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生輝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林業(yè)局,甘肅臨潭747599)
該項目研究在洮河林區(qū),地理位置為E 103°35′,N 35°05′,海拔在2100~3926m。本地區(qū)屬高寒濕潤區(qū)和高寒半濕潤區(qū),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涼爽濕潤,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四季不分明。年太陽總輻射量為4986.9~5643.8 MJ/m2,生理輻射量為2443.6~2765.8MJ/m2,年日照時數(shù)2186~2364h;年平均氣溫為3.1~5.4℃,年極端最高溫度為37℃,年極端最低溫度為-23.8℃,≥10.0℃年積溫為790.7~1635℃,年蒸發(fā)量為1080~1375mm,干燥度0.12~1.09;全年以西北風(fēng)為主,年平均風(fēng)速為1.4m/s;年降水量為612mm,降水豐富且季節(jié)分布不勻,無霜期90~110d。
本試驗調(diào)查分析在洮河林區(qū)新堡林場苗圃進行,按覆膜播種育苗和大田(無覆膜)播種育苗兩種方式,設(shè)定固定樣地進行對比試驗,每個類型設(shè)置3個固定樣地,每個樣地面積200m2,3次重復(fù),試驗統(tǒng)一采取隨機設(shè)置,此后分別對發(fā)芽率、株高、根徑生長量、成活率進行調(diào)查取樣記錄,每個類型樣地調(diào)查取樣均重復(fù)3次。
2.1 供試材料
試驗所用的沙棘種子采自新堡林場管護區(qū),于2012年10月采集,選取籽粒成熟飽滿,大小均一,褐色,光滑堅硬,無病蟲害,凈度95%。
2.2 催芽處理
沙棘種子皮厚且硬,并附有油脂膠膜,妨礙種子吸水發(fā)芽,又帶有細菌,因此播前的種子處理很重要。于2013年3月播前用濃度為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進行消毒,之后用清水清洗干凈,然后放入3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48h后,待種子吸水膨脹后,將種子與細河沙混放在10~15℃左右的溫暖處,當(dāng)有40%以上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2.3 播種
2.3.1 覆膜播種: 在預(yù)先選好的試驗圃地內(nèi),每畝施入有機肥2 000kg,化肥50kg,再將土壤深翻30cm、打碎、耙平,按寬100cm、高20cm、步道寬40cm的規(guī)格做床,南北向。床面要求平整、細致。然后選用寬幅120cm、厚度≥0.008mm的地膜進行覆蓋,之后采用覆膜打孔機打孔,采用人工點播方式種植,再澆透水。
2.3.2 大田播種: 同樣每畝施入有機肥2 000kg,化肥50kg,再將土壤深翻30cm、打碎、耙平,按寬100cm、高20cm、步道寬40cm的規(guī)格做床,南北向。床面要求平整、細致,適度鎮(zhèn)壓保墑,用手工均勻的將混沙的沙棘種子撒于床面,然后覆蓋細土2~3cm,覆土后用75%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進行消毒,再澆透水。
3.1 不同覆蓋類型種子出芽率的影響
由于覆膜機播深淺較一致,苗床緊實,出苗快而整齊。通過對試驗地覆蓋與大田(不覆蓋)出芽率測試結(jié)果,覆膜與大田(不覆蓋)出苗率相比,覆蓋比大田(不覆蓋)出苗期提前3天,出苗天數(shù)縮短了8天,出苗率提高5.7%(見表1)。
表1 不同覆蓋類型對種子出芽率的影響
3.2 不同覆蓋類型對株高和地徑生長量的影響
地表覆蓋地膜后,雜草光合作用減弱,生長緩慢,顏色發(fā)黃,數(shù)量減少,大大減弱了對養(yǎng)分的吸收。覆蓋對株高和地徑生長量變化試驗結(jié)果也證明了這一點。覆膜育苗當(dāng)年實生苗平均苗高為17.8cm,平均地徑為0.24cm;而大田育苗當(dāng)年實生苗平均苗高為14.3cm,平均地徑為0.19cm(表2)。
表2 不同覆蓋類型對苗木株高和地徑生長量的影響
3.3 不同覆蓋類型對苗木成活率的影響
表3 不同覆蓋類型對苗木成活率的影響 %
沙棘成活率是在翌年幼苗發(fā)芽時測定。由表3可見,通過兩種不同方式育苗,對3個樣地苗木成活率均產(chǎn)生影響,各個樣地間的成活率也有所不同。第1個樣地取樣時,覆膜苗木成活率為80.2%,大田(不覆蓋)苗木成活率64.6%;第2個樣地取樣時,覆膜苗木成活率為78.8%,大田(不覆蓋)苗木成活率62.3%;第3 個樣地取樣時,覆膜苗木成活率為78.2%,大田(不覆蓋)苗木成活率60.3%;地膜覆蓋條件下平均成活率為79.1%,而大田(不覆蓋)平均成活率為62.4%。
本研究探討了在相同氣候、土壤、水分、肥力條件下,地膜覆蓋和大田(不覆蓋)對沙棘發(fā)芽率、株高和根徑生長量、成活率的影響,得出如下結(jié)論:
4.1 不同覆蓋處理(地膜覆蓋和大田)條件下,沙棘的成活率和生長量在地膜覆蓋條件下成活率及生長量效果均比大田(不覆蓋)環(huán)境下生長效果要好,地膜覆蓋條件下沙棘的成活率為79.1%,高于大田(不覆蓋)條件下的62.4%;地膜覆蓋條件下沙棘的平均株高為17.8cm,高于大田(不覆蓋)條件下的14.3cm;地膜覆蓋條件下沙棘的平均地徑為0.24cm,高于大田(不覆蓋)條件下的0.19cm;地膜覆蓋條件下沙棘的最終出苗率82.4%,高于大田(不覆蓋)條件下76.7%。
4.2 根據(jù)當(dāng)?shù)氐男夂颦h(huán)境,通過覆膜可有效增加地溫、保墑保濕、避免土壤板結(jié),改善了種子生長的微環(huán)境,延長苗木生長期,提高了苗木抵抗災(zāi)害性天氣的能力。同時節(jié)約種子,抑制雜草生長,減少勞動投入。
[1]劉文東.沙棘的利用價值與栽培[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07(7):8-9.
[2]劉洪章.沙棘栽培技術(shù)[J].北方果樹,1999(2):17-18.
[3]廉永善,陳學(xué)彬.論沙棘植物生物學(xué)研究與沙棘引種育種[J].沙棘,1994(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