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梅 徐向榮
品管圈活動在呼吸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
楊淑梅 徐向榮
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在呼吸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效果。方法 實習護生48人, 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4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帶教方法帶教, 實驗組采用品管圈活動方法帶教, 比較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患者對護生服務的滿意度、護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果 品管圈活動組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患者對護生服務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 護生主動學習積極性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采用品管圈活動的臨床護理帶教方式, 提高帶教老師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護生臨床學習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取得了滿意臨床帶教效果。
品管圈;呼吸科;臨床帶教
品管圈(QCC)就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補性質(zhì)工作場所的人們自發(fā)組成數(shù)人一圈的活動團隊, 通過全體合作、集思廣益, 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 活用科學統(tǒng)計工具及品管手法, 來解決工作現(xiàn)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fā)生的問題及課題[1]。護生臨床實習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階段, 做好臨床帶教工作對提高護生在今后的工作能力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科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臨床教學中取得了滿意教學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12月在本科實習護生共六組, 每組人數(shù)8人, 每組在本科輪轉實習一個月, 實驗組(QCC)三組, 共計24人;對照組(傳統(tǒng)帶教組)三組, 共計24人。
1.2 方法 選出帶教老師6人, 帶教老師中具有護師職稱2人, 主管護師3人, 副主任護師1人, 每組護生選圈長一人。
1.2.1 選定主題 經(jīng)全體護生與帶教老師討論, 從多個選題中篩選出呼吸科常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護理作為活動課題。COPD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 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勢[2]。
1.2.2 制定活動計劃 完成入院評估:按評估表內(nèi)容逐一填寫 , 在填寫評估表的同時, 也是護生對患者病情初步了解的過程。病情觀察:指導護生從哪幾方面對分管的COPD患者病情進行觀察, 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出護理問題, 應采取哪些護理措施。如COPD患者吸氧濃度的要求、呼吸功能鍛煉、健康教育等。技能方面:除常規(guī)靜脈注射外, 重點要掌握血氣分析標本的采集方法, 痰標本留取的注意事項等。按計劃每周將題目留給護生, 讓護生查找相關資料, 結合臨床實際由帶教老師采取提問的方式, 護生來回答。如COPD患者為什么要給予持續(xù)低流量吸氧, 如何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 如何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等。每周圈內(nèi)人員活動一次, 介紹本周實習所掌握的知識及操作技能、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進行討論, 由圈長反饋給帶教老師, 對護生普遍反映的問題, 在下一周實習中再強化培訓, 帶教老師布置下一周學習內(nèi)容, 解決上一周存在的問題。
1.3 評價方法 分為理論知識考試、操作技能(動脈血氣分析標本采集、吸氧操作)掌握考核方法, 對兩組學生進行評分, 比較兩組護生學習效果;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采取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患者對護生的滿意度也采取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shù)據(jù)分析,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生理論知識考試、操作技能、護生對帶教老師滿意度、患者對護生滿意度的對比情況, 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護生理論成績、操作技能、護生技能、護生對帶教老師滿意度、患者對護生滿意度
品管圈活動強調(diào)讓成員自發(fā)地參與活動, 使其享有更高的自主權、參與權、管理權[3]。在本科通過對實習護生開展品管圈活動后, 提高了護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使護生能有效的將書本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引導護生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護生通過自主學習, 小組討論相互學習, 豐富了知識, 培養(yǎng)實習護生要有團隊精神, 鼓勵他們共同進步。
開展品管圈活動完善了教學方法和流程;提高了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歸屬感, 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對護理事業(yè)的熱愛, 使其有被尊重、被認可的感覺[4], 提高了護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 患者對護生服務的滿意對明顯提高。此外,品管圈活動的有效實施, 提高了帶教老師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也促進帶教老師不斷學習新知識, 提高自身理論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得到護生的認可。
[1] 劉庭芳, 劉勇.中國醫(yī)院品管圈操作手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1.
[2] 尤黎明, 吳瑛.內(nèi)科護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45.
[3] 徐愛紅, 張艷.品管圈活動在產(chǎn)房新助產(chǎn)士帶教中的應用.當代護士, 2012,12(4):35-36.
[4] 柴淑潔, 柴淑靜.品管圈活動在眼科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3,8(16):112.
2014-06-17]
130000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