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p>
西四地區(qū),是北京著名的商圈之一,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這里都是商賈云集的黃金地段。由北至南的大街兩側,林立著各式各樣的大型百貨商場、南北小吃和特色小店,除此之外這兒還分布著眾多的名勝古跡。如:金代的古剎廣濟寺、元代的妙應寺白塔、萬松老人塔,和始建于清同治年間的北京市基督教第二大教堂——缸瓦市教堂等。尤其是坐落在西四南大街路口的萬松老人塔更是別具特色,這座高約16米的八角形密檐式磚塔,矗立在街邊的一座小院內,躍出墻頭的高大塔身,顯得與周圍繁華時尚的街景有些格格不入,但這并不妨礙它與生俱來的古典美。古塔因埋有元朝高僧萬松行秀禪師的骨殖而得名,它屹立此地已有700余年。時光不僅賦予了它厚重的歷史感,還為它平添了一份歷經世事變幻后的云淡風清,因此經過這里的行人都會不自覺地多看上它幾眼。
位于磚塔胡同東口路南的萬松老人塔,是北京二環(huán)路內唯一一座與僧人有關的塔,它的主人正是金末元初的高僧——萬松行秀禪師。
萬松行秀禪師,俗姓蔡,河南沁陽人。生于金大定六年(1166),卒于元定宗元年(1246),世壽81歲。禪師十五歲在邢州(今河北邢臺)凈土寺出家,曾先后在燕京的潭柘寺、慶壽寺、萬壽寺學習。后又在磁州(今河北磁縣)大明寺得到雪巖大師傳授,并且受其衣缽成為曹洞宗鹿門自覺系的第十四代宗主。禪師學成后返回邢州的凈土寺,并在其內建“萬松軒”居住授課,因此世稱萬松老人。金代明昌四年(1193),應金章宗之召,入宮說法。章宗大為稱贊禪師的學識,并賜袈裟一領。承安二年(1197),他應詔住持仰山棲隱寺(今門頭溝妙峰山櫻桃樹村),后又住持燕京內的報恩寺。元太宗二年(1230),奉詔住持萬壽寺,后不久禪師便退居在報恩寺的從容庵內修行。萬松老人門下弟子很多,著名的嗣法弟子有:嵩山少林寺的雪庭福裕禪師、大都報恩寺林泉從倫禪師、在元太宗任中書令的耶律楚材、金朝著名的翰林李純甫等居士。尤其是元朝重臣,契丹貴族后裔——耶律楚材,他曾追隨禪師學法3年,不僅在佛法上有很高的造詣,而且在生活上也非常的簡樸,因此深受萬松老人的喜愛。遠在大漠的成吉思汗聽說了耶律楚材的才識,將其招入麾中為自己效力。太宗即位后,任命他為中書令。在輔佐成吉思汗和窩闊臺的30年中,他做出了不少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事情,這都與萬松老人的教育分不開。禪師曾告訴過他從事政治要 “以儒治國,以佛治心”,這八個字深刻地印記在他心中,因此他堅決反對蒙古人以屠城作為報復的手段,在他的力勸之下,元太宗(窩闊臺)終于聽取了他的意見,改變了這種野蠻的做法,才使中原千百萬生靈免于涂炭。元定宗元年(1246),四月初五,萬松老人突然示疾。7日后,禪師寫了一則偈語后圓寂,偈曰:“八十一年,更無一語,珍重諸人,不須我舉?!崩先藞A寂后,弟子們悲痛不已,紛紛起塔供奉。據史料載,行秀禪師的骨殖塔共有兩處,一處就是今天西四路口處的萬松老人塔,而另一處在河北邢臺市西南古塔群中,此塔早已不復存在,但萬幸的是嘉慶年間的《邢臺縣志》中完整地保留了《萬松舍利塔銘》。
物換星移,隨著元朝的覆滅,萬松老人塔也破敗下來,到后來竟然有人圍塔建屋,從遠處看高大的塔身就像從屋中鉆出來一樣,塔頂上還長滿了荒亂的蓬草,真是破敗不堪,住在塔下房屋中的人還總是報怨古塔占了自家的廳堂。就這樣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塔下的房屋做起了酒店生意,塔檐上掛著豬肉,塔基周圍砌了酒甕,甚至割肉的刀子鈍了就在塔身上磨刀,喝醉的客人也倚著拍著塔,撒酒瘋,200年不見香燈。直到萬歷三十四年(1606),有一位叫樂庵的僧人,發(fā)現了屋中的古塔,入而環(huán)視,見塔身上的石額刻著“萬松老人塔”5個大字,遂禮拜,失聲痛哭,樂庵和尚后將古塔贖回并一直居守在此?!兜劬┚拔锫浴分性敿毜赜涊d了這個故事。到了清乾隆十八年(1753)奉敕對萬松老人塔修葺,把原來的七級加高到九級。民國16年(1927),當時的交通總長葉恭綽等集資重葺古塔,并在東側開辟一門,即我們現在看到的塔院門,門額曰“元萬松老人塔”。建國后,古塔又多次進行修繕,1986年文保部門在一次維修古塔時,突然發(fā)現該塔內竟還包著一座塔,而里面這座古塔就是元代所建的老塔,外塔則是清乾隆年間所修的新塔。1995年10月20日,“萬松老人塔”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萬松老人塔被列入西城區(qū)保留的歷史風貌區(qū)中,文保部門開始對古塔進行勘探與修護。2008年騰退了長期占用該院的圖片社,也清除了遮擋塔身多年的違章建筑物,這座歷經風雨與戰(zhàn)亂的百年古塔終于伸直了她美麗的腰身。2011年古塔維修完成,雖沒有對外開放,但只要站在街上人們就能將這座玲瓏雅致的古塔盡收眼底。今年4月份,萬松老人塔變身為全市首個非營利性公共閱讀空間,對公眾免費開放,藍天白云下不少讀者依偎在古塔身傍享受著閱讀帶來的快樂。作為閱讀場所而重新開放的古塔小院,這次也終于脫離了被酒食店、羊肉鋪、牙科診所、電器店、藥店、圖片社占用的厄運,找到了自己最完美的歸宿。幾個月前,西城區(qū)政府又開始對磚塔胡同進行保護性修繕,并要將其打造成西城區(qū)15條精品胡同之一。為保持胡同的古韻,不僅翻修了房屋,改造了下水道等硬件設施,并且還保留了胡同內原有的舊青磚、磚雕等老物件,預計年內就能完工。
磚塔胡同這條北京城內古老的胡同,曾多次出現在老舍、魯迅、張恨水等文人的筆下,它代表的不僅是一個地名,更多的是一種老北京的味道?,F今它與古塔作為一種文化地標被原汁原味保留了下來,如果不是當初有識之士的奔走相告和強烈反對,也許這里現在只是一片供人休息的綠地。胡同、四合院、寺廟、名人故居等,這些老建筑都承載著北京城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人文景觀,但為了給經濟利益讓路,不少老建筑已經被永久性地拆除。如京城里最后的一個過街樓——觀音院過街樓、道教著名宮觀——蟠桃宮、磁器口十字路口東北側的曹雪芹故居、江西會館等等。這些老建筑如同這個城市的肌理一樣,對還原城市的完整性與真實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當推土機再次對準這些老建筑時,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編輯·韓 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