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光喜
宜賓市興文縣人民醫(yī)院 四川 宜賓 644400
急診心肺復蘇50例臨床觀察
亢光喜
宜賓市興文縣人民醫(yī)院 四川 宜賓 644400
目的:探討針對CA(心跳驟停)患者,完成CPR(心肺復蘇)后獲得的臨床效果表現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CA患者50例。研究患者臨床復蘇的方法,并且分析對患者進行急救的時間以及患者復蘇后的情況等相關指標。為CA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結果進行急救的50例CA患者,臨床復蘇成功的患者9例,復蘇失敗的患者41例。有2例患者臨床痊愈最終出院。針對CA患者所選擇的復蘇方式、對患者進行復蘇的時間等相關性因素針對CA患者的心肺復蘇會產生相應的影響。結論在對急診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便是患者出現了心跳驟停的情況,要求醫(yī)院急診搶救人員需要在短時間內有效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對其有效進行心肺復蘇,成功提高患者的臨床存活率。
心跳驟停;復蘇;臨床觀察
在醫(yī)院對急診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患者非常容易出現心跳驟停的情況,在這種情形下,患者于臨床表現了較高的死亡率,對患者研究有效的CPR方法,最終才能夠成功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伴隨著醫(yī)療水平的快速發(fā)展,當前,CPR于臨床獲得了極其廣泛的應用,但是臨床成功率相對較低[1]。為了研究有效方法,本文主要針對我院收治的CA患者,研究患者臨床復蘇的方法,并且分析對患者進行急救的時間以及患者最終臨床復蘇的情況,為最終的CRP成功奠定基礎,現將具體的臨床研究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50例CA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齡范圍為16~87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5.7±1.2)歲;在所有患者中,小于20歲的患者1例,在20~60歲之間的患者23例,大于60歲的患者26例。本次研究的CA患者,全部滿足心跳驟停診斷標準:患者臨床表現出意識喪失癥狀或者合并出現短陣抽搐癥狀,患者出現了心音消失的情況,無法摸到脈搏,難以準確測出患者的血壓,患者出現了呼吸停止的情況或者出現了呼吸斷續(xù)的情況,患者瞳孔表現出散大的情況。所有患者到我院進行搶救至出現CA的最短時間為6分鐘,最長為3.6小時,平均時間為(57.5±1.2)分鐘。40例患者于醫(yī)院的急診科出現了心跳驟停的情況,10例患者于醫(yī)院急診科之外出現了心跳驟停的情況。
方法:對患者進行CPR的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種:①選擇胸外心臟按壓方法;②選擇氣管插管方法;③選擇電擊除顫方法;④選擇呼吸機輔助呼吸方法;⑤選擇注射腎上腺素方法;⑥選擇復蘇藥物方法[2]。
成功標準:針對CA患者,能夠有效將竇性恢復或者將患者結性心律恢復,患者能夠自主進行呼吸,成功保證患者的動脈血壓最少為8kPa,最多為12kPa[3]。
進行急救的50例CA患者,臨床復蘇成功的患者9例,復蘇失敗的患者41例。對于成功完成復蘇的患者,轉入??平邮芟鄳闹委?。有2例患者臨床痊愈最終出院。有5例患者存活的時間段為8小時~10天,過后因為出現了原發(fā)病的情況或者出現諸多并發(fā)癥的情況最終死亡。40例患者于醫(yī)院的急診科出現了心跳驟停的情況,最終9例患者復蘇成功;10例患者于醫(yī)院急診科之外出現了心跳驟停的情況,無復蘇成功患者。
CA疾病因素同CPE結果的關系,可見表1。
表1 CA疾病因素同CPE結果的關系
患者開始復蘇的時間同患者CPR結果的關系,可見表2。
表2 患者開始復蘇的時間同CPR結果的關系
在本次的研究過程中,CPR成功的CA患者一共有9例,成功率為18.00%,臨床存活的患者2例。本研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并且患者的年齡主要集中在大于50歲的范圍內。CPR成功患者同CPR失敗患者在平均年齡方面,沒有表現出顯著價值。導致患者出現心臟驟停的主要原因便是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后導致出現的復發(fā),受到創(chuàng)傷后導致出現的復發(fā)以及患者患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后導致出現的復發(fā)。臨床針對CA患者,在進行復蘇的過程中,對于中毒性疾病導致的臨床復蘇成功率最高,原因不明的臨床復蘇成功率最低。對于CA患者,對其心肺復蘇造成的影響較多,例如患者自身患有基礎疾病、患者疾病開始進行復蘇的時間、對患者進行搶救的設備以及對患者準備藥物的情況等。
對患者開始實施CPR的時間越早,患者臨床的存活率就會越高。小于6分鐘為CA患者的最佳搶救時間。對于CA患者,實施CPR屬于臨床較為有效的一種搶救方法。在對患者實施CPR的過程中,較為常見的藥物便是選擇腎上腺素藥物給予臨床治療。此種藥物于臨床的應用歷史較長。相關的研究表明,針對CA患者,在實施CPR的過程中,選擇腎上腺素(大劑量)給予臨床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CPR成功率,但是在降低患者臨床的死亡率以及提高患者的臨床存活率兩個方面,不會表現出任何的效果。在對患者實施搶救時,配合對患者選擇血管加壓素給予臨床治療,能夠有效將患者的CPR成功率提高,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患者自主心跳恢復的時間縮短,避免患者于臨床復蘇后,對其腦組織造成嚴重的病理傷害,從而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凸顯臨床應用價值。
[1]鄧海霞.1007型THUMPER心肺復蘇機在急診心肺復蘇中的臨床觀察[J].蛇志,2012,9(15):105-107.
[2]張維新,吳麗雅.急診心肺復蘇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探討附3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9,5(30):735-739.
[3]尹純林,項和平,周云.急診心肺復蘇54例臨床體會[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7(15):666-669.
R605.974
B
1009-6019(2014)08-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