動或者項目的實際要求進行預算,在得到財政部門的審批與回復后,各單位或者各部門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商品、勞務的購買和資產的租賃,但是款項的支付工作還是由財政部門來控制;另外,我國現階段財政性資金的支付根據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財政直接支付與財政授權支付等兩種方式。
(二)運作程序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運轉程序方面,一般是先由預算單位依照項目計劃向財政部門對資金的使用提出申請,然后由財政部門相關處室按照預算審核與回復后,利用財政部門的國庫支付零余額賬戶或預算單位的零余額帳戶對收款人進行款項的支付工作,緊接著通過銀行賬戶系統(tǒng)中的零余額帳戶和財政部門國庫集中支付專門賬戶對相關款項進行清算,最后集中支付專門帳戶和國庫單一帳戶進行最后環(huán)節(jié)的清算工作。
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的優(yōu)點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進行改革工作后,雖然對各部門與各單位的支出權限沒有進行改動,但是相關機制對預算執(zhí)行的監(jiān)管力度得到不斷的加強。在財政部門對資金支付權進行掌握與控制管理后,其一般可以對各部門與各單位的預算使用資金進行核對,只有符合規(guī)定用途的預算資金才進行支付,保證了財政資金的合理合規(guī)運用。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施行后,當相關單位與部門在履行職能與進行服務活動時產生的資金支付,一般由財政部門將資金直接撥付到商品、勞務及租賃資產供應者的賬戶上,不再由各單位或者各部門自行支付,省去中間任何的流通環(huán)節(jié),從而把財政資金的每一個動向把握好,避免財政資金在預算執(zhí)行上出現克扣、截留以及挪用等現象的發(fā)生。進而在財務管理方面加強監(jiān)管力度,使每一筆資金在運用上是合理、合規(guī)以及合法的。
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出現的相關問題
(一)利益相關部門阻礙了改革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
改革,在理論定義上是說把一部分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事物進行革新,以達到現實實際要求,因此,每一次的改革工作必然會觸動到某一部分的現實利益。例如,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工作上,沒有進行改革工作前的分散支付制度,由于各部門與各單位在資金的運用與支付方面是不受預算所約束的,具有較強的自主與利用操作性。另外,各部門與各單位把財務預算資金存入銀行后可以產生一部分的利息,當部分項目需要進行銀行貸款時可以進行抵押。而改革工作后,以上所提到的利益將被最大程度的壓制。因此,地方政府與相關部門對新的改革工作也就帶有抵觸的情緒。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取消在合作銀行的賬戶后,銀行的信貸資金來源也得到大幅度的衰減,因此銀行對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在資金的支持上也在逐漸的降低,給我國政府帶來很大的壓力。
(二)預算單位與代理銀行支付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預算單位與代理銀行在對資金進行支付與清算工作時,由于相關工作人員操作的不規(guī)范或者違規(guī),其往往也會出現一些較為嚴重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改變財政預算中對資金用途或者使用性質的要求,對資金清算進行違規(guī)修改。二是違規(guī)修改預算資金用途或者報假賬,變相給相關部門和單位工作人員發(fā)津補貼。三是虛構業(yè)務事項用虛假的發(fā)票套取現金,把預算資金挪為他用,危害國家財政資金的安全。
(三)相關規(guī)章制度不夠完善
目前,雖然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工作已經得到不斷的深入與發(fā)展,但是其他的配套工作在改革上還沒有得到完善,從而導致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改革工作上遇到巨大的現實阻礙。例如,我國在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進行設立工作后,政府的財政資金在撥付與管理層面將面臨巨大的改變,改革工作前的財政撥款數將逐漸被國庫支出數所取代。因此,政府在財政信息系統(tǒng)建設過程中將要極大的考量國庫中的核算信息安全與完整,而國庫核算信息具有數據繁雜、數量巨大等特點,對國庫核算的電算化工作又提出了全新的工作要求,如果相關電算化計算機系統(tǒng)得不到改善,那么國庫核算信息必然失去真實性與可參考性。
四、在今后改革中要做好的幾項基本內容
(一)提高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宣傳工作
以前,我國在分散式的支付模式上實施的時間較長,對我國財務資金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政府部門與單位已經在內部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實施氛圍與規(guī)章制度。而國庫集中支付對于我國來說還屬于新鮮事物,對現代的科學技術具有較高的標準要求。因此,我國各級財政部門與相關預算單位要提高重視力度,通過不斷的提高認識與學習,使自身對相關工作方法與技巧上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進而利用多種宣傳方式促進其他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提高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認識,降低相關阻力,不斷推動我國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向縱深發(fā)展。
(二)財政部門要加強相關服務能力的建設
隨著我國公共財政體制的不斷完善發(fā)展,國庫集中支付工作關系到越來越多的部門和單位以及社會民生的方方面面。因此,財政部門要加強服務,保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深化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方面要對自身的服務系統(tǒng)不斷的進行完善,定期對自身的工作系統(tǒng)版本進行升級,確保國庫支付系統(tǒng)的網絡安全。同時,還要加強對財政部門和相關部門及單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對計算機操作與運用水平,簡化相關手續(xù),提高財務會計人員與核算人員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用性,做到對各部門與各單位預算資金的合理合規(guī)支付,全面提升自身的工作的服務水平。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對我國政府在職能的完善上具有重大的意義,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服務型政府建設工作的改革方向。因此,希望我國各級政府加大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與配套工作的改革力度,通過不斷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來提升政府的服務職能,發(fā)揮服務型政府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王麗君.對進一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J].甘肅農業(yè),2010
[2]吳凌云.博弈論視角下的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J].現代商業(yè),2012
[3]畢庶研.我國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