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孫利春
(浙江省青田縣人民醫(yī)院,浙江 青田 323900)
骨科手術往往涉及肌肉和骨骼組織的修復或重建,因而術后常常發(fā)生較嚴重的疼痛〔1,2〕,特別是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疼痛評分高于其他一般骨科手術〔3,4〕。劇烈的疼痛影響早期康復訓練,妨礙術后關節(jié)功能恢復,從而降低了手術效果。傳統的止痛僅限于執(zhí)行醫(yī)囑應用止痛藥,較少采用其他護理干預。放松技術是一種通過各種訓練有意識地控制自身心理生理活動、降低喚醒水平、改善機體紊亂功能的治療方法,能有效減輕患者因應激、疾病和手術等引起的負性情緒,促進康復和改善自我效能。本研究擬探討放松技術對關節(jié)置換患者術后1~3 d疼痛和焦慮水平的影響。
1.1對象 以2013年1~11月在我院進行髖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患者45例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1)年齡≥18歲;(2)無認知、情感障礙、精神疾病等;(3)無其他急性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焦慮;(4)在圍術期評估期間未出現任何并發(fā)癥。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同意,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有3個參與者(6.7%)未能完成研究,1例因發(fā)生并發(fā)癥、1例難以側臥位而無法完成背部按摩、1例中途退出,因此共有42例患者納入分析。女26例,男16例,年齡22~77〔平均(53.5±10.6)〕歲,髖關節(jié)置換術24例,膝關節(jié)置換術18例。
1.2方法 研究對象術后給予護理常規(guī),術后止痛藥物的選擇遵循相同的原則:術后第1天給予阿片類自控藥物鎮(zhèn)痛,第2天肌注非阿片類藥物,第3天根據需要肌注或口服非阿片類藥物。
放松技術在術后第1~3天晚上7:00~9:00進行。進行放松治療前向患者介紹放松治療的目的、意義及作用。病房安靜、整潔,患者著寬松衣服,心情盡量放松。放松技術包括腹式呼吸、肌肉放松練習和背部按摩,并且干預期間一直有舒緩的輕音樂作為背景音樂。腹式呼吸做50~100次;肌肉放松練習主要跟隨《自我放松教程》(中華醫(yī)學會音像出版社)進行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背部按摩時患者取健側臥位,采用壓揉捏、輕拍等方法在脊柱兩側施行撫摸按摩,范圍自頸部到腰部,時間為10 min。
在放松治療前(T1)、治療后即刻(T2)、治療后1 h(T3)、治療后2 h(T4)進行疼痛、焦慮水平評估。疼痛評估采取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量表變化范圍為0~10,0表示無疼痛,10表示無法忍受的疼痛。焦慮水平應用狀態(tài)焦慮量表(SAI)評估。SAI主要用于評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時間或情景的焦慮水平,共20個項目,每項按1~4分的4級評定,1分為完全沒有,2分為有些,3分為中等程度,4分為非常明顯??偡譃?0~80分。
放松治療后的焦慮水平及疼痛強度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并且T3時點的焦慮水平及疼痛強度均最低,低于T2和T4時點,見表1,表2。
表1 放松治療前后焦慮水平比較±s,n=45)
表2 放松治療前后疼痛強度比較±s,n=45)
焦慮是外科病人圍術期常見的情緒改變,特別是關節(jié)置換術的患者,體內假體的植入更易導致焦慮〔5〕。并且,焦慮和疼痛之間常存在顯著關聯,相互促進,互為因果〔6,7〕。 因此,降低患者焦慮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疼痛程度。
本研究發(fā)現,經放松治療后,尤其是放松治療后1 h,所有參與者的焦慮、疼痛水平均顯著下降。李曉霞等〔8〕發(fā)現,漸進性肌肉放松療法對骨折術后疼痛的緩減有明顯的效果,可應用于臨床疼痛患者。蔣梅艷等〔9〕發(fā)現放松療法對于減輕乳腺癌患者的癌性疼痛具有重要意義。楊封慧等〔10〕發(fā)現,音樂放松法可以減輕尿動力檢查患者焦慮和疼痛程度。Allred等〔11〕發(fā)現,術后第1天聽古典音樂20 min有助于降低疼痛和焦慮水平。
放松技術對疼痛的影響可能與緩解焦慮水平有關,因為疼痛強度通常與焦慮水平呈正相關〔6,7〕。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看,按摩能夠刺激皮膚上的機械感受器,使觸覺敏感性神經纖維抑制疼痛刺激向T細胞傳輸,從而阻止因大量膠質細胞受刺激產生的疼痛感覺〔12〕。另外,放松技術能夠刺激大腦內啡肽的分泌,使患者產生欣快感,從而起到15~60 min的鎮(zhèn)痛作用〔13,14〕,但放松治療的療效時間較短,這與本文的研究結果相符。
盡管術后常規(guī)應用止痛藥物,但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仍然有較高的疼痛強度和焦慮水平。因此,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作為進一步控制疼痛的輔助方法是必要的。從本研究結果來看,放松療法是藥物治療之外的很好的補充,病人可以根據疼痛程度、自己的作息時間和喜好靈活安排治療時段,并且這些放松技術容易接受和學習,無明顯禁忌和不良反應,花費也很小。當然,放松治療也存在明顯的缺點,即效果持續(xù)時間較短,其產生的治療效果于2 h后即開始消退,焦慮水平和疼痛強度會增加,因此必須與其他的治療和護理措施相結合。
4 參考文獻
1黃雪蓮,譚 毅.骨科手術術后疼痛的護理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3;6(9):924-8.
2Pasero C,McCaffery M.Orthopaedic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J〕.J Perianesth Nurs,2007;22(3):160-72.
3Akyol O,Karayurt O,Salmond S.Experiences of pain and satisfaction with pain managemen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 〔J〕.Orthop Nurs,2009;28(2):79-85.
4Buyukyilmaz FE,Asti T.Postoperative pain characteristics in Turkish orthopedic patients〔J〕.Pain Manag Nurs,2010;11(2):76-84.
5林子洪,王海興,陳桂浩,等.塞來昔布對膝關節(jié)表面置換患者的預防性鎮(zhèn)痛〔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48):8307-12.
6秦莉花,陳曉陽,李 晟,等.絕經綜合征患者焦慮與MENQOL量表中軀體癥狀的關聯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5):1009-11.
7孟 景,沈 林,Todd Jackson,等.疼痛對心理的影響及其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1;19(10):1493-501.
8李曉霞,劉 娜.漸進性肌肉放松對骨折術后止痛的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6):41-2.
9蔣梅艷.放松療法對乳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10(6):86-8.
10楊封慧.音樂放松法對尿動力檢查中焦慮、疼痛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143.
11Allred KD,Byers JF,Sole ML.The effect of music on postoperative pain and anxiety〔J〕.Pain Manag Nurs,2010;11(1): 15-25.
12高永靜,紀如榮.星形膠質細胞調節(jié)慢性疼痛的分子機制〔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3;19(9):545-52.
13張志明.綜合康復治療肩周炎的療效觀察及對血漿β-內啡肽和P物質含量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9;31(11):770-2.
14Buyukyilmaz F,Asti T.The effect of relaxation techniques and back massage on pain and anxiety in Turkish total hip or knee arthroplasty patients〔J〕.Pain Manag Nurs,2013;14(3): 1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