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卜海東 ,顧廣軍,程顯敏,劉延杰,王貴平
(1.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牡丹江分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41;2.山東省果樹研究所)
果樹大多靠蟲媒花傳粉,自然坐果率較低。隨著近幾年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追求病蟲害少的蘋果,果園的用藥量不斷增大,蘋果傳粉昆蟲遭到了毀滅性傷害,花期已很少見到野生傳粉昆蟲,導致大面積蟲媒花果樹花期得不到有效的授粉,自然坐果率不能滿足生產的需求,而不得不采用成本較高的人工輔助授粉方法來提高坐果率。同時蘋果外觀品質受到了嚴重影響,由于授粉不良導致蘋果種子發(fā)育不正常,果實不周正率加大[1-2]。
壁蜂(Osmia)是眾多野生蜜蜂中廣泛用于栽培作物傳粉的重要類群之一,而凹唇壁蜂具有活動溫度低、訪花速度快、抗逆性強、工作時間長、易于人工繁殖和管理,并且傳粉效果遠優(yōu)于其它壁蜂,在渤海灣等地區(q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3-5]。但在高寒地區(qū)是否適應尚無人做過此方面的研究,我們于2011~2013年從山東省果樹所引入凹唇壁蜂。結合山東地區(qū)的成熟技術,通過對壁蜂在寒地生物學特性和授粉效果進行研究,掌握壁蜂在寒地的釋放技術,提高果樹坐果率。為進一步提高我省果樹生產技術水平提供依據。
供試蜂種為凹唇壁蜂,由山東省果樹所提供。2011~2013年,每年20000頭。
試驗于2011~2013年在牡丹江市東寧縣、林口縣、寧安市、穆棱市果園進行。試驗地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試驗地點基本情況
1.2.1 巢管的制作
巢管分為三種,一種使用無氣味、不透光的特殊材料卷成的紙管,管長15~16 cm,內徑7.0~7.5 mm,壁厚0.1cm,一頭彎過來用透明膠帶封死。另一種是從山東帶來的蘆葦管。2種巢管的管口用廣告色涂成紅、藍、綠、黑4種顏色,以利壁蜂認巢。還有一種是從上海帶來的4種顏色的塑料蜂管。3種巢管均50支扎成一捆,顏色隨機搭配,每個紙箱內放巢管的數量最少為放蜂頭數的2倍。巢管要放平,與箱口方向一致。
1.2.2 巢箱的制作
巢箱分紙質、木質和磚體三種結構。規(guī)格為25cm×15cm×25cm,一端敞口。敞口的一測放一硬紙板隔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放蜂繭盒,下層放蜂管。在巢箱外面包上塑料布做好防風防雨設施。
1.2.3 授粉效果研究
在落花后第10天調查距離蜂箱不同距離(0、20、40、60m)的蘋果坐果率情況,每個距離選擇東西南北4株,每株均按東、西、南、北、上5個方位進行,每株不少于100個花序,掛牌標記,記載每個方位調查的花序數,計算其平均坐果率。
1.2.4 生物學特性的研究
采用跟蹤觀察法,觀察日開始活動時間,工作時間和訪花速度。
數據處理采用excel,分析方法運用田間觀察法,跟蹤調查法。用DPS7.05軟件進行果實品質差異顯著性分析。
通過2年的試驗,對壁蜂釋放時期的紙質蜂管、蘆葦管和塑料管分別進行了田間觀察。發(fā)現壁蜂出繭后,采蜜飛回巢箱的蜂管做繭的順序是,蘆葦管>紙管>塑料管。分析原因可能是塑料管有揮發(fā)性氣味,透氣性不好。而紙管相對于塑料管沒有很大的揮發(fā)性氣味,透氣性優(yōu)于塑料管,但可能遮光性沒有蘆葦管好,所以通過觀察發(fā)現蘆葦管是最好的。利于壁蜂回巢管做繭。在擺放蜂管的時候,我們還做了管口的對比試驗,一種管口是平面,一種管口是斜面。觀察發(fā)現斜面管口更利于壁蜂進入,同時發(fā)現蜂管擺放時突出于蜂箱有利于壁蜂進入。
放蜂前將巢箱設置在果園背風向陽處,巢前開闊,無遮蔽。巢箱用木架或磚支撐,巢箱口設朝南方向,箱底距地面50~60cm為宜,箱上設防雨設施。巢箱材質分別設紙箱,磚體,木質結構進行對比試驗。每畝果園放蜂箱2個即可。放蜂期間,一般不要移動蜂箱及巢管,以免影響壁蜂授粉繁蜂。經過觀察發(fā)現木質結構的蜂箱最好,木質箱體輕便,同時加上防雨措施后,箱體不易腐爛,便于移動,可再次利用。而紙箱雖然輕便,但是容易被雨淋濕,容易被風吹倒。磚體結構雖然結實,防雨,但是移動困難,同時材料不利于取得,需要到磚廠購買空心磚。
壁蜂授粉對比試驗的地點位于寧安市江南鄉(xiāng)東安村蘋果標準示范園。
表2 壁蜂授粉不同距離的花序坐果率
從表2可以看出,壁蜂授粉的有效距離在60m以內,隨著距離的增加授粉后坐果率成降低趨勢,并且在對照果園也選擇了東西南北4株,每株均按東、西、南、北、上5個方位進行,每株不少于100個花序,掛牌標記,記載每個方位調查的花序數,最后算出其平均坐果率為0.257,低于壁蜂授粉后的花序坐果率0.316。
通過調查發(fā)現紙管的蜂管回收率低,在1/10左右。而蘆葦管的回收率稍微好一些,每管蜂蛹數量有3~4個。圖1是試驗地蜂繭回收率情況。從圖1中可以看出4種顏色的蜂管中壁蜂的做繭率雖然有所差別,但是與他們所利用的巢管顏色的比例基本一致。所以認為壁蜂對顏色選擇沒有差別,但可能會吸引壁蜂回巢。
圖1 不同地區(qū)蜂繭回收比例
以寧安市江南鄉(xiāng)東安村龍豐示范園為例,對不同傳粉區(qū)域果實若干指標調查結果見表3。
從表3中可以看出,利用凹唇壁蜂對果樹進行傳粉,在提高坐果率的同時,可以使果實內種子數極顯著增加,并明顯增加單果重和果型指數(L/D)。但并未對果實硬度和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產生明顯影響。
表3 凹唇壁蜂傳粉對果實品質的影響
通過跟蹤觀察法測定,訪花速度 6~8朵/min,日活動時間 7點~16點,工作時間 8~9h/d。
壁蜂在溫度達12℃以上開始活動,風速超過4級以上或陰雨天氣會降低雌蜂外出訪花的頻率。
放蜂前后果園不能噴藥;巢管材料和規(guī)格要合適,在制作紙管時,不要使用有異味的膠水或漿糊。巢管不能太細,如果太細發(fā)育成雄蜂較多;太粗雖發(fā)育成雌蜂多,但繁殖率低;巢箱擺放位置要恰當,如果離道路比較近,往來車輛會干擾壁蜂授粉回巢,使其驚嚇飛到其他地方導致做繭率降低。水源條件要充足,壁蜂每做一個花粉團并產卵后都要用泥封堵,巢箱旁的水泥坑面積應盡量大些,并且每天要經常查看,及時添水保持泥濘狀態(tài)方便壁蜂采泥做巢。
應用壁蜂授粉一定能解決果品質量問題。這種想法在一部分新果農中存在。實際上,要想真正發(fā)揮壁蜂授粉在端正果形、增大果個、改善果品質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就必須采取綜合管理技術措施,如加強肥水管理、科學修剪、合理負載等。只有這樣,壁蜂授粉的優(yōu)勢才能完全體現出來。
[1]龔聲信,趙高慧,趙雪晴,等.凹唇壁蜂在云南高原蘋果產區(qū)的應用[J].環(huán)境昆蟲學報,2008,30(4): 344-349.
[2]楊萍,袁景軍,趙政陽,等.壁蜂在紅富士蘋果園釋放效果與應用技術[J].山西農業(yè)科學,2009(6): 241-243.
[3]王鳳鶴,楊甫.凹唇壁蜂果園授粉應用技術實驗[J].中國果樹,2007(6): 41-43.
[4]魏永平.凹唇壁蜂授粉效果好[J].西北園藝,1998(1): 44.
[5]魏永平,袁鋒.果樹授粉蜂——凹唇壁蜂人工應用技術[J].陜西農業(yè)科學,1997 (5):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