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腹腔鏡治療肝囊腫的指征及手術操作技巧分析
李浩
目的 探討腹腔鏡治療肝囊腫的指征及手術操作技巧。方法 進行腹腔鏡治療的40例肝囊腫患者, 收集其臨床資料并進行回顧性分析, 分析總結其指征和處理方法。結果 40例患者手術成功,無一例進行中轉開腹。術后隨訪, 5例患者肝囊腫原位復發(fā), 占12.5%, 1例患者發(fā)生術后膽漏, 占2.5%,無一例患者出現(xiàn)腹腔膿腫及出血現(xiàn)象。結論 腹腔鏡治療肝囊腫應嚴格掌握其指征, 同時按照患者囊腫的數(shù)目、大小及部位等選擇最適宜的治療方法, 以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降低患者復發(fā)率,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腹腔鏡;肝囊腫;指征;手術操作
肝囊腫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 其屬于肝臟良性疾病[1]。臨床治療肝囊腫具有多種有效手段, 包括開腹囊腫開窗術、囊腫切除術及囊腫引流術等, 目前, 腹腔鏡肝囊腫開窗術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之上, 其療效顯著且患者創(chuàng)傷小, 恢復較為迅速。故本文對腹腔鏡治療肝囊腫的指征及手術操作技巧進行了分析討論,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肝囊腫患者中, 男12例, 女28例, 患者的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36.5±10.2)歲, 病程0.5~14年, 平均病程(5.7±1.3)年。其中, 26例為單發(fā)囊腫, 14例為多發(fā)囊腫;14例為肝左葉, 19例為肝右葉, 7例為左右葉。肝囊腫直徑4~14.5 cm,平均直徑(5.3±2.4)cm, 10例為10 cm以上, 23例為5~10 cm, 7例為5 cm以下。13例患者無臨床癥狀但囊腫呈漸進性增大, 27例患者伴有腹痛、上腹部不適及腹脹等癥狀。40例患者均經(jīng)MRI或者CT檢查確診, 排除肝臟囊性腫瘤、肝血管瘤和肝包蟲病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進行手術前, 常規(guī)放置胃管以避免出現(xiàn)胃脹氣現(xiàn)象, 防止對手術操作和觀察造成影響。按照患者囊腫部位選擇最適宜的體位, 通常采取仰臥位, 患者保持頭高足低。采用氣管插管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 使其可維持較好的腹肌松弛, 建立氣腹之后置入腹腔鏡, 在患者臍部下方皺著部位10 mm處切口并置入腹腔鏡, 在劍突下方偏右側部位10 mm處切口并置入手術主操作鉗, 按照探查囊腫的數(shù)目和位置進行其他操作孔的選擇, 通常位于左肋或者右肋緣之下, 40例患者全部隨訪0.5~5年。
40例患者均成功實施腹腔鏡治療, 手術成功率為100%?;颊咭髂乙簽榭Х葮訙啙峄蛘邿o色透明液體?;颊哌M行手術6 h之后, 均可自行小便且可下地輕微活動, 40例患者進行手術24 d之后, 全部可下地活動。
患者每天的引流清亮液體低于20 ml, 手術時間平均(35.2±11.5)min, 術中出血量平均(64.3±9.6)ml, 引流囊液平均(85.5±12.2)ml。
經(jīng)隨訪, 5例患者復發(fā), 占12.5%, 復發(fā)囊腫直徑4~10 cm,直徑>10 cm以上者經(jīng)切除巨大囊腫之后無復發(fā), 無一例出現(xiàn)腹水、腹腔出血和膿腫現(xiàn)象, 見表1。
表1 40例患者復發(f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腹腔鏡治療肝囊腫具有創(chuàng)傷小、住院時間及手術時間短等優(yōu)勢。近年來, 臨床采用腹腔鏡下肝囊腫開窗引流術治療肝囊腫已獲得廣泛應用, 其療效顯著, 為首要的肝囊腫治療方法, 但其復發(fā)率仍較高[2]。在本文研究中, 40例患者均成功進行腹腔鏡治療, 5例患者復發(fā), 且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和術中出血量均較少。其與相關報道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復發(fā)率0~23%基本符合[3]。在腹腔鏡治療過程中首先應對患者肝臟各葉情況進行探查, 包括其臟面和膈面, 充分掌握囊腫位置、數(shù)目和大小之后, 如其與臨近腹壁粘連, 則采用超聲刀或者電凝鉤進行分離。顯露囊腫之后采用穿刺針, 于囊壁最薄的部位進行穿刺, 并抽出20 ml的液體用于生化檢查,包括淀粉酶和膽紅素。對液體進行觀察, 包括其顏色及透明程度, 如未發(fā)現(xiàn)膽汁成分, 則最大限度吸盡囊液, 在進行囊腫開窗之后采用腹腔鏡, 對囊腔內(nèi)部進行伸入觀察, 以掌握囊壁內(nèi)部情況, 包括是否存在異常腫物、膽漏和出血等現(xiàn)象。如患者肝臟周邊囊腫表淺較小, 則采用電凝鉤對其囊壁切口進行擴張并最大限度切除囊壁, 進行邊緣電凝止血。如遇較大血管則采用鈦夾夾閉止血, 并最大限度切除囊壁, 如在殘余囊壁之內(nèi)沒有嵴樣條索狀管道結構, 則采用電凝棒對囊壁進行凝固破壞。在進行囊壁切除時, 切除部位應>50%囊腫直徑, 對囊壁邊緣進行止血之后, 緊靠囊壁切斷進至囊壁內(nèi)的管道。
[1] 鄒遠航, 馬濤, 賈乾斌, 等.腹腔鏡和開腹開窗術治療肝囊腫的對照性研究.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1, 18(12):7-8.
[2] 金紅梅, 陳劍秋, 安力春, 等.微創(chuàng)技術在治療單純性肝囊腫中的應用.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1, 17(3):395-397.
[3] 陳家陽, 陳敬洪, 林漢升, 等.腹腔鏡治療肝囊腫臨床療效分析.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1, 18(2):178, 181.
2014-05-30]
450000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