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珊華 肖麗云 陳佳 方慈愛
對老年癡呆患者居家照顧者護理指導后的家庭護理效果觀察
謝珊華 肖麗云 陳佳 方慈愛
目的 探討老年癡呆患者居家照顧者護理指導后的家庭護理效果。方法 對照組28例,未得到健康指導, 觀察組28例, 采用家庭照顧護理, 建立老年癡呆患者個人檔案, 醫(yī)院定期隨訪, 從依從性、行為、安全、服藥、睡眠、飲食多方面指導照顧者, 糾正不良護理習慣。觀察護理指導后的家庭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中老年癡呆患者, 生活質量較對照組患者顯著高。結論 在老年癡呆患者照顧者中, 開展健康教育指導, 可以實現(xiàn)提高出院居家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質量。
老年癡呆患者;居家照顧者;護理指導
老年癡呆癥, 主要癥狀是神經系統(tǒng)慢性的退行。因為病情的慢性, 所以康復的過程比較緩慢。不少數(shù)患者實施治療一段時間后, 逐步轉為家庭照顧。在家屬以及親友護理下,實現(xiàn)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促進康復的目的。細致的關懷和熱心的照顧, 可以為患者實施精神的支持, 刺激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所以對于居家患者護理前, 醫(yī)院的康復指導作用顯得特別明顯。本文對老年癡呆患者采用居家照顧者護理感想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7月期間, 被確診為老年癡呆患者而未進行住院護理, 采用家庭照顧著護理共28例作為觀察組。觀察組患者中輕度癡呆16例, 中度癡呆4例, 重度癡呆8例。觀察組中男20例, 女8例, 年齡62~83歲, 平均年齡(64.6±2.5)歲。家庭照顧者主要是老伴、子女和親戚。同時設置對照組, 具體指未得到健康指導共28例, 其中男21例, 女7例, 年齡60~74歲, 平均年齡(64.7±2.6)歲。這些患者中, 輕度癡呆13例, 中度癡呆5例, 重度癡呆10例(男性)。所有患者進行隨訪時間12~36個月。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病程和病情上,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育方法
1.2.1 檔案建立 醫(yī)護人員對出院患者建立一個護理檔案,附上聯(lián)系方式以及咨詢內容和方式, 確定復診時間等, 護理人員要開展定期上門指導。
1.2.2 計劃制定 協(xié)助家庭擬定居家開展護理計劃, 共同參和糾正照顧者中存在不良情況的, 要注意做法以及注意事項。
1.2.3 聯(lián)系醫(yī)患 和照顧者建立最佳的互動, 每周進行電話隨訪, 緩解照顧者負擔, 緊急情況下可以采取必要的溝通。護理過程中有問題的, 要給予耐心溝通。周期一般為每月1次家訪, 主要是教育照顧者愛護患者, 和患者建立一種信賴關系, 一起為患者康復做出努力。
1.3 健康教育指導內容
1.3.1 飲食指導 患者的一日三餐一定要定時定量, 實現(xiàn)營養(yǎng)均衡, 主要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食物清淡,高鹽和動物脂肪盡量少攝入, 飲食做到葷素搭配合理。核桃、瓜子和松子健腦益智要多攝入。多食用新鮮水果, 使患者保持大便暢通?;颊叱霈F(xiàn)便秘時, 可服用蜂蜜、香蕉來進行調節(jié)。對于油膩、生冷和辛辣食物要不吃或者少吃。老年癡呆病情輕的, 鼓勵患者自己進食[1], 重者必須喂食。進食緩慢不可催促, 避免噎食和嗆咳。同時, 保持口腔清潔, 在進三餐之后,要給予口腔護理, 控制口腔感染。
1.3.2 睡眠指導 養(yǎng)成定時休息定時起床的好習慣, 睡眠時間要充足, 質量要有保證。
1.3.3 服藥指導 輕度癡呆患者, 在每日用藥的時候, 要分開包裝, 提醒患者用藥的方式, 督促患者定時服藥。中、重度患者一定做到送藥到手。
1.3.4 自理指導 引導患者適當做家務勞動, 進行個人衛(wèi)生整理, 形成看書看報好習慣[2], 不要沉迷在電視中。要多參與社會活動, 提升生活的興趣。每天要進行照顧者陪伴患者指認回家路線的練習。中、重度患者, 要訓練患者簡單自理能力, 養(yǎng)成定時檢查排泄的習慣。
1.3.5 安全指導 制定一個標示卡, 標明患者姓名以及家庭地址和聯(lián)系電話。出門必須佩戴, 使得患者迷路的時候,可以被及時送回。生活環(huán)境必須固定, 室內光線充足, 環(huán)境整齊。室內環(huán)境布置要減少障礙物[3], 減少跌倒情況的發(fā)生。重度患者臥床時, 照顧者要不定時翻身按摩, 每間隔2 h翻身叩背, 防止壓瘡、肺炎產生。
1.4 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ADL 測量表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價。ADL中有14項內容, 主要是服藥及自理經濟、做家務、備餐、購物、打電話、穿衣、梳洗、上廁所、行走和洗澡、進食、使用交通工具以及洗衣服。完全可以做到評分為1分, 比較困難為2分, 在幫助下進行為3分, 完全不可能做為4分, 對14 項進行總分計分, 嚴重下降:總分≥37 分, 輕度下降:總分 17~36分, 正常:總分≤ 16 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從依從性、行為、安全、服藥、睡眠、飲食多方面回訪調查, 觀察組和對照組居家照顧效果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居家照顧回訪結果(n)
伴隨老齡人口不斷增加, 老年癡呆患者數(shù)量增多。老年癡呆是主要發(fā)生在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一種退行性腦病, 指的是持續(xù)性高級神經的功能活動障礙, 也就是無意識障礙,但是在記憶、思維以及分析判斷和視空間辨認方面會產生一些障礙。當前, 在老年癡呆患者的治療中, 還沒有出現(xiàn)特效療法[4]。因為家庭是患者生活以及活動的主要場所, 采用家庭照顧護理, 可以使得患者得到物質和精神享受。家庭護理干預中, 需要強調護理人員、患者和家屬的配合護理, 這三者之間是相互支持和相互依存的關系?;颊呷粘9δ艿挠柧氈? 需要和家屬一起參與, 可以調動患者以及家屬積極性。體現(xiàn)處理家庭的責任心和耐心。大多數(shù)老年癡呆家庭照顧者在進行照顧工作的時候壓力很大, 主要是因為疲倦以及沮喪的照顧情緒影響所致。但是, 在長期的照顧中, 他們會產生一些自己的護理方法, 所以會出現(xiàn)對護士指導的忽視。所以這個過程中, 必須要考慮照顧者護理水平的提高。只有照顧者掌握了科學護理方法, 才能間接抑制患者癡呆發(fā)生[5],對殘存的腦功能進行維持, 減輕患者因為癡呆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不但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而且能減輕家庭開支, 所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高。
[1] 斯才瑛, 殷占先, 張紅偉, 等.老年性癡呆病人的家庭護理.護理研究, 2013, 17(2):36.
[2] 萬嘉豫, 歐陽夕冰, 張孟華.老年癡呆的護理體會.護士進修雜志, 2012, 19(3):282.
[3] 黃巧.老年癡呆患者溝通技巧.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08, 11(5):282.[4] 趙慧敏.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3, 12(9):558.
[5] 譚曉雪, 何玉球, 梁月冰, 等.老年癡呆患者睡眠障礙護理干預效果評價.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0, 29(9):1343-1346.
2014-08-14]
汕頭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汕府科 2013-88號)
515041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一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