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珍+姚計海
1994年,美國的“學術(shù)、社會和情感學習”聯(lián)合組織(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簡稱CASEL[1])開啟了社會情感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簡稱SEL)的歷史篇章。200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球140個國家的教育部發(fā)布了實施SEL的十大基本原則,從此SEL項目在全球范圍內(nèi)迅速得到推廣。到目前為止,SEL項目已經(jīng)在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香港、日本、韓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拉美、非洲等一些國家和地區(qū)數(shù)以萬計的學校得以開展和實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在國外開展社會情感教育的同時,國內(nèi)學者也開始重視和關注學生的社會和情感發(fā)展,并在實踐中進行了初步的嘗試。越來越多的學者深刻認識到,對于人的社會情感、道德和價值取向的培育對社會發(fā)展和穩(wěn)定至關重要。然而,目前我國社會情感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學校更多的是通過不定期的講座、活動或心理健康教育課等形式來幫助學生認識情緒[2]??傮w上看,國內(nèi)社會情緒學習課程存在內(nèi)容較單薄、形式較單一、缺乏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等問題,導致了教育的效果不夠理想。我國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樹立科學的質(zhì)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zhì)量的根本標準”,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強調(diào)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足見國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視以及學生的社會情感發(fā)展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美國社會情感學習的模式
美國的學術(shù)、社會和情感學習聯(lián)合組織(CASEL)把社會情感學習定義為一個旨在幫助兒童和成年人發(fā)展和提高有效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這些技能包括:認識并管理我們的情緒,學會關愛他人,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做出負責任的決策,有建設性和有道德地處理具有挑戰(zhàn)性的狀況。這些技能能夠幫助兒童在生氣的時候?qū)W會冷靜下來,使他們學會交朋友、有禮貌地解決沖突、做出符合道德規(guī)范的選擇,等等[3]。CASEL界定了社會情感學習的五組核心能力,即SEL的維度[4]。
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準確地判斷和認識自身的感受、興趣、價值觀和能力優(yōu)勢;保持自信心。具體地說,掌握自我意識的小學生能夠準確地識別出簡單的情緒如悲傷、生氣和快樂,初中生則能夠分析那些導致這些情緒產(chǎn)生的因素,高中生應該能夠分析不同的情緒會如何對別人產(chǎn)生影響。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管理自己的情緒來處理焦慮,控制沖動,在挫折與阻礙面前堅持不懈;設置學業(yè)目標并監(jiān)督自己不斷向目標靠近和進步,適當?shù)乇磉_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具體地說,學會自我管理的小學生能夠描述出目標設置和向目標靠近的步驟,初中生能夠制定出一個計劃來達成短期的個人目標或?qū)W業(yè)目標,高中生則學會運用策略來利用學校和社區(qū)的可利用資源,并戰(zhàn)勝困難和掃除障礙以達成遠期目標。
社會意識(Social-awareness)。能夠理解他人并同情他人;認識并學會欣賞個人與他人的共同點與差異;學會發(fā)現(xiàn)并利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資源。具體地說,有社會意識的小學生能夠通過語言、肢體和環(huán)境的線索來識別出他人的感受,初中生則能夠預測他人在不同情境中的感受和期待,高中生能夠評估自身在同情他人上的能力。
人際關系技能(Relationship-skills)。在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并維持健康的、有益的人際關系;抵制不當?shù)纳鐣毫Γ活A防、管理并解決人際沖突;當有需要時向他人尋求幫助。具體地說,掌握人際關系技能的小學生有能力描述出交朋友并維持友誼的方法,初中生能夠進行合作和運用團隊協(xié)作來促進小組目標的達成,高中生則應該學會判斷和評估與同伴、教師及家庭成員進行溝通的技巧使用。
負責任地決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在綜合考慮道德標準、安全性、社會規(guī)則、尊重他人以及不同行為造成的可能的結(jié)果的情況下做出決策;將這些決策技能運用到學習和社會情境中;對自己的學校和社區(qū)的健康發(fā)展做出貢獻。具體地說,能夠做出負責任的決策的小學生學會在學校里有意識地做出一系列的決策,初中生能夠評估和判斷那些用來抗拒朋輩慫恿參與危險或不道德活動的壓力的策略,高中生則有能力分析他們現(xiàn)在所做的決策將會如何影響以后的大學和職業(yè)前景。
二、英國社會情感學習的模式
在英國,對SEL的興趣和關注也呈現(xiàn)迅速增長的趨勢,包括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地區(qū)[5]。這些地區(qū)在一些志愿機構(gòu)和大學的支持下,以不同的名稱開展旨在促進學生社會和情感技能發(fā)展的工作,涉及情緒智力、情感素養(yǎng)、情感健康與福祉、個人和社會發(fā)展以及心理健康等。為了整合在社會情感發(fā)展領域的眾多工作和努力,給全體學生提供一個統(tǒng)一的、更為清晰的框架,英國教育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簡稱DfES[6])調(diào)用資源推行了一個名為“社會和情感方面的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簡稱SEAL)的項目,該項目所涉及的對象涵蓋了所有年齡段的學生。目前,全英國一半以上的小學都參與了該項目,并取得了鼓舞人心的結(jié)果,包括小學生在行為表現(xiàn)和學習成績上的顯著改善和提高。
SEAL指的是幫助我們有效管理生活和學習的起支撐性作用的素質(zhì)和技能。它是一種促進人的社會和情感技能發(fā)展的全面的、綜合性的方法。社會和情感技能對于在學校中工作和學習的相關人員的有效學習、積極行為、正常出勤、工作效率及其情感健康和福祉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7。它包括五個技能領域。
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了解自我,重視自我,并理解自身的想法和感受。當我們能夠認識并描述出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情緒感受,面對自身的優(yōu)勢和劣勢能夠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時,我們將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學習,并積極地與他人互動。
管理情緒(managing feelings)。管理自身表達情緒的方式,應對和改變消極情緒,增強和提升積極情緒。當我們學會以積極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應對困難情緒、感受積極情緒的策略時,我們將能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做出更適當?shù)男袨椋⑴c周圍的人進行更好的合作,有更好的產(chǎn)出。
動機(motivation)。努力向目標邁進,堅持不懈,保持樂觀。當我們能夠設置自己的目標,想出有效的策略來實現(xiàn)目標,并有效地應對阻礙和困難時,我們將能以一種積極的方式去應對學習環(huán)境,并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我們的能力和潛力。
移情(empathy)。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重視他人,支持他人。當我們能夠理解、尊重并重視他人的信念、價值觀和感受時,我們將能夠更好地與有不同背景的人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更好地與他們合作,更好地向他們學習。
社會技能(social skills)。建立并維護人際關系,解決問題。當我們學會了建立和維持關系、解決問題和沖突的策略時,我們便擁有了幫助自身獲得所有學習成果的技能,例如通過減少消極情緒和分心,把與他人互動作為一種提高學習經(jīng)驗的重要方法。
三、澳大利亞社會情感學習的模式
在澳大利亞,不同于美國“社會情感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的稱謂,他們所使用的術(shù)語是“社會情感健康”(Soci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簡稱SEWB,與Social and Emotional Health同義)。
2003年,澳大利亞教育研究委員會(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簡稱ACER)發(fā)表了一系列社會情感健康(SEWB)調(diào)研工具,分別針對不同年齡組的不同調(diào)研對象而設計,包括2份學生問卷和2份教師問卷[8]。2007年,澳洲獎學金組織(Australian Scholarships Group,簡稱ASG)提供資金支持,由ACER執(zhí)行了一個大規(guī)模、大樣本的調(diào)研。其調(diào)研報告(the ASG Student Social and Emotional Health Report)分析了澳大利亞81所學校的一萬多名學生的社會情感健康狀況[9]。他們把SEWB分為6種水平:最低,非常低,低,高,非常高,最高。每一種水平的SEWB均通過學生的內(nèi)部社會情感特性(internal social and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和外部環(huán)境特性(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來描述。內(nèi)部社會情感特性包括:回復力、積極的社會取向、積極的工作取向;外部環(huán)境特性包括:學校、家庭和社區(qū)中的積極的成人、同伴和項目。澳大利亞開展的SEWB包含七個維度[10]。
社會情感健康總體(Soci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包括學生感受到的自身的積極情緒和行為的存在(如開心、與人友好相處、積極參與)和消極情緒和行為的缺失(如遠離毒品、不絕望、不緊張、不焦慮)。
回復力(Resilience)。包括學生感受到的自身的情感能力/應對技能(如當不開心時,向別人傾訴)和積極合理的態(tài)度(如當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時不悲觀、不喪氣,相信自己具備了取得成功的能力和資源)。
積極的社會取向(Positive Social Orientation)。包括學生感受到的自身的社會能力,例如建立友情,解決沖突,理解他人感受,遵守規(guī)則以及其他重要的社會價值,如尊重、關愛、誠實、責任和良好的公民意識。
積極的工作取向(Positive Work Orientation)。包括學生感受到的自身的學習能力,例如自信心(如舉手回答一道難題)、堅持、組織(如計劃和安排時間)和與人合作。
積極的學校指標(Positive School Indicators)。包括學生感受到的教師的積極行為,包括教師關心學生、幫助學生獲得成功、討論價值觀和社會情感技能和價值,以及讓學生參與班規(guī)的制定和有趣的學校活動。
積極的家庭指標(Positive Home Indicators)。包括學生感受到的父母的積極行為,包括表揚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們感覺到自己被認可和接受、留出與孩子共處的時間、傾聽孩子的聲音、給孩子發(fā)表心聲的機會、對孩子的學習表現(xiàn)出興趣、討論可接受的行為和錯誤行為的后果、討論不同的社會價值觀、不同的社會技能、工作技能的重要性、討論如何進行壓力管理。
積極的社區(qū)指標(Positive Community Indicators)。包括學生感受到的成人的積極行為和積極的項目,包括在學校和家庭以外的成人,他們有關懷心,他們交流負責任的行為的重要性,他們交流在學校好好學習和工作的重要性,他們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此外,在學校中有努力學習、表現(xiàn)良好的同伴;開展一些項目,使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得以發(fā)揮和發(fā)展;給學生機會,為使社區(qū)變得更加安全、更加美好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國外SEL實踐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在我國,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強調(diào)學生的考試成績,而相對忽視了學生在情緒和社交方面的需求。學校教育籠罩在濃厚的“應試”氛圍中,學生、教師和家長感受著巨大的升學與考試的壓力。應對升學考試壓力分流了人們很大的精力投入,社會和情感方面的教育卻相對地被削弱了。
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情緒與情感方面關注的缺失,在他們一生中都可能會以不同的形式體現(xiàn)出消極作用——學校暴力、損人利己、對他人漠不關心、沖動、缺乏自律、頹廢、自殺、抗挫折能力低、孤僻離群、對他人缺乏信任等,這些都是社會情感教育缺損帶來的后果。劉文利和陳學峰對我國十個省份和自治區(qū)農(nóng)村校外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校外青少年存在自我接納程度較低、自信心不足的問題,且50%以上的被試經(jīng)常有焦慮、無助、壓抑等不良情緒[11]。申繼亮(2008)針對處境不利兒童的一項調(diào)查研究表明,當前我國中小學生中打架斗毆、偷竊、破壞公物、厭學退學等問題行為以及人際冷漠等現(xiàn)象越來越常見[12],這些都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反思。
社會情感學習(SEL)主要是從有關學校干預和恢復措施的研究中發(fā)展出來的,它與預防學生暴力、預防少年犯罪、杜絕毒品、預防輟學、管制逃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同伴關系教育、積極青少年發(fā)展等旨在提升學生的社會情感能力、減少學生的不良行為的活動和項目有很大關聯(lián)[13]。然而,目前許多學校在進行這些教育時缺乏系統(tǒng)的組織和協(xié)調(diào),因此教育效果常常并不令人滿意。SEL則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框架,在這個框架里,學校、家庭和社區(qū)通力合作,能夠進行更廣泛、更持久、效果更好的社會情感教育,使學生的社會和情感技能的發(fā)展得到全面的提升[14]。
分析和總結(jié)國外開展社會情感學習的模式,對于豐富我國社會情感學習的理論基礎,推動我國社會情感學習項目的順利開展,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的健康、和諧發(fā)展,具有深刻的意義。我國在對社會情感學習進行本土化的概念界定和維度劃分時,從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應關注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以開放的姿態(tài)學習和借鑒國外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jīng)驗,發(fā)揮我國優(yōu)良的社會傳統(tǒng)文化,對當前我國青少年發(fā)展存在的突出心理和行為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干預措施,培養(yǎng)青少年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孝道和集體主義意識和行為。
參考文獻
[1][3]CASEL官方網(wǎng)站:http://casel.org/.
[2]魏華林, 朱安安. 美國社會情緒學習課程選介——“第二步”課程 [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2(12): 22-25.
[4]The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2003 Annual Report. http://casel.org/wp-content/uploads/CASEL2003AR.pdf.
[5]CASEL網(wǎng)站 SEL Across the Globe http://casel.org/policy-advocacy/sel-across-the-globe/.
[6]英國教育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簡稱DfES)于2007年7月改名為兒童、學校和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簡稱DCSF).
[7]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2007). 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 for secondary schools: tools for monitoring, profiling and evaluation. Nottingham: DCSF Publications.
[8]參考CASEL網(wǎng)站 SEL Across the Globe http://casel.org/policy-advocacy/sel-across-the-globe/.
[9]The State of Student Social and Emotional Health. ASG Student Social and Emotional Health Report. 2007-10-17. www.asg.com.au/socialemotional.
[10]王玉旋. 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調(diào)研報告 [J]. 考試周刊, 2011, (14): 200-201.
[11]劉文利, 陳學峰. 十省(自治區(qū))農(nóng)村校外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與分析 [J].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08, (2): 24-28.
[12]申繼亮. 中國中小學生學習與心理發(fā)展狀況報告[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pp.316-380.
[13]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n.d.). http://casel.org/.
[14]Zins, J. E., Walberg, H. J., & Weissberg, R. P. (2004).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reform: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for school success. NASP Communique', 33(3), 35.
(責任編輯 甘 璐)[摘 要]在當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情感發(fā)展面臨較多問題與挑戰(zhàn)的情況下,世界各國掀起了一股開展社會情感學習(SEL)項目的浪潮。本文主要從概念界定和維度劃分兩個方面,介紹國際上的三種典型SEL實踐模式,即美國CASEL提出的模式、英國教育部推行的SEAL、以及澳大利亞政府推動的SEWB模式。學習和了解國外相關的SEL項目經(jīng)驗,對開展中國本土化的社會情感學習項目,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和完善,進而促進中小學生的內(nèi)在質(zhì)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社會情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