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祎鵬
摘 要:中國是一個散文歷史悠久的國家,魯迅曾經說過,“五四以來散文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劇和詩歌之上”。優(yōu)美的散文離不開豐富的語言,適當的使用修辭能夠使行文更具感染力。由于不同民族之間的歷史、文化、社會條件的差異,不同民族有著各自的習慣,因此,英漢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本文主要從意義、文化、美學角度,以張培基的《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為例分析張培基散文英譯的翻譯原則。
關鍵詞:張培基;散文英譯;翻譯原則1.張培基和《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
張培基先生出生于1921年,1945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英國文學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報》英文記者、 英文《中國評論周報》特約撰稿者兼《中國年鑒》(英文)副總編。張培基先生在譯壇孜孜不倦地耕耘了50年,他的譯著和專著在學術界有著廣泛的影響,被國內外圖書館收藏。長期以來海內外一直有學者在研究他的作品。其中《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是其優(yōu)秀著作中的一篇。目前有兩個版本,一版是《中國現代散文選》(1999),另一版式是《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2003).這兩個版本分別收錄了多個著名散文家的作品,如魯迅、季羨林、蕭紅等等,每篇文章的寫作風格獨具匠心,譯作貼近原有的寫作風格,成功的再現了原作的語言、句法、修辭,表達了散文翻譯的美學和文化特色。
2.張培基散文英譯中的翻譯原則
現代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語言真實生動,優(yōu)美自然,更夠表達出作者的真實感情,體裁多樣。英譯現代散文,要真實的再現原作的風格,體現原作的神韻。張培基先生的譯文語言精煉,組織嚴密,選詞得當?,F代散文的風格多樣,想要再現原作的風格必須辨別原作的風格特征。從語言層面上來說,譯文從選詞,修辭等細節(jié)上處理得當;從語篇層面上來說,譯文從句子、邏輯銜接等方面仔細斟酌;從文化層面上來說,譯文從結合了原作的歷史、社會、文化背景準確的再現了原作的文化內涵,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源語和譯入語之間的文化差異;從美學層面上說,譯文從形式、意義方面靈活再現了散文的形式美和意象美。
2.1再現原作的意義
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一瀉萬里。
A mighty long river sometimes flows through a broad section with plains lying boundless on either side, its waters rolling on non-stop for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miles.
寬闊的境界須按上下文譯為a broad section. “section” 更好的詮釋了原文的涵義。
長夜在滴滴聲中進行
The long night wore on amidst its dripping sound.
原作有時間緩慢,有著沉悶的含義,其中“to wear on” 是英語成語,表示時間 “緩緩流逝”或“慢慢的挨過”。譯作能夠準確的理解原作想要傳遞的信息,在選詞方面與原作相得益彰,再現出了原作的意義。
2.2彌補文化缺失
當他錢袋里有錢的時候,像過去發(fā)薪的日子一樣,他揮金如土。
He has money in his pocket, and, as in the old days when a pay day, he made the money fly.
譯文并沒有按照字面意思翻譯成“dirty”. 而是譯成“fly”, 既能消除英漢之間的文化差異,也能生動的描繪出是真的“揮金如土”。
2.3再現原作的美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 If willows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 If peaches shed their blossoms, they will flower again.
原作開頭三個句子結構類似,譯文采用三個與原作相對稱的句式,力求做到形式美,有助于烘托原作的韻味美。
看到展現在我眼前的青山碧水,紅花綠葉,使我驚訝而歡喜!
“青山碧水”譯為sapphire mountains and emerald rivers, 其中sapphire 和emerald 均為實物顏色詞,原意分別為“藍寶石”和“綠寶石”。譯文使用這兩個顏色詞,更能夠增加藝術效果,有助于表達出原作的意象美。
3.結語
為了再現原作的精神面貌,張培基先生從詞到句多層面完成了英漢之間的轉換,引領譯文讀者鑒賞了散文的風景如畫,體會到了同樣的真情實感。
參考文獻:
[1]Nida,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王寧.文化翻譯與文學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張培基. 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