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國彪
每年的全國兩會上,一位身穿深灰色衣服和布鞋的老人總會吸引眾多代表委員的注意,大家爭相向她問好,并合影留念。什么樣的一位老人明星一樣受到代表委員的追捧?什么樣的一位老人代表如此樸素?她就是自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至今已連續(xù)參加十二屆全國兩會的85歲的山西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全國勞模申紀蘭。
從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到2013年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是全國惟一的一位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二屆的全國人大代表。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申紀蘭先后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在周恩來總理家中作過客,和鄧小平一起照過相,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人到山西,大多會到西溝村去看看她。
從外表看,這是一位普通的山西農村婦女;滿手老繭,臉上布滿皺紋;待人親切自然,又似是鄰家老奶奶一般。就是她,申紀蘭,85年的歲月,書寫了極不平凡的人生。第一至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首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
全勤的人大代表
申紀蘭的家坐落在太行山脈的西溝村。這里山是石頭山,溝是石頭溝,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為了改變家鄉(xiāng)的貧窮面貌,申紀蘭帶著“娘子軍”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天黑了才回家,經(jīng)過幾十年的努力,光禿禿的荒山終于披上了綠裝。當年,申紀蘭聯(lián)絡了十多個要好的姐妹加入互助組,后來,她又與著名勞模李順達攜手創(chuàng)辦了聞名全國的“西溝金星農林牧生產合作社”,并被大伙推選為副社長,從此,申紀蘭的事跡逐漸傳遍了
全國。
從1954年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始,申紀蘭在后來的近60年里,不僅先后三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見,也受到了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那些合影,在申紀蘭的家里滿滿當當?shù)貟炝藘擅鎵Α_@些照片,取代了普通的全家福,成為申紀蘭最溫暖的財富。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210人的名單里,山西代表團26人,只有4個女代表:勞模申紀蘭、歌唱家郭蘭英、劉胡蘭的母親胡文秀和基層干部李輝。當時她的想法很簡單,“想?yún)⒓右淮螘h,見見毛主席就行了,其他就不想了”。當她知道代表的任務是要選國家主席,心思更篤定,“一定要把毛主席選上”。在選票上毛澤東的名字下面畫上一個圈,成了申紀蘭和許多人心中最神圣的使命。
申紀蘭的青春,和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牢牢綁在一起。她的記憶,也更深刻地停留在那些時刻。1975年,第四屆人大會上,周總理帶病做最后一次報告。很多人都跟她一樣,掉著眼淚聽總理報告?!扒埔娝莩赡莻€樣子在那兒做報告,他坐下了,大家還鼓掌,一直鼓掌,這就是大家心里頭的領導人呀。總理多好呀,我們流著眼淚,見了總理那一次,再也見不上了?!?/p>
1978年之后,新的精神和決策,老人理解起來并不太容易,比如“包產到戶”。西溝村的光榮來自合作社、來自集體。雖然起初內心充滿疑惑,但申紀蘭還是和年輕時一樣,堅信黨的方向,“自己不能理解,那是自己的水平覺悟低”。如果再追問,老人會慷慨激昂地把手揚起來說,“就是黨和毛主席,領導四萬萬人民翻身做主人,黨不會錯”。那種發(fā)自內心的堅定不移,就像西溝接待中心黨支部書記郭雪崗所形容的:“她對黨的感情,是掏心掏肺的真?!?/p>
從1978年的第五屆開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固定下來,5年一屆,人大代表要承擔的職責,也不再是畫個圓圈那么簡單,他們要拿出自己的議案或者建議。對1978年已經(jīng)50歲的申紀蘭來說,此后的30多年,并不容易。這個從沒念過書,不識字的勞模,由此開始認字寫字,聽新聞、看報紙,領會黨的新文件、新精神。當年那個會為報告發(fā)言急得團團轉的小媳婦,就這樣,一點點成長為不用稿紙都能連續(xù)講上幾小時黨課的模范黨員。這些都讓她身邊的人感慨,“雖說沒念過書,理論水平高著呢”。
老人也感慨,現(xiàn)在的全國人大會議“變化太大了”。如果一定要她列舉一些具體細節(jié),她想了想說,“以前是舉手表決,現(xiàn)在是按鍵,電子計票,先進多了”。還有,“現(xiàn)在的代表都有文化,水平都很高”。
談起半個多世紀的人大代表生涯,申紀蘭自豪地說:“當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不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這么多年,我始終是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fā)點,也是以國家的利益為出發(fā)點”。
農民本色
申紀蘭經(jīng)歷了50多年的風風雨雨,十二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成為中國人大政治制度的親歷者和見證人。這也許是因為她淡泊名利,心里裝著國家、裝著群眾、保持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和農民女兒的樸素本色的緣故。
不管拿過什么榮譽,只要回到西溝村,換上補丁摞補丁的舊衣服,鋤頭一扛,申紀蘭就回歸了自己的本色。在她身邊工作了20多年的郭雪崗覺得,這是申紀蘭“最了不起的品質和智慧”。
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山西代表團首次全體會議上,中共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這樣評價申紀蘭:“作為正廳級干部,她保持了人民本色,誰能做得到?這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這就是我們理直氣壯的理由。”
“布鞋是自己做的,來不及做,也能買得到。”申紀蘭說,在會上住賓館,在家里就是農民。平時就這么穿,習慣了,簡單,也舒服——“而且現(xiàn)在還要下地干活,穿著布鞋才能下地啊?!?申紀蘭對記者說,在農村她還有口糧田,平時“不僅下地干活,還上山栽樹”。從年輕開始,她就帶著“娘子軍”上山種樹。50多年下來,現(xiàn)在的山頭已經(jīng)栽了2萬畝樹了。
1973年,申紀蘭被任命為山西省婦聯(lián)主任。毫無思想準備的她,總覺得這不合適,不愿去。她說:“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又沒有機關工作的經(jīng)驗,讓自己當省婦聯(lián)主任不如讓別人當更合適?!彼鐚嵉叵蚪M織上反映了自己的想法,但最后還是服從組織決定。她上任后卻不要級別,不要工資,不轉戶口,不要專車,還在西溝村參加勞動……不久,在她的再三要求下,最終還是辭去了這個正廳級職務。
1983年,組織上把申紀蘭列入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候選人,她還是一再申明自己不合適,說:“我識字不多,當好代表就行了?!弊詈笏斶x了。市里要給她相應的待遇,她又全部推辭了。她說:“我的戶口在西溝,級別在農村,能走能動,要那些用處不大?!比缃瘢咽沁B續(xù)五屆當選為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了。
這些年來,申紀蘭多次外出聯(lián)系業(yè)務,坐的是公共汽車,住的是價格低的旅館,吃的是最便宜的飯菜。為了給村里出差辦事,她每年的車費、住宿費少說也要花上好幾百元,但她從未在村里報銷過一次車票,領過一次出差補助,反而把國家每月發(fā)給她的生活補貼也“賠”進去了不少。有人說,你這是辦公事,該報銷就報了吧。她執(zhí)意不肯,說:“國家每月給我150元的補貼,這就都有了?!?/p>
對于金錢,申紀蘭的看法是:金錢就像水一樣,缺了它,會渴死;貪圖它,會淹死。用來為集體、為鄉(xiāng)親辦事,金錢如命根一般;放在自己手中,則為過眼云煙。所以,鄉(xiāng)親們找她借錢,只要有,她便會慷慨解囊。能還她,就收下;還不起,她也從不要。鄰居張根則大爺無兒無女患病住院,申紀蘭不僅貼了住院費,張根則去世后,申紀蘭又主持在西溝村給他操辦了喪事。
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的大地震給當?shù)厝罕娚拓敭a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災情牽動著申紀蘭的心,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一個地地道道的普通農民,老勞??犊饽?,把自己積攢的1萬元錢捐給了災區(qū)人民。
這樣的事例,對于申紀蘭來說實在是太多了。她就是幾十年如一日堅守著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她的事跡就像2007年獲首屆全國道德模范敬業(yè)奉獻模范頒獎時,組委會給出的頒獎詞一樣:恪盡職守。是你們,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服務人民、盡心盡力、安貧樂道;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將責任心、使命感化作了堅守的動力,為社會的發(fā)展奠定牢固的根基——向你們致敬!
大浪淘沙,時間是檢驗一個人品性的最好標準。就像俗語所說,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用一輩子去做一件好事。而申紀蘭就是用自己生命的時光踐行一件事:跟黨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