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英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中醫(yī)院 貴州 盤縣 553000
外科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調查分析
雷英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中醫(yī)院 貴州 盤縣 553000
目的:對本院外科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方法選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月期間進行外科手術的患者452例,根據(jù)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臨床預防應用指導原則》的指導,對這452例外科手術患者的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神經(jīng)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231例,應用率為100%;泌尿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109例,應用率為100%;骨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62例,應用率100%;普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15例,應用率為30%。單獨應用298例,聯(lián)合應用119例。單獨應用抗菌藥物品種中,使用頻率前五位的抗菌藥物為頭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替安、頭孢米諾、去甲萬古霉素。手術前給藥89例,手術后給藥102例,手術中給藥226例;一直靜脈給藥289例,先靜脈再口服給藥128例,平均給藥(3.21±0.12)天。結論本院外科手術進行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比例還比較高,依舊存在預防性用藥指征不明確,抗菌藥物使用針對性不強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管理力度。
外科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調查
給予外科手術患者合理的預防性抗菌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減少術后感染的發(fā)生,但如果濫用抗菌性藥物,就會導致嚴重耐藥性、二次感染等情況發(fā)生[1],為調查本院外科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情況,進一步提高本院抗菌藥物使用水平,本文特對2009年12月-2012年1月期間進行外科手術的患者452例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月期間進行外科手術的患者452例。其中男性287例(63.50%),女性165例(36.50%);年齡最小的12歲,最大的72歲,平均年齡為(57.23±1.21)歲;神經(jīng)外科手術231例(51.11%),泌尿外科手術109例(24.12%),骨外科手術62例(13.72%),普外科手術50例(11.06%);
1.2 方法 根據(jù)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臨床預防應用指導原則》的指導[2],對這452例外科手術患者的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情況進行調查。主要調查項目有各類手術預防性應用、聯(lián)合用藥、具體給藥治療時間、給藥方式、給藥時機等。
2.1 各類手術預防性應用情況 神經(jīng)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231例,應用率為100%;泌尿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109例,應用率為100%;骨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62例,應用率100%;普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15例,應用率為30%。本組調查患者總應用率為92.26%。(詳見表一)
手術類型共計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例數(shù)應用率神經(jīng)外科手術231例231例100%泌尿外科手術109例109例100%骨外科手術62例62例100%普外科手術50例15例30%合計452例417例92.26%
2.2 聯(lián)合用藥情況 本組調查患者中,單獨應用298例,占應用抗菌藥物預防治療患者的71.46%;聯(lián)合應用119例,占應用抗菌藥物預防治療患者的28.54%。單獨應用抗菌藥物品種中,使用頻率前五位的抗菌藥物為頭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替安、頭孢米諾、去甲萬古霉素。
2.3 給藥治療情況 手術前給藥89例(21.34%),手術后給藥102例(24.46%),手術中給藥226例(54.20%);一直靜脈給藥289例(69.30%),先靜脈再口服給藥128例(30.69%);給藥時間最短1天,最長12天,平均(3.21±0.12)天。
在外科手術中預防性使用藥物治療,可以顯著降低術后感染的發(fā)生,但是如果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預防治療,會加重患者負擔,菌群失調以及嚴重臟器損害發(fā)生[3],會顯著增加細菌耐藥性,提高醫(yī)院感染風險。經(jīng)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本組患者中神經(jīng)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231例,應用率為100%;泌尿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109例,應用率為100%;骨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62例,應用率100%;普外科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15例,應用率為30%。研究發(fā)現(xiàn),本組患者抗菌藥物預防性總應用率達到92.26%,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頻率比較高,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臨床預防應用指導原則》中指出,部分清潔外科手術不需要進行抗菌藥預防性應用[4],所以應進一步掌握各類外科手術指征。單獨應用298例,聯(lián)合應用119例。單獨應用抗菌藥物品種中,使用頻率前五位的抗菌藥物為頭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替安、頭孢米諾、去甲萬古霉素。手術前給藥89例,手術后給藥102例,手術中給藥226例;一直靜脈給藥289例,先靜脈再口服給藥128例,平均給藥(3.21±0.12)天。規(guī)范化抗菌藥物預防性治療,可以降低術后感染的發(fā)生,應提高預防應用抗生素使用的管理。調查發(fā)現(xiàn),在抗菌藥物品種中以第二代頭孢菌素的使用頻率最高,主要是由于第二代頭孢菌素使用較為安全,并且具有廣譜抗菌性。在給藥時間發(fā)現(xiàn),術中給藥切口局部組織不能達到殺滅細菌的濃度[5],而術后給藥會錯過細菌感染、定植的最佳抗菌時間,所以預防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綜上所述,本院外科手術進行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比例還比較高,依舊存在預防性用藥指征不明確,抗菌藥物使用針對性不強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管理力度。
[1]王金彩,鄭繼海,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調查與分析[J],醫(yī)學信息手術學分冊,2008,21(8):728-830.
[2]古東東,張志芬,潘濤,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調查分析[J],海軍總醫(yī)院學報,2002,15(4):226-229.
[3]林陽,陳燕,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調查[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6,8(3),181-184.
[4]羅強,何坤,黃澤有,等,外科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調查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9,25(15):2283-2284.
R613
B
1009-6019(2014)08-0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