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語文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有明確闡述,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中,要注重情感體驗。重視朗讀教學,加強朗讀訓練,在培養(yǎng)學生語感,豐富學生知識,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增進情感體驗,陶冶學生情操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對此筆者將在本文中結(jié)合多年教學實踐經(jīng)驗及自身研究心得,總結(jié)一下淺析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教學方法。
一、任務導讀,讓學生讀有所依
對于小學生而言,尤其是中低年級學生,課堂上難以集中足夠精力聽講。單一朗讀訓練時,學生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轉(zhuǎn)移注意力,得不到足夠時間的訓練。采用任務驅(qū)動教學法,讓學生緊緊圍繞共同的任務展開活動,使學習成為一種完成任務的手段,而不是一種負擔。在這過程中適當引導學生應用閱讀材料,使其能夠更好地探索并且相互協(xié)作學習。一個任務完成之后,學生會獲得較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這樣,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朗讀的實效和興趣,延長了客觀朗讀訓練時間,也培養(yǎng)了他們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只揀兒童多處行》一課時,筆者首先要求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畫出表述兒童多的句子。學生帶著任務進入閱讀,并按照自己的理解畫出句子。緊接著,筆者隨機點名學生,要求其與同學分享自己所畫出的句子內(nèi)容。幾遍朗讀后,學生們迅速地找出“成千盈百”“鬧嚷嚷”“擠”“飛涌出”等關鍵詞語。完成了筆者給出的任務。
二、情境滋潤,讓學生讀有所感
現(xiàn)代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有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逼湟怅U明了文與道、境與情之間的精妙關系。在平時的朗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組織者的作用,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與文章基調(diào)相呼應的氛圍,帶領學生走近作者,走進情境,走入作品,使學生充分理解、充分感受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緊接著教師再指導學生感受抑揚頓挫的朗讀節(jié)奏,朗讀時注意重點詞語氣變化,并融入自身對于文本的理解進一步結(jié)合情感。對于學生來說,這樣可以把相對枯燥死板的文字,塑造成生動、鮮明的視覺表象,將內(nèi)心強烈的情感沖擊呈現(xiàn)于外在的肢體及口頭語言表達之中,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情感。
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夢圓飛天》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文章,在朗讀時傳遞出中國人民實現(xiàn)飛天夢想的無比喜悅與自豪的感情,筆者做了如下引導: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發(fā)射成功。這次發(fā)射成功實現(xiàn)了中國人民千年的飛天夢想,是人類探索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成就。我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接下來讓我們共同來回顧神舟五號飛天的偉大時刻。
筆者接著播放神五發(fā)射視頻。同學們開始投入地觀看視頻,不時有同學情不自禁地為視頻中的精彩畫面喝彩。視頻觀看后,學生們已經(jīng)融進激動、自豪的感情。筆者順勢引導學生回歸課本,點出文章精彩的描寫處,帶領學生反復朗讀,將學生的情緒推向更高潮,與課文產(chǎn)生共鳴。
三、實踐訓練,讓學生讀有所得
朗讀時,合理地運用各種藝術手法與朗讀技巧,不僅有助于朗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獲得情感上的強烈熏陶,也能助其更準確地傳達作品的內(nèi)在含義,使聽者產(chǎn)生和諧共鳴。教師讓學生朗讀時方法可多樣,既可靈活采取師生共讀、自由朗讀、個別朗讀等傳統(tǒng)的方法,也可以借用一些設備采取錄音聽讀,部分課文甚至可以找配相關影視資料朗讀。形式多樣、富有變化的朗讀使學生在多樣的訓練中不斷加強對朗讀技巧的感悟,讓學生在多樣的訓練中領略聲調(diào)、停頓、速度和節(jié)奏等技巧在朗讀中運用的妙處,收獲朗讀技巧,提高朗讀水平。
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游園不值》一課時,筆者是這樣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的。首先讓學生自讀這首古詩,要求讀準字音,標出停頓的符號,畫出不理解的語句。幾遍過后,筆者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點名學生讀詩,并相機正音,糾正學生“篷”“杖”后鼻音,“憐”前鼻音的發(fā)音。緊接著,筆者在全班同學的共同參與下劃分出停頓,并提議全班同學根據(jù)停頓提示齊讀。這樣,學生對于本詩的字詞發(fā)音及停頓已基本掌握。緊接著,筆者逐行朗讀,逐行分析,為學生詳細講解詩意及內(nèi)涵,并仔細講解每句詩的朗讀技巧。然后提議學生“開火車”朗讀詩句,每一個同學讀一句,下一位同學緊跟上句讀下句,并要求學生要讀出感情,最后由全班同學點評,評選出“最佳朗讀手”。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綜合運用各種朗讀教學方法,帶領學生體味朗讀之美,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朗讀能力,正在成為一線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重視朗讀教學,在不斷提升自身文學素養(yǎng)的同時,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探索科學有效的朗讀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與情感共鳴,引導學生做到“愛朗讀、多朗讀、會朗讀”。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騎岸小學)
責任編輯:劉偉林endprint