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西峰
新疆、甘肅的戈壁灘上,無邊無際的沙漠起起伏伏。正值晚秋時節(jié),陽光不強,風力不大,這不可捉摸的蒼蒼茫茫正神秘地靜默著,只是閃爍著耀眼刺目的光。當然,沙漠不可能長久的這么馴順,一旦發(fā)起淫威,就會化作兇神惡煞。諸如:有的地方強勁的風暴能把屋頂揭掉,能把沙丘刮跑,能把火車掀翻;毒辣的陽光,讓無數(shù)砂石顆粒變得兇狠可怕,它們快速地、極力地與陽光契合,把天地變成一座巨大無比的烤爐,能烤干空氣中的水分,能熔盡藍天上的白云,最熱時,氣溫可達攝氏五十多度,地表溫度可達攝氏六十多度;劇烈的寒潮襲來,風雪交加,天昏地暗,空氣中彌漫著犀利的凝凍力,最低氣溫可達攝氏零下四十多度,滴水成冰是眨眼的事。
沙漠是猙獰的、狂野的、恐怖的,是虐殺動物和植物的死亡之域,是生命的禁區(qū),是存活的絕境。然而,有一種名叫“駱駝刺”的植物敢于對著兇神惡煞說“不”。她,看起來很弱小,卻極具抗爭精神。兇神惡煞只容砂石而毀滅異類,施盡種種手段,不讓她在這里存活。她不屈不撓地應(yīng)對著,毅然決然地生長著。她的信念中沒有“死”的恐懼,只有堅定地“生”,快樂地“活”,勇敢地“長”。磨難算得了什么,盡管襲過來吧,我不怕,我生來就有驅(qū)磨避難的本事。她用她矮小的軀體詮釋著生命的頑強,堅韌,偉大與尊嚴。她靜靜地伏在砂石堆積的地面上默不作聲,卻像巨人般高唱著蒼涼悲壯的生命之歌,那歌聲驚天地泣鬼神。
新疆、甘肅之行,美麗的葡萄溝,古老的貢瓜園,生機勃勃的莊稼地,林木豐美的綠洲,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中崛起的城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我還是更多地見到了沙漠。從一開始發(fā)現(xiàn)這種地貌,我便隔著火車的玻璃看。換乘汽車后,我仍然隔著汽車的玻璃看。在浩瀚的沙漠中,偶爾能看見幾株矮小的綠色植物,同行的旅友告訴我,這種植物叫駱駝刺。我覺得駱駝刺太珍貴了,太神秘了,也太稀奇了,我感到了強烈的吸引與誘惑。汽車第一次在穿越沙漠的路邊停車時,我下了車,與兩個同行的旅友,往里走了大約一百米,我尋找著漫漫砂石中罕見的綠色,我看到了駱駝刺。她從砂土和碎石中生長出來,多莖,無主干,根部莖略粗,往上變得稍細,長出許多枝杈,莖上、枝杈上長著密集的、長而粗的刺,枝上的葉子相對稀疏,葉片小而綿軟,呈圓長形,跟小葉黃楊的葉子相似。駱駝刺是一種自然生長的植物,屬落葉灌木,是沙漠中駱駝唯一能吃的牧草。我看到的駱駝刺,一簇一簇、七零八落分布在沙漠中,棵高一般在一尺至二尺之間,或呈暗綠色,或呈淺黃色,或呈干白色。但是,呈干白色并不表示她已死亡,而是表明她正養(yǎng)精蓄銳,一旦有了適合的條件與機會,她就會快速地還原綠色,煥發(fā)生機,展開新一輪的生長。
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駱駝刺,我覺得她也很美,她的莖、根、刺似乎是一起長出來的,連接處沒有滋生的痕跡,色調(diào)一致,線行流暢,渾然天成。一片一片綿軟的小葉裊娜地掛在枝上,像美人穿上了輕巧的簡裝,平添了幾分柔美與嫵媚。我記得我在車上的行李中有一個漂亮的塑料袋,我想尋一個小株連根帶砂一并挖出,裝進塑料袋里帶走。這么惡劣的環(huán)境她竟能長得如此美麗,若放進花盆里,光照充足、水土滋潤,她一定會大放異彩。我沒有跟同行的旅伴打招呼,看見一株不足半尺的小苗,馬上蹲下身,先是雙手伏地,慢慢托起散枝,然后雙手合攏,將小苗攥于手中,用力試著往上拔。沒想到,我已經(jīng)用了不小的力氣,小苗連一點被拔起的跡象都沒有,我覺得再拔就會把莖拔斷,不可能拔出根來,我很不情愿地住手了。兩個旅伴看到了我私下拔小苗不成的全過程,微笑著走了過來,說我孤陋寡聞,異想天開。駱駝刺為什么能在大漠中存活,主要是根系出奇的發(fā)達、龐大,根深可達二十多米,根系極具擴張力和束縛力,能把四周的砂土牢牢固定住。為了適應(yīng)干旱的環(huán)境,駱駝刺盡量使地面部分長得矮小,利用龐大的根系在盡可能廣的范圍內(nèi)尋找水源,吸收水分,矮小的地面部分有效地減少水分蒸騰,如此這般地厚積薄發(fā),鑄就了生命的長久。
我們回到汽車上,繼續(xù)向前行駛,公路兩邊依然是蒼茫的沙漠和稀疏的駱駝刺。我還是透過車窗向外看著,盼望著有新的發(fā)現(xiàn),看看有沒有別的植物混雜在駱駝刺中,結(jié)果是失望的,沒有發(fā)現(xiàn)別的植物。我想,古往今來,人類歷史源遠流長,自從有了人類的活動,從原始部落到歷朝歷代,難道沒有人在這里試種別的植物嗎?肯定有,肯定有不少的人。若探求地球的歷史,則更為久遠。按照民間的“盤古開天”之說,盤古在太空漂浮的巨星中一直用斧頭開鑿,經(jīng)過一萬八千年艱苦努力,終于揮出最后一斧,只聽一聲巨響,巨星分為兩半,盤古頭上的一半變成了天,腳下的一半變成了大地,應(yīng)該說大地就是地球。眼下的大漠,應(yīng)該是盤古腳下大地的一部分。從太古到上古再到遠古,以后才是古代、近代和現(xiàn)代,遙遙億萬年,其間盡管出現(xiàn)過多次大陸板塊的變化,但自從形成現(xiàn)在的這片陸地后,在這片陸地上,不可能僅僅生長過駱駝刺一種植物,肯定生長過別的植物。現(xiàn)在的事實就是這樣,這里只剩下駱駝刺了,試種的植物沒有存活,原有自然生長的其它植物全都死掉。由此可見,這里的環(huán)境確實惡劣。無可辯駁的事實再次表明,這里唯有駱駝刺獨樹一幟,她是百折不撓、萬劫不死的強者,是令人贊嘆、驚駭古今的生命奇跡。
一路上,我還在很多地方見到過駱駝刺?;貋砗螅恢毕胫獙懸黄桧烋橊劥痰奈恼?,處心積慮地追求一種高境界的感悟,提煉駱駝刺精神的精髓。駱駝刺屬植物生命體,她在高溫、高寒、強風暴、常年干旱的戈壁沙漠生長,她的抗逆性和生命承受力,已遠遠超出了其它植物所能達到的極限?,F(xiàn)在,就在現(xiàn)在,我們沒有理由說她不是在堅定地“生”、快樂地“活”、勇敢地“長”,她正在祖國大西北遼闊疆域上展示著獨特的風采,書寫著生命的尊嚴。我由此聯(lián)想到人的意志和人的品質(zhì),我覺得,人需要向駱駝刺學習。人要有堅定的、必贏的信念,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下,都不能喪失對生活的追求與信心,要勇于攻堅克難,要相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信念在,就能在風雨時迎接晴天,就能在黑夜中設(shè)計黎明,就能在嚴冬里規(guī)劃新春。人也要有抗逆性。貧困、疾病、天災(zāi)、人禍,生不逢時、運氣不佳、懷才不遇、連連受挫、處處倒霉,如此形形色色的磨難或不如意,應(yīng)該叫做人生中的逆境。要練就在逆境中生存的本事,耐下性子、不厭其煩地抗爭,要讓高僧遜色,要讓頑石長嘆。人還要有厚積薄發(fā)的理念,人的意志和人的品質(zhì)有先天的因素,更重要的則在于后天社會活動的積淀,厚積能使常人變成巨人,薄發(fā)能使巨人永遠擁有巨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