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梅 王明曉 趙穎
藥物與臨床
葉酸調控H型高血壓Hcy水平及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臨床觀察
張劍梅 王明曉 趙穎
作者單位:100028 北京市,煤炭總醫(yī)院內科門診
目的 研究觀察葉酸調控H型高血壓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概率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門診治療的134例H型高血壓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及降壓治療,同時加用葉酸調控治療。所有患者均隨訪12個月,觀察治療前后患者血清Hcy水平變化及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結果患者治療后Hcy水平明顯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隨訪12個月,無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發(fā)生率為0%,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H型高血壓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葉酸調控治療可降低患者Hcy水平,從而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葉酸; H型高血壓; 同型半胱氨酸; 心血管事件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機體內蛋氨酸代謝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含硫氨基酸,屬于蛋氨酸循環(huán)的中間產物。同型半胱氨酸在葉酸的作用下可重新合成蛋氨酸。當葉酸缺乏時,蛋氨酸循環(huán)通路受阻而導致血液中Hcy堆積、水平升高,濃度在10 μmol/L以上時稱為高Hcy血癥,伴有高Hcy血癥的原發(fā)性高血壓,稱為H型高血壓。本研究主要觀察葉酸對調控H型高血壓患者的Hcy水平及預防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效果。
對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門診治療的134例H型高血壓患者,采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及降壓治療,同時加用葉酸調控治療、干預的方法,對治療前后Hcy水平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以觀察其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門診治療的134例H型高血壓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及降壓治療,在此基礎上加用葉酸干預治療以調節(jié)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其中男性19例,女性 15 例,年齡 42~82(63.5±11.7)歲。所有納入本次研究的患者應用藥物治療前在年齡、性別及Hcy水平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確診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同時Hcy水平>10 μmol/L,診斷為H型高血壓患者。所有入選者治療前在院外均未使用過葉酸或相關藥物;無心肌梗死、腦梗塞、腦出血等病史;男女不限;無葉酸等相關藥物過敏史。
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有心肌梗死、腦卒中、猝死、心衰病史;肝腎功能嚴重受損者;對相關藥物過敏或既往有不良反應者。
1.3 治療方法 本研究組34例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及降壓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葉酸片治療,療程為1年。
1.4 研究觀察指標 ①葉酸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患者血漿Hcy的變化;②整個隨訪期間是否發(fā)生主要心血管疾病及其生存率(心血管疾病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腦梗塞及心血管疾病死亡)。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數(shù)據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單樣本配對t檢驗。P<0.01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隨訪檢查所有患者血漿Hcy水平,比較患者應用藥物前后Hcy水平變化,結果治療后患者血漿Hcy水平明顯下降,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12個月,病例中未發(fā)生主要心血管事件;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治療前、后Hcy水平變化及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s,例數(shù)及百分率(%)]
表1 治療前、后Hcy水平變化及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s,例數(shù)及百分率(%)]
注:與治療前比較,at=3.621,aP<0.01
組別 例數(shù) Hcy(μmol/L) 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治療前 34 26.28±13.35 0(0.0)治療后 34 19.28±9.71a0(0.0)
伴Hcy升高的高血壓患者在臨床上稱為H型高血壓。在我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75%屬于H型高血壓。高血壓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在導致心血管事件上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使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更高。高Hcy[1]血癥已成為繼高脂血癥、糖尿病、吸煙、肥胖等因素之后,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高Hcy不僅損傷內皮細胞,影響?zhàn)じ揭蜃雍图毎蜃拥谋磉_,而且可通過改變內皮細胞基因,誘導細胞凋亡。相關研究表明[2],血管內皮受損后,Weibel-Palade小體變形,vWF大量釋放入血,血漿vWF含量增高,促進血小板黏附與聚集,導致血液黏度增加,促進血栓形成。由此可見,高Hcy造成血管內皮損傷和功能障礙,可加速微循環(huán)障礙和微血栓形成,成為心血管病變始動及發(fā)展的首要危險因素。
葉酸是蛋氨酸循環(huán)的重要輔酶,其在細胞內轉化為四氫葉酸,為Hcy重新合成蛋氨酸的降解途徑提供甲基供體,對同型半胱氨酸在體內的正常代謝起到至關重要作用。徐中林等[3]進行臨床觀察研究后指出,葉酸干預治療可降低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
老年人因其機體消化功能減退,以及飲食結構因素、抗內因子抗體存在,使維生素B12吸收受阻,造成葉酸缺乏,可能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治療上增加飲食和藥物中葉酸的攝入,可能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具有重要影響[4]。老年人腎功能減退,血漿Hcy清除率降低,因此補充葉酸的同時需監(jiān)測血漿Hcy水平,以保證用藥安全。
本研究中在治療H型高血壓常規(guī)應用降壓藥物的同時,加用葉酸治療以期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結果顯示,患者應用葉酸藥物前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變化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葉酸在降低Hcy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從而進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因此,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有助于阻止病情的進展,改善患者預后。伴有Hcy升高的高血壓患者在采用傳統(tǒng)降壓藥物治療的同時,聯(lián)合應用葉酸藥物以達到對雙重危險因素的控制,其療效和安全性均優(yōu)于對單一危險因素的強化控制,在降壓或降Hcy有效率方面均具有更佳的臨床療效,是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的較好途徑。但是降低Hcy后最終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機制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同時聯(lián)合用藥控制心腦血管的多重危險因素是否存在藥物的相互作用及相關機理需進一步研究探索。
[1]閆建萍.葉酸干預治療對H型高血壓患者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響觀察.求醫(yī)問藥,2012,10:513.
[2]孫娟,譚紅梅,程超,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誘導血管內皮功能障礙促進微循環(huán)障礙和微血栓形成.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7,23:2336-2340.
[3]徐中林,趙義發(fā),吳蘭蘭.葉酸對H型高血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響.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6:731-733.
[4]燕虹,王蓓蕓,楊慶良,等.老年人葉酸、維生素B12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探討.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4,3:201-202.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folic acid on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for patients with hyperhomocysteinima-related hypertention
ZHANG Jian-mei,WANG Ming-xiao,ZHAO Ying.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China Meitan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028,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and observe the effect of folic acid on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yperhomocysteinima-related hypertention.Methods 134 patients with hyperhomocysteinima-related hypertention were given the routine treatment with antihypertensive drug,in addition to folic acid.All patients were observed three months.Results After folic acid administration treatment for 12 months,the level of homocystein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beginning(P<0.01).There were non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he three months in the patients(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with folic acid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decreases the rates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yperhomocysteinima-related hypertention.
Folic acid; Hyperhomocysteinima-related hypertention; Homocysteine; Cardiovascular events
10.3969/j.issn.1672-5301.2014.04.024
R544.1
A
1672-5301(2014)04-0373-02
201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