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駕駛跟防御駕駛剛好是針鋒相對的,前者容易使駕駛員及乘車人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喪失生命。在國外,已經(jīng)有媒體把分心駕駛定義成新酒駕,意思就是說:這樣的行為與酒后駕車無異。這里,我們歸納出10種最危險的分心駕駛行為,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戒!
你可知道有個比使用手機更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因素嗎?它不一定是受到外界影響所產生,而是深藏在你的大腦里,隨時都有可能出現(xiàn),降低了你駕駛時面對意外的反應能力,這個因素就是陷入沉思。根據(jù)交警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陷入沉思比使用手機還更容易釀成嚴重的死亡車禍事故。
美國車禍意外的分析報告指出:發(fā)生在美國境內的死亡車禍中,有10%的事故是因駕駛員受到干擾所引起的,62%的意外是因駕駛員陷入沉思所引起;因用手機而導致的死亡車禍占12%。其他造成駕駛分心的原因還包括了與車上其他成員交談、看熱鬧(行經(jīng)車禍或意外現(xiàn)場時)、吃東西、以及撿拾或移動物品等。美國AAA汽車聯(lián)合會交通安全基金表示,每行駛1英里(約1.6公里),駕駛員的大腦便需做出20個復雜的決定,因此,我們必須明白開車是一件需要駕駛員全神貫注、高度集中的復雜工作。發(fā)呆,就如同電腦休眠的狀態(tài),這時有任何狀況發(fā)生都無法應變處理了。為了自身與他人的安全,各位駕駛員千萬別把開車當兒戲,上路后除了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外,還要保持頭腦清醒、注意力集中,才能讓自己隨時具有應變的能力。
根據(jù)國外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駕駛員在開車時接聽或撥打電話,就相當于酒后駕車狀態(tài)!就算用了免提聽筒、耳機、喇叭擴音等裝置,在駕駛時跟電話的那一端講話時,大腦就已經(jīng)分心了;隨著談話的內容變化,駕駛員的注意力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分散。在開車時,用手持電話,比用免提裝置更危險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有一只手必須拿著手機,這樣就變成單手駕車,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單手來不及應對。打電話可以說是分心駕駛中特別危險的一項。
當你在開車的時候發(fā)短信或上網(wǎng),你的肇事幾率是一般正常駕駛的23倍之多!
為什么把常常玩手持移動裝置、發(fā)短信、更新網(wǎng)絡動態(tài)消息這些行為,跟年輕人畫上等號呢?是因為年紀大的人一方面不太玩這些新鮮的科技產品,另一方面也不急于跟別人分享他正在做些什么。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短訊或微博,成為人生的最后一句話。
駕駛時看窗外風景,東張西望、把注意力放在窗外美景上是很危險的。當我們以時速60公里/小時、或100公里/小時行車時,3秒鐘的行駛距離分別是50或83米。50米的長度就是一個標準游泳池的長度,也差不多是兩個籃球場的長度;而83米就是三個籃球場的長度。就算是賽車手、只要目光一不注意前方,馬上就會撞車!我們看一位辣妹從路邊走過的時間,很容易就有3秒鐘的間隔;事實上,就算是一塊路邊招牌,也都有吸引人目光的能力。雖然我們在開車時都會去看路邊的風景,但到底目光要被吸引多久,就是我們身為駕駛員所必須做的判斷。當我們的目光被吸引時,對于前方比較矮小的事物就比較容易忽略它。例如,小學生或是路邊突然躥出來的小狗等。
現(xiàn)代的車輛,中控臺上都已經(jīng)整合了許多信息或娛樂功能,除了有大面積的液晶屏幕可以觸控外,還可以上網(wǎng)、連接藍牙系統(tǒng);甚至方向盤上面,也有許多的快撥鍵,好讓駕駛員能更便利的操作這些電子設備。
從影音DVD、電話、衛(wèi)星導航、數(shù)字電視、移動上網(wǎng)、瀏覽社交網(wǎng)、車輛設定,到旅行電腦、行車資訊等等,都有機會干擾駕駛員的注意力。其中影音系統(tǒng)、以及導航系統(tǒng)更是許多駕駛員容易在開車時去操作的項目。而藍牙系統(tǒng),或是車用的USB、Aux-in外接音源連接插孔,也是造成駕駛分心的幫手。許多駕駛員往往不會在車輛靜止時接通這些裝置,而是邊開邊進行操作;所以問題就因此而產生。
疲勞駕駛比酒后駕車更具殺傷力!很多人都會認為,我沒喝酒、所以我當然可以安全地開車上路。但卻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精神狀況是否還能勝任開車。2013年美國就有10萬起車禍是因為疲勞駕駛所造成的,其中4萬起有人員受傷、而有1550人在車禍中喪失了生命!有41%的駕駛員表示:曾在開車時打瞌睡。疲勞駕駛除了能讓注意力渙散外,也會造成駕駛員打瞌睡的現(xiàn)象。注意力不夠的時候,我們應對車輛突發(fā)狀況的判斷能力就會明顯下降,而更別說打瞌睡,那就等于閉著眼睛開車,無異是找死的行為!
美國汽車協(xié)會AAA交通安全基金會調查,如果駕駛員身旁坐的是青少年,他們令駕駛員分心的效果是一般成年人的4倍;而如果旁邊坐的是嬰幼兒,他們的影響效果高達8倍!一般青少年,容易發(fā)出一些跟駕駛員互動的問題或聲響,所以干擾了駕駛員,而嬰幼兒更會讓駕駛員緊張。例如,駕駛途中嬰兒突然哭了、吐了、或發(fā)出喊叫的聲音、甚至久久不出聲音,都會使駕駛員不自覺地轉頭張望,以確保嬰兒沒什么大礙。通常,嬰幼兒在車上是不應該離開安全座椅的(包括寵物也是必須要被約束?。?,雖然他們都會被安全帶約束著,但他們仍會發(fā)出許多干擾駕駛員的聲音、使駕駛員分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有另一名成人陪同照料車上的嬰幼兒,或是減少遠程載嬰幼兒出游的機會;畢竟在車禍意外中,嬰幼兒的受傷程度會比成年人高許多。盡量減少帶嬰幼兒出行自駕的機會,對雙方都有好處。
通常來說,這種行為都是那些熱愛寵物的駕駛員,在一般駕車的過程中也不愿將寵物約束,使其能在車內自由行動,就可能會導致寵物的身體影響到駕駛員前方視線、或左右兩邊后視鏡。你說這危險性有多大?一般中大型犬的性格雖然比較穩(wěn)定,但是它們在打開車窗享受陣陣清風時,很容易把口水滴(噴)到車內,一不小心就會影響到駕駛員開車;而小型犬的性格比較急躁,歇斯底里,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所以它們會在車內亂竄。不管在何種情況下,寵物們都不適合毫無約束地出現(xiàn)在車內。假如有一只小寵物突然鉆到駕駛員的腳部,那真是相當?shù)奈kU,這比腳踏墊卡到剎車踏板還令人緊張。另外在車內撫摸寵物的頭、跟寵物嬉戲等,都會導致駕駛員在駕車過程中分心。
在車上化妝的人,大部分都是女性居多,不過現(xiàn)在愛美的男性也不少,化妝過程中有許多動作都需要專注力。例如,畫眉、眼線、刷睫毛等,更別說要把駕駛座的遮陽板翻下來,用里面的小化妝鏡,那更是雪上加霜了。男性最常見的是在車上整理服裝儀容動作,比如刮胡子等。你可以發(fā)現(xiàn)有許多男性駕駛員,在車上都備有一把電動刮胡刀。那些經(jīng)常在車上刮胡子的男性駕駛員,刮胡子時的馬達連續(xù)音頻聲很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還是在家里刮胡子比較好。
在車上吃東西或喝飲料被列為分心駕駛的范圍,恐怕很多人都不以為然;有許多駕駛員不在車上飲食或規(guī)定別人也不得在他車上飲食,也只是怕車子弄臟,而沒有意識到這是影響行車安全的隱患。無論如何,不管出發(fā)點是什么,在車上飲食的確是會影響行車安全,所以最好不要如此。
美國國家交通安全管理局做過一項研究,統(tǒng)計出最容易造成車禍意外的10種食(飲)品。簡單說來,不是因為駕駛員吃這些食物的時候,會被噎著、嗆著,而是容易下意識地去清理食物掉下來的殘渣而發(fā)生危險。駕車人在吃東西的時候就會分神去注意有沒有掉下來的殘渣,在有殘渣掉到車里時,還要去找東西來清潔。在美國容易造成駕駛員分心排在首位的食物,居然就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