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雅萱
有100萬元給你花10萬的男人不一定愛你,但有100元卻給你花99元的男人一定值得嫁。
這句話成為很多女人的情感標尺,她們深信不疑。大多數女人認為,只有當一個男人愿意為一個女人掏空家底,無私忘我的時候,他才是最可靠的。一旦男人要有所保留,女人的不安全感立馬就來了,“你留著錢不都給我要干什么,是不是留著后手呢,或者想要包二奶?”
所以女人掌管男人,總是從掌管男人的財產開始。但這把男女之間變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女人想要一種精神和物質上的極致,男人想要的是情感和金錢上的自由,打來打去也沒個結果。
我一個女友,兩口子志同道合,都是那種生活得很精致愛花錢愛玩的主。但用她的話來說卻是,“如果我們家只剩下100元錢,他會慷慨地給我50元,自己留50元。”
說這話的時候,她老公也在場,他笑瞇瞇地辯解,“我沒那么小氣,給你60,我留40就行,再不濟,30也行?!毕肓艘幌?,他又補充,“再不能少了,這可是我的極限了。”
女友瞥給我個委屈的眼神,“看看,就這么自私?!?/p>
我知道她是得了便宜還賣乖。誰都知道他們感情好,關系和睦,凡事有商有量。
說自私,是挺冤枉他的。他去香港給自己買塊勞力士,不忘了給她帶回塊歐米茄。只要是他能消費得起的,他一定會給她照單來一份。他的確不是舍得讓自己吃虧的那種人,可也同樣舍不得讓她吃虧。他可以縱容她站到稍微高自己一頭的地方,前提是自己也沒低多少。
“抱怨”完他的自私之后,她又總結了一下和這種男人在一起有兩點好處:
一是沒有積怨。誰也沒虧待過誰,所以彼此心里都沒委屈。
二是心態(tài)平和。懂得如何寵愛自己的人內心不壓抑,對己寬容對別人要求也不高,沒有那種“我一定要掌控生活中所有的東西”的控制欲,生活會很輕松。
我說:“有了以上兩點好處,就已經能成就一個比較完美的婚姻了。”
會愛自己,不等于自私,而是人格健全的風向標。這意味著一個人尊重自己的需求,有自信有尊嚴,內心充實,不殘缺。
他不會放棄經營自己,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的來愛她,因為那樣的他就不可愛了。他希望別人有愛自己的理由,而不單純是因為他愛她,對她好,讓她被感動了,出于趨利避害的理由選擇他。
會愛自己的不會伏低做小,以損害和犧牲自己的尊嚴來贏得別人的愛,他們會以愛來贏得愛,以不愛對待不愛。建筑在自愛之上的感情,更容易堅守,更清醒。
我想起我父母,我爸是享受型,我媽則是受苦型。我媽從來舍不得讓自己吃好的用好的,總是要先緊著我爸,我爸呢,天長地久被慣壞了,從來想不起來關照我媽。所以我媽就總是覺得委屈,覺得吃虧,常常會在生活中無意識地帶出這種負面情緒,連帶著我爸覺得她“任勞不任怨”,不是賢妻良母。
她不會對自己好,卻非要他對她好。他要是不對她好,她還是對他好。她越是對他好,他越不知道怎么對她好。都快成繞口令了,沒辦法,就是這么個小毛驢拉磨的死循環(huán),麻煩看不懂的多看幾遍。
像我媽這樣的女人很多,明明家里有那個條件,可還是舍不得讓自己享受。因為她們享受的是那份受難中的優(yōu)越感:“你看我對你多好,你就是不如我高尚”。在肯定自己的同時,已經否定了別人,所以她們永遠都是吃虧受苦的一方,永遠是抱怨不已嘮叨不休,把所謂的好話生生地變成了對方腦袋上的緊箍咒,時不時拿出來念叨一下,搞得對方頭疼。男人寧可她別付出,只要心態(tài)平衡就好。
不愛自己,全指著別人來愛的人是很可怕的。他們的內心就像一個黑洞,吸食感情的能量,給多少都不會滿足,因為他們其實不懂愛。
會愛自己,才會愛別人。不會愛自己,就去愛別人,這愛將是一種饑渴的尋找和表達,很難有善終。
(編輯 李婉莉 njl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