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時間是無形的。一分鐘、兩分鐘……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過去啦。所以,從小爸爸媽媽和老師就教導我們,要珍惜時間。但是,想要抓住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還真不容易呢。
然而,現在就有一位挪威設計師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設計出一個可以讓時間變得“有形”的時鐘。讓你們看看,把每天流逝掉的一分一秒積累起來,就可以變成——一條漂亮的圍巾!
“哇,時鐘是怎么學會織圍巾的?啊,我知道了,一定是用它的那些時針織的吧?”哈哈,這你可想錯啦。這臺時鐘的表盤上沒有時針、分針和秒針。而是安裝了一個渦(wō)輪狀的機械(xiè)裝置。使用者可以將一團毛線穿在表盤旁邊的線軸上,然后將線頭繞進這個裝置里。這樣,當別的時鐘都在“咔嗒、咔嗒”地計時,這臺時鐘卻在一點、一點地轉動這個機械渦輪。于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就可以用線“織”出東西來了。
“太有趣了!我可以要一雙手套嗎?”“我要一件毛衣!”……當然可以啦,但是你得有足夠的耐心。因為時鐘織東西可比媽媽要慢多了——每過半個小時,渦輪才會旋轉一圈,織下一針。按這個速度,等你穿上它織的毛衣,你可能都長成大人了……但是,就像烏龜只要每天堅持爬行,也有可能戰(zhàn)勝成天睡覺的兔子。時鐘這樣日夜不停地堅持織上一年之后,它就可以織出一條2米長的圍巾!看來,有堅持就會有收獲哦!
“喂,說了半天,說的都是它怎么織東西。它又不會報時,怎么還能叫它時鐘呢?”嘿嘿,你不要以為這臺時鐘就是個“超級慢速織毛衣機”,其實,它并沒有丟掉自己作為時鐘的本職功能。它的表盤一共被分為48個點。和普通的鐘表一樣,最頂端和最底部的兩個點分別表示12點和6點。而牽動著毛線轉動的拉環(huán)就是指針。只要你看到拉環(huán)“走”到了什么位置,自然就知道這是幾點啦。
“織圍巾時鐘”的設計師威爾森表示,她想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來展示時間的流逝。讓人們看到,每天過去的一分一秒并沒有真正消失,而是變成了我們每天工作的成果——寫一篇文章、畫一幅畫,當然,還有織出一條圍巾。所以,請抓緊你手中的時間,將它們變成有價值的東西,而不要讓它們白白流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