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梅
當代文學巨匠巴金曾說過:“人活著,說的和做的要一致,這是達不到的,達不到也要這樣做,這個社會才能變得光明?!彼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1979年,作家從維熙把描寫監(jiān)獄真實生活的《大墻下的紅玉蘭》,寄給巴金主持的《收獲》雜志,年過七旬的巴金親自過目拍板,不顧可能惹來的麻煩,讓編輯以最快的速度和頭條的位置發(fā)表,小說受到很多讀者的歡迎??陕闊┮步吁喽鴣?,有人指責《收獲》為“解凍文學”開路;有人以“兩個凡是”,質疑編輯部的政治走向;作家曾經為囚的勞改農場,也寫來批評信,說小說攻擊了“無產階級專政”。一時風聲鶴唳,那段時間,巴金與編輯部同仁一起經受了黎明前的五更寒,但巴金還是要求刊物“百無禁忌,更進一步”?!洞髩ο碌募t玉蘭》的發(fā)表,從維熙成了“大墻文學之父”。
源于巴金的真,從維熙另一部小說《遠去的白帆》,才得以發(fā)表。這部中篇小說曾作為約稿,被一家大型刊物取走,之后很久沒有回音。待詢問,主編以“細節(jié)過于嚴謹,吃不準上邊精神”為由,讓作家刪除小說中一些所謂“敏感”情節(jié)。從維熙當即拒絕。因為那是從維熙真實的勞改生活,要抽掉,將徹底背離了文學反映社會真實的根本理念。
后來,從維熙把《遠去的白帆》的遭遇,告訴在北京作短暫停留的巴金,并將文稿交給巴金,巴金不顧長途飛行的疲勞,連夜審讀,做出評價:“小說展示了歷史的嚴酷,在嚴酷的主題中展示了生活最底層的人性之美。不管別的刊物什么態(tài)度,我們需要這樣的作品,回去我們發(fā)表它?!辈痪眠@部中篇小說就在《收獲》上發(fā)表。并以接近全票獲得1984年全國第二屆優(yōu)秀中篇小說文學獎。
正是由于巴金在文學新時期的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地為寫真實的作品鳴鑼開道,才為敢于說真話的作家復出新中國的文壇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言行一致說得容易,做起來難,這也是巴金成為“當代世界偉大的作家之一”的先決條件。
(編輯/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