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魔豆
父母適時地運用幽默,不僅能讓自己的內(nèi)心平靜下來,還能把原本與子女愈演愈烈的矛盾輕而易舉地化解。
我從來沒有把自己和“幽默”這兩個字連起來過,尤其是為人母以后,我總是考慮過多,要求完美,因此我常常焦慮,容易失去理智。我為自己找借口:我已經(jīng)夠忙碌了,不要再要求我有多幽默。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一個由美國心理專家組織的家長沙龍,他要求我們在座的各位展現(xiàn)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自己貪玩、搞笑、幽默的一面。我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能做得很好,很多人都說,表現(xiàn)得不像平常的自己。而且,很多矛盾真的就這么輕而易舉地被幽默化解了,原本憤怒的情緒,也轉變成了快樂。
回家后,我也試著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運用幽默的力量來化解與孩子的矛盾。從家里到學校,僅僅5分鐘的路程,但是,豆豆有時要走上10多分鐘,他有時會跟你說著說著話就停下來,有時會爬上路邊的欄桿,有時就軟綿綿地靠在你身上說走不動。以前我的一貫做法是,提醒1次,警告1次,數(shù)1、2、3,不聽就懲罰,最后兩個人都不愉快。但這次我跟他說:“哦,你現(xiàn)在是想當一歲的不會走路的寶寶對嗎?來,媽媽抱抱。”我把他橫抱在懷里,他立馬進入角色,舒服地躺著,嘴里發(fā)出“啊……啊”的聲音。過了一會兒,我把他放下來,說:“好了,現(xiàn)在是兩歲了,兩歲的寶寶只能慢慢地走,還需要媽媽拉著手。”這時他還會邊走邊玩。我說的時候,他還配合表演得入木三分……我接著說:“好了,現(xiàn)在3歲了,可以自己很獨立地走了,而且走得很快……現(xiàn)在4歲了,走得更好,像個大孩子……現(xiàn)在6歲了,跟大人一樣,能在過馬路時看有無車再決定是否通過……”對于5歲的他,說他走路像6歲的孩子,那可是最高的贊美。
從那以后,從學校到家的路,都充滿了歡聲笑語,我再也沒有焦慮與憤怒的感覺。他也覺得,跟媽媽玩這樣的游戲,比起在路邊逗留好玩多了。不久,他游戲不玩了,但好好走路的習慣卻保留了下來。
每一個孩子都會有一段叛逆期,你說東,他往西,他用反抗、不合作來挑戰(zhàn)父母的耐性。那個時候,往往是父母最容易失去理智的時候。豆豆3歲了,還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我給他穿的時候,他會扭來扭去,完全不配合。有一次,我故意把衣服穿到他腿上,然后很驚訝地說:“咦,為什么穿不進去呢?”他馬上回過頭來,說:“媽媽,你穿錯了,這是衣服!”我又把衣服套到他頭上,說:這個帽子真好看呀!他哈哈大笑起來:“媽媽,這不是帽子!這是衣服,是這樣穿的?!彼约喊岩路┑缴砩希缓笤佟敖獭蔽以趺创┭澴?、襪子……整個過程只用了很短的時間,而且是在笑聲中結束的。
我感覺到了幽默的力量,不僅能讓自己的內(nèi)心平靜下來,還能把原本愈演愈烈的矛盾很輕而易舉地化解。我開始把這種力量變?yōu)榱晳T,遇到問題,不再是三把火在先,而是懂得冷靜地看待問題,用幽默的方式去處理。讓我更加驚喜的是,豆豆在生活中,也學到很多幽默的品質(zhì)。有一回,他在和小朋友玩的過程中,兩個小朋友爭執(zhí)不停,他走過去說:“你們這樣也解決不了問題,這樣吧,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歌,你們兩個誰能在歌唱完之前,撿到最多的樹葉,那就聽誰的。”這個提議得到大家的贊同,其他小朋友唱歌,另外兩個小朋友拼命地撿樹葉,結果,到最后,大家都忘了之前爭執(zhí)的事,開開心心地唱著歌撿起樹葉來。
幽默,其實來自內(nèi)心的冷靜與樂觀,來自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相信自己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用最正面的方式,給孩子帶來快樂與生活的各種常識。用幽默化解矛盾,化憤怒為快樂,這給予孩子的,是何其幸福的人生。
(若子摘自《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責編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