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月
很早之前就有人說過,愛情始于誤解死于了解。
《悲慘世界》中,雨果曾經(jīng)很深刻地闡述過這個道理。
冉·阿讓帶著女兒珂賽特過著逃避追查的生活,他們只可以在固定的時間內(nèi)到公園去散步。父親緊張地提防著周圍“不懷好意”的男青年,而春心初萌的女兒則時時想逃離父親的監(jiān)管,躲到意中人的懷里。
革命青年馬呂斯注意到了珂賽特。他著了魔似的每天去公園,想方設法要接近那個姑娘。在他還沒向她表白的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死心塌地地愛上了。
青年人的愛情很容易就這樣,于無聲處聽驚雷,于想象中海誓山盟。當好夢成真,接下來的就是用現(xiàn)實來彌補此前在想象中建立起來的戀愛閣樓,把那些想象逐個變成現(xiàn)實。
女人,愛上的第一個男人很重要。她對他一無所知,僅僅憑借外貌或者眉眼間的交流,就芳心暗許,只要有合適的機會,他們就會進發(fā)海嘯般的感情。這個男青年的品質(zhì),決定了她的第一段戀愛質(zhì)量,并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她的生活方向,遇到老實人,就會過上平淡穩(wěn)定的生活;遇到小流氓,就會整天沉浸于后悔沮喪。
或許上帝就是這么安排的,愛情就是一場遭遇戰(zhàn),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遇到,第一本能的反應就是“開火”,而不是花時間計算得失、預測過程和結局。短時間敲定的“戰(zhàn)果”,以后再花時間來總結,反正婚后有的是時間。已婚人士吵架時,吵的不都是戀愛時的那一點你尊我讓、你得我失或我失你得嗎?
多數(shù)人的愛情,都是在匆匆忙忙中產(chǎn)生的,這其實挺好。多數(shù)人的愛情,以誤會開始,卻不一定以了解結束。因為年輕時的許諾,因為熱戀時說的那些蠢話,因為一些過去的曾經(jīng)的共同愿望,我們隱忍自己,口中不斷抱怨,這不是放棄不了某個人,而是愿意花更多時間去考驗承諾的含金量。
(摘自《中國青年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