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鑫
(中石油大慶石油管理局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一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411)
大慶油田深層天然氣主要儲層是營城組四段火山巖儲層,在水平井施工中經常遇到地質靶點垂直深度不準確的問題[1]。利用隨鉆地質導向系統(tǒng)中的地質參數測量傳感器能夠測量電阻率、自然伽馬、中子密度、巖石孔隙度等地層參數,并提供實時的測井曲線,再結合巖屑綜合錄井、氣測顯示等,可以確定標志層和目的層深度。應用隨鉆地質導向系統(tǒng)鉆火山巖水平井的施工過程分為探氣頂階段和中靶階段,其中探氣頂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合理的井斜角和靶點推移距離,以便探知氣層準確位置。下面,筆者對火山巖氣藏水平井探氣頂優(yōu)化設計進行了研究。
首先需要根據隨鉆測井、錄井數據和區(qū)塊內鄰井資料進行地層(尤其是標志層)的對比分析,當鉆遇標志層后,通過地層對比以及與鄰井的連井圖分析,可以預測出氣層的上、下限范圍,據此進行探氣頂優(yōu)化設計。在實際鉆進過程中,若需要重新調整氣層位置,就必須根據新的氣層位置及其上、下限,再次進行探氣頂優(yōu)化設計,如此反復進行,直至鉆達氣層頂界面。鉆達氣層頂界面后,當隨鉆地質導向系統(tǒng)中的測井曲線、鉆時、巖屑錄井及氣測全烴值等均反映出氣層特征后,就可以確定氣層的垂深,據此設計出井底至目標的待鉆軌道并進行施工直至中靶。
火山巖氣藏水平井探氣頂優(yōu)化設計的基本原則是盡量使井眼軌跡調整到有利于中靶的位置,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2點:一是要使A點靶窗(簡稱A靶點)向前或向后推移的長度盡量減小(見圖1);二是使中靶軌道的施工難度盡可能減小。對施工過程中,由于靶點垂直深度的不確定性,經常出現(xiàn)需要將A靶點向前或向后推移才能保證中靶的情況,但A靶點向后推移得越多,在氣層中的井段就越短,這將不利于提高氣井產能。另外,如果A靶點向前推移越多,則會提高中靶軌道施工難度并增加施工風險。為此,需要確定A靶點最佳推移距離。
當氣層提前出現(xiàn)時,A靶點向前推移的距離ΔL計算公式如下:
(1)
當氣層滯后出現(xiàn)時,A靶點向后推移的距離ΔL計算公式如下:
(2)
式中,KZ為工具在氣層中的造斜率,(°)/30m;α3為A靶點井斜角,(°);α1為當前井底井斜角,(°);Sa為A靶點設計水平位移,m;Sw為當前井底水平位移,m;Δh為估計油層垂深誤差。
為了減少靶點A向前或向后推移的距離,保證鉆井施工的安全進行,必須選擇一個最佳的穩(wěn)斜探氣頂角來進行穩(wěn)斜鉆進。隨鉆地質導向測量儀器具有測量電阻率、伽馬、巖石密度、中子孔隙度的測量短節(jié),電阻率對氣層反應明顯[4]。假設儀器的電阻率測點A靶點為第2增斜段與探氣頂段的拐點,鉆頭距儀器下端面B點的長度為l,工具在著陸段造斜率為K,氣層厚度為H,距氣頂H/3處開始入靶(見圖1),則最佳探氣頂井斜角α2可以通過如下公式計算[4]:
(3)
將火山巖氣藏水平井探氣頂優(yōu)化設計方法應用在大慶油田升深平1井、徐深1-平1井、徐深8-平1井、徐深9-平1井、徐深9-平2井等火山巖氣藏水平井施工中。A靶點設計與實鉆參數對比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升深平1井、徐深1-平1井、徐深9-平1井的目的層垂深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滯后,而徐深8-平1井、徐深9-平2井的目的層垂深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提前,但無論目的層垂深滯后或提前,在目的層垂深與設計垂深相差較大的情況下仍能保證準確中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A靶點向后推移的長度,并且降低了火山巖水平井中靶軌道的施工難度,中靶率均達到了100%。
表1 A靶點設計與實鉆參數對比表
1)通過火山巖氣藏水平井探氣頂優(yōu)化設計,能夠解決火山巖氣藏水平井地質靶點不確定條件下的中靶問題,同時可以降低中靶軌道的施工難度。
2)由于氣層位置誤差的大小對火山巖氣藏水平井探氣頂效果影響很大,有必要加強提高油層位置預測精度的研究來進一步改善中靶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瑞營.大慶鉆井技術新進展[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5.
[2]佟長海,魯港,譚靜,等.水平井的中靶分析[J].天然氣工業(yè),2008,27(3):64-66,141.
[3]劉修善,石在虹.給定井眼方向的待鉆軌道設計方法[J].石油學報,2002,23(2):97-99 .
[4]蘇義腦.水平井井眼軌跡控制[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