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元麗 杜素梅
摘 要:小學階段,簡單應用題是做好復合應用題的基礎,也是整個簡單應用題教學的啟蒙階段。低年級學生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要認識簡單應用題的結構,學會分析數量關系和解答應用題的基本方法。這些簡單應用題的教學關把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復合應用題和復雜應用題教學的成敗。近年來筆者根據教學實踐,對簡單應用題的教學從以下五方面進行了嘗試和探討,取得效果比較明顯。
關鍵詞:簡單應用題;復雜應用題;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6-180-01
新教材為我們的語文課堂留有很大的空間,就是讓我們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讓我們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的開發(fā)課程資源。教材所選的文章特別的耐讀。作為文本,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多處留白。。語文教師要具備一雙挖掘文本資源的“慧眼”。尤其是善于抓住文本的“空白”,利用文本的“留白”,創(chuàng)造性地讓學生填補文本的空白之處,拓展、豐富文本的內涵與意蘊,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文本、解讀文本。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養(yǎng)成閱讀文章能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課題補白
激發(fā)興趣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我們小學語文課本中,課文的題目多種多樣,有的題目以特定的語言形式,標示出鮮明的文體特點;而很多課文的題目往往又能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態(tài)度;在有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里,作者為了突出文章的精彩片段,又常常以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作為題目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我先板書課題,讓學生讀課題啟發(fā)學生從課題中產生疑問并推想:十分自然地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產生求知的欲望,并有利于直接抓住文章學習的重點。
二、課前背景補白
課前背景補白,領會文章的主題思想每篇文章寫作前都有不同的寫作背景,學生通過了解寫作背景,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因此,在課前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背景的補白。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由于學生對本段歷史不熟悉,在理解課文時有一定難度,因此,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對相關背景資料的補白是學生學好這篇課文的基礎。孩子們通過閱讀課外書、查閱網絡資料,對當時清朝政府的腐敗和英法等帝國主義對查閱網絡資料,對當時清朝政府的腐敗和英法等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通過課文的學習,進一步激發(fā)了孩子們對帝國主義的憤慨和振興中華的愛國之情。
三、標點補白
不少文本給讀者留下了不確定的空白,等待著讀者用想象去補充。如《筍芽兒》一課,“筍芽兒終于鉆出了地面。她睜開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著…… ”這是描寫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景象,卻沒有說完。那么,這個省略號到底表示說的什么呢?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然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寫出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四、給課文插圖配“畫外音”
《挑山工》一文中有一幅插圖,圖上畫著一位身穿紅背心的挑山工,正挑著貨物攀登在陡峭的山路上。課文的結尾寫道:“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痹趯W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后,我讓學生在課文插圖下寫幾句最想說的話,可以寫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寫自己的體會,鼓勵學生說有創(chuàng)意的話,有哲理的話,先寫后說,多元化表白情懷練在情節(jié)空白處。
五、抓住文章情節(jié)空白處補寫
1、從事件敘述的空白處入手。小學語文教材中,有的課文內容寫得簡略,給敘述描寫留有發(fā)揮的余地,從而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這些空白點,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續(xù)寫,實現(xiàn)對文本的充實,讓文本更豐滿。
例如,《女媧補天》是一篇神話故事,充滿了神奇的想象。課文中女媧找五彩石部分,只寫了女媧忙了幾天幾夜,而沒有寫女媧是怎樣找的。教學中可以啟發(fā)學生根據神話故事的特點發(fā)揮想象:女媧會到哪些地方去找呢?有的學生寫道:“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媧邊走邊用手摸著每一塊石頭,細細地分辨著。她走遍了每一個山洞,終于在最后一個山洞里找到了白顏色的石頭。”有的學生寫道:“女媧走了很多地方,一塊五彩石也沒有找到。她氣喘吁吁地來到懸崖邊,在峭壁上,她看到了一塊黃顏色的石頭。她高興極了,就小心翼翼地走過去拿了?!庇械膶W生寫:“女媧走了很多地方,她翻越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河,找呀找,她很渴,就到小溪邊喝水。就在她喝水時,一塊藍石頭出現(xiàn)在清清的溪水里。女媧寶貝似的把它撿了起來,放進懷里……”
2、情節(jié)的延伸
課文的結尾往往給讀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適當的練筆,延伸情節(jié)。如在《窮人》一課后,讓學生想象一下,漁夫和桑娜收養(yǎng)了西蒙的兩個孩子后,又發(fā)生一些什么事呢?他們是如何生活的?這樣,就使課文的情節(jié)得以延伸,窮人那勤勞善良的品質也可得以再次體現(xiàn)。
3、結果補白
在學習課文《只有一個地球》時,課尾我出現(xiàn)小練筆:“在學習課文的的過程中,開始我很高興,因為我認識了一個( )地球。后來我著急了,因為( )。我氣憤了,因為( )。我痛心了,因為( )。我擔憂了,因為( )。我也要發(fā)出呼吁( )!”通過這樣的補白不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升華感悟,領會文章的主題思想而且增強學生愛護環(huán)境,珍惜自然資源的信心和決心。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
總之,教師一定要潛心會文本,善于發(fā)現(xiàn)文本的留白之處,善于在無字處讀出文本的內涵,在備課上舍得花時間,善于無中生有,善于開發(fā)課程資源,確定好補白的方式和時機讓補白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